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成為我國關注的熱點問題,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成為高校的一項重要工作。而高校中職業類社團作為與大學生的學生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重要團體,在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及創建和運行應注意的問題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高校社團 職業類社團 就業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055-01
我國高校近年來不斷的擴招,就業制度也隨之改革,這就給畢業生就業帶來了很多問題。各高校從幾個方面的不斷改革與創新中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如,課程的建設,人才培養的模式,學生素質的考核評價等。但對于高校學生社團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方面沒有足夠重視,尤其是職業類社員,作為學生社團的一類,它圍繞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開展活動,更是在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和職業規劃能力大有幫助。因此,高校應高度重視職業類社團的建設和運行。
1 職業類社團的作用
1.1 增強學生綜合實力就是競爭力
職業類社團通過其本身的特色活動,培養及提升大學生的職業技能,增強了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升了自主創業能力,以及職業規劃和發展能力。在提升學生就業能力方面作用明顯優于其他類社團。根據問卷調查顯示,90%以上參加過職業類社團的學生在實習就業過程中,用人單位反饋的評價都較同屆未參加職業類社團的都高,而且學生本人就業競爭力有明顯優勢。
1.2 增強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
高校擴招以來,就業指導就成為了各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實際的工作中,教師往往比較重視對應屆畢業生求職技巧的指導,而忽視對低年級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而社團中職業類社團恰恰彌補了這一不足。職業類社團的成員在參加社團活動的同時,不僅從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有了提高,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規劃自己的學業與職業生涯,有效地增強和提高了自身的職業意識和職業規劃能力。同時,通過舉辦職業規劃類講座或職業規劃大賽,促進了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觀的,增強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就業競爭力。
1.3 推進學校就業工作開展
高校社團的宗旨是服務學生,職業類社團最主要的作用也不外與此。如我校職業類社團就在服務學生及推進就業工作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針對新生和實習生,開展不同的系列性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就業形勢、就業政策等宣講活動及對學生的職業形象和職業技能進行培訓,使得社團學生在畢業前實習面試中均脫穎而出。我校職業類社團每年成功舉辦的系列講座、報告、職業生涯大賽、簡歷制作及模擬面試、就業經驗交流會等活動,爭取大量的見習和實習崗位,大大推進了我校的就業工作。
2 目前職業類社團存在的不足
根據調查問卷中顯示,在學生對社團的認可程度調查中,畢業生對高校社團可以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是較認同,但“持懷疑和觀望態度,以及完全不認可”的人數占15%,說明當前學生社團還存在一定問題需要改進其運行模式及進一步加強高校社團的建設,以真正發揮高校社團在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作用。
據調查高校職業類社團運行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由學生自發成立,主管部門為校團委,指導老師為團委、學工處老師兼任或由社團自己聘請兼任帶教。這種方式運行的社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高,有很強的探索意識和嘗試精神,但缺乏專業指導;另一種運行方式是由學校就業部門成立。雖然指導老師方面有一定的保證,但在開展活動時學生缺乏積極性。
3 問題對策
3.1 建立健全指導教師指導機制
實踐證明,高校中學生社團想要真正發揮其功能性及保證社團規范性,離不開專業指導教師的指導。職業類社團要想更充分地發揮服務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學生競爭力方面功能,更需要指導教師的專業指導,確保社團在更加規范、有效地開展各項活動。運行機制方面各校可以通過自我推薦或者委派等形式確保社團指導教師。社團指導老師也要注意發揮其在社團中的重要作用,日常工作中要了解社團動態,并及時給予相應指導和幫助,彌補了社團活動經驗不足所帶來的困難,幫助社團活動的更加專業化和職業化,充分發揮職業類社團在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方面的效果。在大型活動前,如實習面試前、招聘會前,指導教師要指導社團開展相應的活動,如簡歷制作及面試技巧方面的專題講座、邀請往屆優秀畢業生回校做專題報告等,幫助社團成員提升能力的同時,服務全校學生。另外,對于指導教師建立一定的考核機制如西安交通大學就將職業類社團的發展及活動情況,納入到年終考核體系,這就大大的提高了指導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3.2 加強管理規范化機制
職業類社團的管理應由高校團委統籌協調,學校各系部學生管理機構二級管理。加強職業類社團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如制定職業類社團管理條例、指導教師工作標準和考核辦法、社團成員考評體系等,通過制度明確社團發展方向、劃分社團內部結構、明晰社團內部職責,使社團管理規范化,明確化,促進社團健康、科學發展。
3.3 增強服務全面性
在科學有效完成學校就業部門落實的任務外,職業類社團開展的活動更多的應該是與實習、就業、專業發展、職業規劃等相關,通過成功舉辦這些活動,能極大地提高社團成員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充分發揮社團成員的組織策劃、溝通交流等素質,提高社團成員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及為他人服務地意識和能力。同時,也可以調動了全校學生參與社團活動、關心自己職業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職業類社團也是學生、學校和用人單位這三者有效溝通的渠道。通過社團的系列活動和反饋,學校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所慮,了解用人單位對學生、對學校的要求和建議,使學校及時調整工作方法,完善教學管理,創新就業工作,從而有效地促進學校就業工作。
綜上所述,職業類社團在提高高校學生職業能力、引導學生盡快適應社會、增加學生就業幾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希望通過高校教育工作者今后的不斷研究與探索,促進高校職業類社團活動更加豐富、更加專業,依托豐富多彩的職業類社團活動,提升大學生就業意識、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張彥忠,梁鵬,孟慶國.高職院校職業實踐型學生社團的創建與運行[J].廣東教育:職教版,2009(6).
[2]陳東靈.創建具有職業特色的品牌學生社團[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24(8):181.
[3]靳曉英.論畢業生的就業與就業觀念的轉變[J].河西學院學報,2004,20(4):97-99.
[4]饒成明.專業性大學生社團創建的實踐與思考[J].機械職業教育,2008(4):20-21,24.
[5]于紅.以“社團導師+社團學長”模式完善高校學生社團指導體系[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2(3):128-130.
[6]田野,許苗苗.淺議高校社團規范化管理[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9):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