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教育理念中,基于人本主義的民主與和諧教育已深入人心。為此,現代教育必須以尊重為基礎,講究平等交流、充滿人文關懷。但是,萬象環生的在校現象,教師對學生僅僅是引導與關懷顯然是不夠的。必要的苛罰是明理求是的一種方式,是教育秩序的需要,是尊重與關懷的前提。
關鍵詞:教育理念 尊重與關懷 苛罰 懲戒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095-01
作為一名教師而言,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種心靈的藝術,它不單單只是教育的一種方式,更多的應該是充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以及尊重和理解的一種平等民主的現代意識。但是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懲罰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那么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怎樣才能處理好懲罰與民主平等的關系呢?國無法不治,民無信不立。教育提倡和諧師生關系,和諧班級,并不是總以懲罰為由,更多的應該建立一種人人享有平等權益氛圍,然而懲罰也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
1 玉不琢,不成器
隨著青少年犯罪的不斷上升,其根本原因有一部分是社會所造成的,然而人們忽視了最根本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學校對懲罰教育的忽視問題。在當代的教育理念下,懲罰已經遠離了教育本身,更有甚者執意反對教育的懲罰。作為在一線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愛心教育不可少,但也需要適時適地地運用懲罰教育,因為,在教育的天平上,一頭是自由、寬容、愛,一頭是科學、理性、法。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一方面要把學生的知識教好,安全上保證學生不出事兒;另一方面可以管教學生和保護自己的手段越來越少,越來越無力;一方面要讓家長學生滿意;另一方面又要讓學校滿意;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學生又希望自己不受束縛,能由著性子調皮搗蛋。這些矛盾往往使得教育左右為難、束手無策。作為老師,必須堅決反對那種盲目的為了出氣而進行的懲罰甚至體罰,但也清楚得認識到:教育不能沒有懲罰,因為懲罰是另一種形式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我們應該反思:批評、管教、懲罰是不是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
2 懲罰與懲度避免矯枉過正
教育提倡民主平等的核心是尊重學生,而這種民主往往會被學生過度夸大和片面理解。有一部分學生在班級中不懂得體諒、謙讓與互助,以自我為中心,只要稍微吃點虧,就會覺得嚴重受傷、火冒三丈,有的學生在學習上怕苦怕累,缺乏毅力,被老師批評了幾句,就與老師頂撞。這種“尊重”不僅不是愛學生,反而是害學生。真正的愛學生,就是要為學生的一生負責,真正的尊重學生,就是為學生的健康發展著想。老師懲罰學生,正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自覺自律,為了維護班級的民主和諧,它能幫助學生勇敢地面對現實、正視錯誤、承擔責任、更好地融入集體和社會。因此,懲罰與民主平等不對立,而是維護民主平等的基礎。
為此,我們應該認為:懲罰是一種負責任的教育方式、是一種必要的秩序教育、是另一種方式的關懷,我們可以稱之為“冷關懷”,是明理教育的必然要求。但懲罰教育更講究技術、講究方式方法,有時如果不小心,往往會闖進體罰的禁區。所以必須科學地使用處罰。懲罰的基本原則:懲罰要適時適當、要控制懲罰的程度,避免粗暴的批評、要把握懲罰的尺度,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要掌握懲罰的主動權。
3 民主的核心與教育的民主
民主一種政治制度,簡單的說,是一種管理國家的方式;同時,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民主教育是我們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一系列有關民主精神價值的教育—— 平等精神的教育、自由精神的教育、法治精神的教育、寬容精神的教育、紀律與法治精神的教育等公民意識的教育。
教育學者李鎮西的書里說過:“既然民主是一種生活態度,那么這種態度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多地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那么在我們教學過程中,這種平等就不應該只是學生之間的平等,也表現為我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比如,現在上課時很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教師在講臺上講著課,學生的手機響了,老師很惱火,又是批評又是處分。那么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你也要保證在課堂上手機處于關機狀態,我們有些老師自己不做,只要求學生,教師和學生不是一個標準,骨子里把自己看得比學生高,看成一個領導者。所以我們一定要強調一個觀點就是,師生之間是平等關系。
在構建和諧班集體氛圍的過程中,我們教師還應該注意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平等。經常在班里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對于一個班級的班干部,總有一些優越感,總覺得他是班級的小領導,老師的代言人。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之間的平等被打破了,班干部為全班同學服務的這種精神也被徹底扭曲了,或者說班里有一些后進生,自卑感很重,無論其他同學對他多么友好,他都表現出冷淡與孤傲,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平等精神。作為教育工作者,這些情況是我們應該讓班里學生避免的,我們應該讓學生意識到:人與人在智慧、才能、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班級分工等方面存在著客觀的差別,但是我們每一個學生的權利和尊嚴都是絕對平等的,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養,幾天的教師怎樣對待學生,明天的學生就會怎么樣去對待別人。
4 結語
現代教育觀念越來越崇尚人性化與人文關懷,民主管理等日益走進我們的教育教學中。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合理的懲罰制度不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這種合理的懲罰制度,有助于形成學生的堅強的性格,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養學生抵制引誘和戰勝引誘的能力”。在長期的教育實踐和教學經驗中,在班級民主管理中,少而恰當的“懲罰”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我認為在教育過程中需要適當的懲罰。這種懲罰的基礎是民主平等,尊重學生。
參考文獻
[1]程素念.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6):28-29.
[2]梁春華,林瑞青.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缺失及其回歸[J].蘭州學刊,2005(3):308-309.
[3]李訓茂.論人文關懷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中的重要性[J].前沿,2006(9):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