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培養合格的預防醫學專業人才,我們通過專業思想教育、突出中醫學優勢、優化課程體系、校園文化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和創建學習氛圍等工作,探索開展中醫院校預防醫學本科生學風建設。
關鍵詞:中醫院校 預防醫學 本科生 學風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132-01
為適應社會發展對預防醫學專業人才的需求,河南中醫學院在全國中醫院校中率先開辦了預防醫學本科專業。面對新的專業設置和培養方向,我們在該專業本科生的學風建設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過本文的回顧,希望為以后更好地完善工作內容和方法引發思考。
1 通過進行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目的教育,使中醫預防本科生具備穩定的專業思想、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端正的學習態度
1.1 中醫院校設置預防醫學本科專業是國家政策的導向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指出要充分發揮中醫藥(民族醫藥)在疾病預防控制、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服務中的作用;在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中,探索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優勢的途徑和方法。這給中醫院校進行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結合中國傳統醫學,開展群體性疾病的防治及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1.2 中醫院校進行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是社會發展的需求
人口、健康及公共衛生是當今世界各國需要面對及認真研究的重大問題。隨著全球化、城鎮化、工業化的進程,疾病的傳播、控制和預防成為全球所共同面對的難題。廣泛存在的食品安全、飲用水污染、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等方面也給公共衛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預防醫學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在2003年SRAS疫情后,教育部向全國高校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預防醫學相關課程教學的通知》(教電[2003]190號,特急)文件,使預防醫學教育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作為我國醫學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院校開展預防醫學相關專業的教育,將傳統的中醫藥學的優勢內容充實進現代的預防醫學,有利于預防醫學人才知識結構和應用技能的完善,也更符合我國醫療體系的發展需求。
2 通過突出中醫學優勢、優化課程體系,使本科生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效果
2.1 學業中融入中醫學“治未病”理論體系
我國傳統中醫藥源遠流長,“治未病”體系較為完備。《周易·系辭》中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唐代孫思邈提出“上醫醫未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明代朱丹溪提出“已病而后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這些形成了中醫治未病理論的基本框架,經歷代醫家的完善,不斷地得到繼承、發展和廣泛應用。
2.2 關注中醫藥的發展,增強學習動力
我國傳統中醫藥應用廣泛,深入民心,效果明顯。經過長期的臨床試驗驗證,中醫藥在sars等傳染病和心、腦血管病等重大疾病防治過程中療效確切。中醫藥具有整體調節、未病先防、既病防變、防治結合、簡便驗廉、用藥安全的作用特點和特色。
西方醫學由單純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社會-心理醫學的轉變,逐漸接近于中醫學人體-自然-社會心理模式,使人們認識到中醫藥學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與未來醫學發展方向的一致性,國內外開始重新審視并日益重視中醫藥學的理論和方法。
2.3 基于中醫院校的優勢,完善預防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
為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校以現代預防醫學理論為指導,結合中醫預防醫學思想,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整體優化,初步建立起了富有中醫院校特色的預防醫學專業課程體系。基本內容包括課程體系結構和教學進程安排。課程體系結構包括了必修課、限定選修課、任意選修課三大類,由五個模塊組成,即公共基礎課、資格考試課、專業課(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醫學臨床課和中醫特色課。教學進程安排為前兩年主要學習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中醫特色課。第三、四年主要學習資格考試課和醫學臨床課程,并進行臨床實習。第五年主要進行專業方向課的學習和專業實習。專業課程體系特點鮮明,在課程體系中開設了具有中醫特色的中醫基礎理論、中醫方藥學、中醫內科學、中醫養生學等課程,并在婦產科學和兒科學等課程中加入了中醫學的內容。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強調臨床知識和臨床實踐技能的培養,強化實際工作能力和現場調查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逐步樹立中、西醫學防治疾病的思想,拓展了學生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本領[1]。
3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和規范的服務管理,創建和諧有序的學習氛圍,帶動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紀律和學習方法
3.1 建立健全科學規范有效的服務引導教育管理體系
重視學生工作隊伍的培養。定期開展各種形式的業務學習,提升工作能力;合情合規地處理學生日常事務,為學生服好務;完善日常管理、實習教學管理、獎貸困補、組織發展等規章制度,做好宣傳引導,創建和諧有序的學習環境。
3.2 開展豐富的課外科技文化活動
通過大學生挑戰杯和大學生創新學習項目,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促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專業發展前景,制定學習規劃;開展專業相關學習競賽,提升學習氛圍;征訂各類有益報刊雜志,豐富學生視野;開展本科生導師制,指導學生生活學習及科研創作等。
3.3 強化師德師風建設
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系著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需要以學生為本,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基于此,我們歷來重視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新老教師傳幫帶,組建教學督導團,教學大獎賽,師生論壇,我最喜愛的教師評選等活動提高教師傳道授業能力和人格內涵的完善,從而更加有效引導教育學生。
參考文獻
[1]樊蔚虹,申杰,呼海濤,等.構建中醫院校預防醫學專業課程體系的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8,6(4):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