摘 要:為提高高校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本論文以給排水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為例,分析了高校專業英語的特點及目前教學方法上存在的問題,結合任務教學法在給排水工程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對任務教學法在高校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改進措施。
關鍵詞:專業英語 任務型教學 給排水工程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043-02
在經濟與科技全球化的今天,學術的國際交流已越來越普遍,培養既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又具有較強的專業英語交流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正成為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務之一。高校專業英語通常安排在大學第三或第四學年,即學生已有一定的英語基礎與專業課程知識的積累之后。此時開設專業英語課程不僅為了讓學生掌握本專業英語的基礎詞匯和最新詞匯,能夠翻譯專業英文文獻與撰寫科技論文,而且能夠利用專業英語這個工具了解本專業發展的最新進展,進行國際性的學術交流。然而由于目前高校對其重視程度不夠及教學方法上的缺陷,高校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尚不能滿足專業外語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加強對高校專業英語教學方法的理論研究,促進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并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
1 高校專業英語的特點與教學現狀
專業英語全稱“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又稱專業科技英語,是一門語言應用與專業知識緊密結合的課程。它是基礎英語向專業應用的過渡,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在專業領域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專業英語既是一門語言課,又具有專業課的特點,體現出很強的實用性,要求學生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之后提高“運用”專業英語的能力。
專業英語與基礎英語、文學英語相比有很多的獨特之處,在語言、語法、詞匯以及文章的結構上都呈現出特殊性。在語言上,專業英語講求準確、簡潔以及清晰,即要求語言表述準確,避免不必要的修飾與重復,并且句子的邏輯嚴謹、層次分明。在語法上,專業英語注重內容描述的客觀性,因此多采用非人稱的語氣(如it形式主語的結構)及被動語態、一般現在時態來敘述。在詞匯方面,每個專業都有一定數量的專業詞匯或術語,通常有根據需要造出來的只有一種專業含義的專業詞匯,如activated sludge(活性污泥)、不同專業領域不同含義的半專業詞匯,如load(荷載、加載、裝入、輸入等)、以及常見于專業英語文獻中的非專業詞匯,如characterization(表征、性能等)[1]。在段落及文章結構上,一篇專業英語文章通常由數個邏輯段落組成,每個段落的開頭或結尾處會有該段的主題句,因而全篇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由于專業英語課程既具有語言類課程的特點,又與基礎英語存在顯著的區別,因而有必要建立一整套適合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方法,而不能照搬基礎英語課程或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
然而,目前高校對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仍不夠,大部分高校都僅將專業英語課程設為選修課,缺乏統一和標準的管理制度。以我們學校為例,我聽過一些本學院與外學院的專業英語課,大部分教師采用“一言堂”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即從選用的教材中選幾篇課文,教師自己逐句地翻譯講解。這種教學方式導致的結果就是課堂內容枯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其教學質量可想而知。此外,專業英語考核的方式主要是閉卷考試,內容只關注課本的內容,而缺乏對學生運用專業英語的綜合能力的考查。因此,亟需對高校專業英語教學進行改革,提高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
2 任務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近20年來興起的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理論基礎上的新型外語教學法[2]。它從學生認知圖式的角度重視語言的交際功能的學習,是廣為外語教學實踐者認可與接受的一種外語教學方法。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學習不是被動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3]。任務型教學法是基于這個理論,具體指教師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學習任務,通過引導學習者在課堂上圍繞這一任務制訂計劃并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活動形式來完成任務的教學方法[4]。
由于語言大多是在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因此,語言類的教學活動較適合采用任務型教學法。目前,任務型教學法已逐漸被引入到我國基礎英語的課堂教學,將來也會是我國高校外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5]。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已呈現出明顯的優勢,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啟發學生的想象和創造性思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培養學生綜合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等。
3 任務教學法在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鑒于任務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成功實踐的案例,筆者曾嘗試在給排水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中采用該方法。在教學中,選用往屆一貫使用的給排水專業外語的教材,課前布置預習作業,課堂上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快速閱讀尋找答案,然后讓其慢速閱讀將難懂的句子和詞匯向教師提出,教師針對提出的難點進行講解,課程結束時主要對其實行閉卷考試。教學實踐的結果表明將任務教學法照搬到專業英語的教學中是不可行的,教學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并未得到充分的調動,其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也未有效得到提高。于是筆者進行了反思與改進性的嘗試。
專業英語跟基礎英語一樣同屬語言類的課程,需要長時間的自我學習與積累才能真正提高應用專業英語的綜合能力,而課堂教學主要是起帶領和啟發學生的作用,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在今后的專業學習中不斷地積累專業詞匯與訓練翻譯及寫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學方法上首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任務教學法正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讓其在實踐中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獲得新知識和提高技能的教學方法,因此,將其應用到專業英語的教學中是正確的。然而前期的教學實踐中忽視了專業英語的“專業性”,即未能將專業知識的學習貫穿到教學中去。可以從幾個方面對該方法進行改進,使課程更能體現出專業性。
3.1 教材的選用
教材應當與時俱進,往屆教材中選用的英語文章都已過時,應該結合本專業的特色,從國際知名學術雜志上選擇一些關于專業前沿和熱點的外文文章,自編專業英語課程的教材。
3.2 任務的確定
專業外語涉及很多的專業知識,任務的設定可以與學生已有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引發學生思考,增強其學習興趣,同時,也促使其將專業英語與專業知識聯系起來,增強課程的專業性,而不是提出直接就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的任務。
3.3 專業詞匯和專業知識的講解
對于課文中的專業詞匯可以通過將其與基礎英語對比,突出專業詞匯的專業特性;對于涉及到的專業知識,可以通過提問使其回憶起以前學到的專業知識點,有利于學生聯想記憶;另外可以借助多媒體材料,圖文并茂,提高學生對專業詞匯的接受能力;也可以安排實踐,如講解一些工藝流程時,可以通過參觀實驗室中的小型試驗設備,講解每個元件與過程的英文專業術語,使學生獲得更加感性的認識,有利于專業詞匯的記憶。
3.4 專業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
專業英語是一項用于學術交流的工具,因此,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是該課程的核心內容。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包括聽、說、讀、寫和譯,因此,在教學與考核的過程中就應當綜合考慮這幾個方面[6]。如教師可以從中英文專業文獻中選取一些篇章,讓學生進行中英互譯的訓練,課堂上集中講解其中復雜句式的翻譯技巧,這樣學生通過練習有切身體會以后會更加主動地去了解翻譯的技巧。再如在課程的前期將學生分組,每個組分配一個與專業相關的話題,讓其利用課外時間查找相關的前沿文章或評論等,通過組內討論與分工協作完成一份演講講稿的撰寫與課件的制作,并選定組員進行英文演講,其他組的成員對其提問與打分,并將其作為最終考核成績的重要部分。通過這個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查閱專業外文文獻、歸納與寫作以及口頭表述與交流的綜合能力,達到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目的。
在后期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在任務教學法的基礎上做了以上的改進,重視了專業英語的“專業性”。實踐結果表明采用改進后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并且在最后的演講環節中討論熱烈,其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確實得到了提高。
4 結語
為滿足高校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需要,高校專業英語的教學方法亟需改革。任務教學法在基礎英語的教學實踐中已有很好的應用,然而將其簡單照搬到專業英語的教學中時出現了一些問題。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與探索,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綜合考慮了專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性與內容的專業性,實踐表明這些措施對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專業英語的能力有顯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陸海.新編給水排水工程專業英語[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2]姚婧,楊化杰.開展ESP教學推動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2009,24:156-156.
[3]譚頂良.高等教育心理學[M].南京:河海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梁丹.專業英語教學方法初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9,22:129-130.
[5]徐慧.小議專業英語教學(ESP)——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5:181-182.
[6]張楠,郭俊美.電子信息專業英語教學淺談[J].現代企業教育,2012,1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