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電腦的出現,網絡技術的運用,信息時代的到來,正在給教育帶來深刻的變化。多媒體電腦融圖、文、聲于一體,它把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緊密的融為一體,促使教師對教學產生新的創意,促使教學過程發生根本變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 課件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155-01
計算機輔助教學(Copm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技術,越來越受到人民的重視。以計算機為核心的電子信息技術,進入教育領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方面。近年來,多媒體計算機作為一種新的現代教學媒體進入課堂,給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擬根據我們的實踐,談談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幾個問題。
1 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的含義
教學過程是教師運用媒體向學生傳播知識、培養學生態度和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當今,幻燈、投影、錄音、電影、電視、錄像、計算機等現代教學媒體中,多媒體計算機的教學運用代表了世界教育技術發展的趨勢。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是利用計算機及其周邊設備協助進行的教學活動。本文講的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指的是在班級授課組織形式下的計算機輔助教學。
2 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對于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大力推進計算機輔助教學,應用多媒體計算機現代教育技術,開展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對于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運用圖、文、聲、像的多種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和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的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學生獲得的信息要形象、生動、有趣得多。(2)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計算機具有信息存儲容量大、速度快、準確度高的優點,它在課堂教學中加以應用必然使課堂教學具有容量大、反饋快的特點,從而開辟了一條縮短教學時數的有效途徑。(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有些教學內容,需要通過比較、分析、綜合概括出事物本質特征,多媒體計算機可以實現這一過程。(4)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如高一語文《荷塘月色》,精美的課文標題,配有民樂和圖像的課文朗讀,都給學生以美的精神享受,能陶冶學生的情操。(5)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計算機意識。計算機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的理解。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正是21世紀的人必須具有的一種基本素質。學生學習接受計算機本身就是接受學會求知,學會生活的教育。
3 發揮計算機的功能為素質教育服務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是所聲音、文字、圖形、圖像、動畫、活動影像多種影像多種媒體的信息通過計算機處理,再和通訊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整體技術。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就要記分發揮計算機的功能,用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觀作指導,挖掘課堂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因素,優化教學過程,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
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觀念有哪些?(1)教學要著眼于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2)教學要著眼于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和學會創新。(3)在傳授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態度和能力。(4)要讓學生積極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首先,要結合課本內容綜合確定課堂教學的知識、能力、心理發展、德育等教學任務。這些教學任務必須與課本內容有機結合,而不能牽強附會,這些教學任務必須與所教學生的實際相結合,是為學生可接受。
其次,要根據教學任務設計課件。這里講的設計,可以包括選擇、組合現成的教學軟件模塊。課件的內容是對課本內容的加工,是結合課本的教學內容的充實和補充。它除了課本的內容外,還包括—— 課本內容相關的學生的事物,社會發展的新成果、新信息及實施素質教育的有關材料,當然,對于一堂的課件來說,其內容需要根據每一堂課的具體情況進行取舍,而不應是面面俱到。
對于學生看不到時或看不清的事物(現象)的教學內容及某些需要揭露事物本質特征的教學內容,適合用計算機課件來展示。概括起來有:(1)事物的內部,如人體結構;(2)事物的細微部分,如生物課開花傳粉、受精;(3)受時間制約的事物,如歷史過程;(4)受空間制約的事物,如音樂課中的上海大劇院;(5)事物變化的緩慢過程,如植物生長;(6)事物變化的瞬間,如核爆炸……
最后,要根據教學任務及采用的課件,制定課件運行方案。軟件模塊的先后調用次序、軟件運行的停頓位置,畫面的放大(或縮小)、快放(或慢放),教師引導語言的插入,都要事先精心考慮,以達到期望的教學效果。
4 抓住關鍵,推進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
推進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必須教師、軟件及硬件協調發展。我們要有計算機設備,但有了一定的設備基礎,都是及軟件要及時跟上。我們要努力設備高配置、軟件數量少、使用水平低的“一硬、兩軟件”的畸形現象發生。(1)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目前,教師對計算機不夠了解或者不會作計算機,甚至排斥計算機是影響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發展的關鍵。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創造計算機教育環境,增強教師計算機應用意識。(2)豐富軟件資料庫。應該承認,目前適合教學需要的教育軟件太少,特別是優秀教育軟件更少,這是影響計算機課堂教學發展的又一關鍵。鑒于目前大多數老師計算機功底薄,設計制作課件有一定的困難,學校應設立專職CAI課件制作人員。在課件設計制作過程中,制作人員和學科教師結合起來,優勢互補,開發出體現教師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學風格的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課件。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教師,是我們面向新世紀的教師隊伍建設的新課題。(3)以多種活動為載體。目前,我們應通過開展多種活動,推進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這些活動應包括:①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及課件的評優、新教師匯報課是很好的切入點;②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的考研活動,如說課、公開課、觀摩課、示范課、展示課、研究課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參考文獻
[1]陸漢權,何欽銘.大學計算機基礎教改新嘗試[J].計算機教育,2004(7):65-66.
[2]李旻.關于計算機基礎教育若干問題的分析[J].教育信息化,2006(9):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