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環境影響評價》是環境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而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是課堂理論教學的延伸及實踐。在學生培養向工程應用型傾斜的教育大環境下,充分利用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以增強學生對環評相關知識的實踐應用愈為重要。本文對《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與實踐,結果表明,案例教學和任務驅動等教學法的應用,可較為顯著的提高該課程設計的效果,提高學生對環評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環境影響評價 教學模式 任務教學法 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051-01
《環境影響評價》是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主干專業課之一,而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也是相關專業學生較好的就業方向之一。《環境影響評價》課程重點講述水、氣、聲、固、土壤、生態、區域開發等的環境影響評價,探討各開發行為產生的不良影響,并結合當地環境質量現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各項規范,提出減緩或消除不良環境影響的措施[1]。課程內容較多,理論及實用性皆強。在課程結束后,一般都要進行相應的課程設計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技能,有助于將學生培養成工程應用型人才,為其今后從事相關環評工作奠定基礎。本文針對課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從課程設計題目設置、案例分析法及任務教學法的應用等方面,對《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進行了改革與實踐。
1 課程設計題目的設定
如何讓學生從課程設計中學到有用的知識與技能,同時又符合《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的條件,切實可行,是課程設計題目設置的最根本原則。一項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表的編制工作一般需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若為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則一般需要兩至三個月的時間,甚至更長。《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最多只有兩周的時間,時間短。同時,受各種條件的限值,學生很少能夠到現場進行踏勘,實施環境監測的可能性較小。如果設置的課程設計的題目過大過深的話,學生無法切身參與其中,只能停留在表面文字整理或參考其他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文字復制粘貼上。因此,課程設計的題目應該立足于學校內已經學校周圍的建設項目上,可以房屋建筑或房地產建筑項目為主。此類項目特色鮮明,對環境產生的影響較容易識別。另外,由于是校內或校周圍的建設項目,學生可以參與其中。在某此課程設計中,筆者以校內宿舍樓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為課程設計題目,讓學生編制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并讓學生對其產生的環境影響現場勘查與分析,對其產生的噪聲污染利用聲級計現場監測。該設計題目的設置,學生參與積極性很強,積極討論制訂監測計劃,分工明確,分析合理全面,課程設計較為圓滿完成,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2 案例分析教學法在課程設計中應用
通常認為案例教學法應用于理論教學中,如在講單項環評如水環評、大氣環評時,都會講解個相關案例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強化其后續應用能力的形成。但在后續的課程設計中,學生綜合應用能力仍較為欠缺,系統設計能力不強。這主要由于在課堂中所講述的案例多為實際環評項目中單項環評部分的內容,針對一項目系統案例分析幾乎沒有。即使學生對單項環評內容較為熟悉,拿到一課程設計題目后,仍感覺無從下手,不知如何進行。因此,在課程設計中,最好一開始針對某一環境影響評價實際案例,仔細講解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環境影響報告表,從總則一直系統講解到結論與建議。學生通過實際案例的學習,會系統掌握環評規律,學會一些在環評報告書(表)中常用術語及用語。對課程設計如何開展及進行會有綜合的掌握與把握。通過實踐應用,結果表明,在課程設計開始階段,通過一個上午對某一實際案例環境影響報告書或報告表的講解,對學生開始課程設計幫助很大,學生課程設計內容的展開與完成效果較未采用案例教學有明顯的提高。
3 任務教學法在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任務教學就是根據課程設計的內容,以學生為主題確定課程設計任務。學生根據自己的任務,合理制定實施任務的計劃與步驟,并采用相應手段去實現任務,完成課程設計任務。任務教學法已廣泛應用于目前高校教學中。任務教學主要分為下面三個步驟:前任務、任務階段、和后任務,前任務主要是激發學生對任務的關注和興趣,了解任務的細節和相關知識背景;任務階段則是核心,主要是學生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去完成任務要求;而后任務階段則是學生根據前面完成情況,進行相應總結,實現自己能力的提升[2~4]。
在《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中,以校園內宿舍樓建設項目為例,前任務階段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熟悉建設項目的基本概況,了解環境影響評價科技的要求。任務階段則對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及步驟細化,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篩選評價重點,將任務分解至個人,如誰負責進行工程分析,誰負責進行噪聲監測,誰負責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誰負責進行報告書編制等等。然后根據計劃開展相應活動,進行成果總結,并編制相應環境影響報告表。后任務階段則是學生對其工作進行后梳理,歸納總結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獲得的有益經驗,提升其工程實踐能力,為其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奠定基礎。
4 結語
作為《環境影響評價》理論教學課程的有益而必須的補充,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在提高學生環境影響評價實踐應用能力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課程設計題目的設置、案例教學與任務教學的有效應用等方面的實施,可顯著提高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的實施效果。經課程設計鍛煉后,部分畢業學生反饋,他們在課程設計中學到的技能非常的實用,能在很短的時間適應所從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參考文獻
[1]王新剛,陳海豐,陳芳艷.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的《環境評價與規劃》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1(25):25-26.
[2]徐明.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1(25):27-28.
[3]令狐蓉.關聯理論與任務教學法[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6(11):116-117.
[4]唐守堯.中職學生對任務教學法可接受程度的調查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1(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