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教學可以實現資源共享、不受時空限制、具有多向互動性。將其應用到軍隊任職教育中,對于促進教學理念的轉變,促使導教結合,培養學員的創新能力,增強任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等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當前任職教育中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問題與對策 任職教育 網絡教學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154-01
任職教育是在學歷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的具有針對性的專門教育,是以獲取崗位任職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為目標的教育,具有指向明確、內容實用、效果明顯等特點。網絡教學是指在以現代教育思想和學習理論為指導,通過計算機設備和互聯網技術來構建動態開放、交互性強的學習環境,開展以學員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動。網絡教學可以實現資源共享、不受時空限制、具有多向互動。將網絡教學融入任職教育,不僅有助于培養學員的任職能力,還將培養學員的信息獲取、加工、分析、創新、利用、交流能力。然而,在當前的任職教育中,網絡教學的應用在思想觀念、方法手段、管理機制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探索。以持續推動任職教育與網絡教學有機結合,促進任職教育的發展。
1 任職教育網絡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教學觀念老化,與網絡教學的要求不相適應
目前從事網絡教學的教員大都長期從事面授教學,面授教學的教學理念已在他們心中根深蒂固。在他們的頭腦中對網絡教學還沒有一個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導致其教學目標、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組織形式和評價體系還無法完全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都多少映現出面授教學的影子。
1.2 教學設計單一,與教學對象的實際不相適應
任職教育對象來源復雜,呈現多樣性特點。與學歷教育不同,任職教育教學對象在學識層次、知識結構、工作經歷、實踐經驗等方面差異較大。多樣性的教學對象需要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這就需要講授者在授課的內容、角度、深度和教學方法上都要有所區別。但是,目前的網絡課程很少或沒有針對這一特點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體現出來的大多數還是以往傳統教學中的經驗積累,或者是學歷教育時期教學思路的延續,甚至采取“一刀切、齊步走”的教學方式。
1.3 教學內容固定,與軍事改革的趨勢不相適應
當前,我軍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高新技術蓬勃發展,武器裝備日新月異,體制結構日趨合理。這就要求教學內容“緊貼實戰,緊跟裝備,立足現實,放眼未來”。然而,許多網絡課程的教學資源“內容陳舊、形式單一、指向模糊、更新緩慢”,甚至是各種媒體的無序堆砌,無法跟上我軍現代化改革的步伐,當然也就無法適應任職教育的要求。
2 提高任職教育網絡教學質量的措施
2.1 摒除落后觀念,設計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面授教學普遍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產生厭學情緒。而任職教育是在學歷教育的基礎上對擬任或已任干部的知識結構、專業技能進行相應的輪訓,以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很顯然教學模式不能一味的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的思路上,必須突出學員的主體性和中心地位,突出自主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學。應該樹立“以需求為牽引,以崗位為目標”的方針,針對某一項科研成果、某一個研究課題、某一類新裝備、新技術與新方法進行教學,而并不強調學科、專業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不受任何固定模式的約束。(1)研討類教學模式,根據部隊建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抽象成具體案例,在教員的引導下組織大家研究討論,最后得出解決方案,以此來培養學員應對實際問題的能力。(2)互動類教學模式,其核心是強調教員和學員在教學活動中的平等合作關系,并通過有效的互學、互問、互答等互動方式,使學員掌握所學的內容和技能。以培養學員自我學習、自我識別、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能力和素質。
2.2 緊貼部隊實際,提供清新解渴的教學內容
根據任職教育的性質,確立了“立足部隊,緊貼崗位,著眼訓練,強化能力”的教學目標。要求課程設置必須盡可能滿足各級各類學員未來崗位任職的需要和綜合能力的提高。(1)教學內容要切合實際。任職教育教學對象來自部隊,帶著他們在部隊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疑惑,滿懷著他們需求、渴望。所以教學的主題應是部隊的現實問題,在教學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要盡量地遵循學員的認知規律、把握部隊的訓練規律、展示我軍的研究成果、對比外軍的戰法戰例。只有這樣才能讓學員感到容易接受理解,并且操作性很強,開闊了眼界。(2)教學內容要顧此及彼。針對多樣性特點,可采取“必學+選學”個性化教學形式。“必學”內容所有人都必須學習。將“選學”內容分成若干模塊,根據不同班次特點及學員個人情況,設置滿足崗位需要的模塊,并在一定范圍內,讓學員在課程菜單中選擇學習內容,由此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2.3 完善更新制度,呈現全面及時的信息資源
由于世界局勢瞬息萬變,新武器新裝備比比皆是,與其相應的新戰法研究也都在大刀闊斧的展開。這就決定了網絡教學的信息資源必須在以下兩個方面有所體現:(1)“新”。及時將軍事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裝備、新戰法,軍事斗爭準備研究的最新成果,部隊戰法和訓法改革新成果,納入課程體系,不斷充實新理論、新知識、新技法,體現教學內容的前沿性。(2)“全”。盡量將與課程體系相關的,任職崗位所需要的各種素材全面地展示在網絡課程中。任職教育的教學對象大都有豐富的工作經歷,在工作中都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這些都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所以應把歷屆期班中案例課、研討課的課堂記錄收集起來分門別類并發布到網上,供后續的學習者借鑒。
3 結語
搞好軍校的任職教育,培養學員的創新能力,是一項復雜而繁重的任務。只有不斷學習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研究人才培養規律,大膽改革教學模式,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新型軍事人才。將網絡教學引入到軍隊任職教育中,既符合任職教育的特點及規律,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員的主動性、積極性,解決工作中的疑點和難點,訓練學員的推理判斷和思維能力。但畢竟網絡教學是新生事物,在教學過程中要基于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合理推進,要不斷探索,不斷改進。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適合任職教育的網絡教學模式,在軍隊現代化建設中發揮其應有實效。
參考文獻
[1]龔正,錢進.關于任職教育網絡教學的思考[J].繼續教育,2008(3):23.
[2]劉動云,郭志善,劉清.任職教育院校中網絡教學對教學設計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軍事教育,2007(3):56.
[3]陸克久.網絡教學在任職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繼續教育,200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