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項目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適合職業學校教學,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操作能力。本文從理論到實踐具體闡述了項目教學法在《會計基礎》中實施的意義及其方法,通過教學中的具體案例研究,總結了保證項目教學法教學效果要遵守的原則。
關鍵詞:會計基礎 項目教學 實施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175-02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就是要從社會的需求出發,通過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使學生能勝任職業崗位工作要求的教育。傳統的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中職畢業生理論不精、能力不強,不能滿足社會工作的需要。這就迫切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采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培養出具備實用的工作技能的人才?!绊椖拷虒W法”是世界先進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中廣泛應用的教學方法,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開拓能力,適合職業學校的教學。筆者就將這一方法引入了《會計基礎》的教學,目的是通過現進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同時,激勵和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
1 項目教學法分析
1.1 什么是項目教學
所謂項目教學是將某門專業課程按類別分為若干技術或技能單元,每個技術或技能單元作為一個教學項目,實行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單元式教學,每個單元教學都以應用該項技術或技能完成一個作業來結束,并進行下一個項目的教學。
簡言之,項目教學就是師生為完成某一具體的工作任務而展開的教學行動。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1.2 項目教學的教學過程一般有五個步驟:任務、計劃、實施、檢查、評價
任務階段: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幫助學生理解任務;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學哪方面的知識,掌握哪種技能,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計劃階段:學生一般以小組方式工作,制定自己的工作計劃。
實施階段:學生先根據計劃完成自己的任務,教師觀看、指導,提出改進的意見和方法。
檢查階段:學生自行檢查實訓過程和結果。
評價總結階段:自我評價,同時對組內其他同學提出問題,交流心得。教師對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予以評價,對于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給予及時糾正。目的是使學生通過一次技能訓練對自己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及技能有所認識和提高。
1.3 項目教學的重要意義在于相對于某門學科教學而言,它能更加緊密地與企業實際生產經營過程結合
體現在教學內容上:以實際生產過程為中心,是具有典型性和案例型的工作任務;
體現在教學組織形式上:以合作式學習為主,是進行知識技能學習的學習小組,也是進行生產經營操作的工作小組;
體現在教學方法上:以實踐性教學為主,強調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是學生學會自己學習自己提高的過程;
體現在教學場地上:以實訓室和實習基地為主,是課堂與企業的結合。
2 項目教學在《會計基礎》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2.1 確定《會計基礎》項目教學的教材應包含的具體工作項目
首先我們把如何做一名企業的會計這一問題作為我們這本教材的一個最大的項目來設置,這個項目可以稱為這門課程的總項目。根據這一總項目,教材就確定以一個中小型的飲料企業為例來展開具體項目教學。
其次,需要確定總項目下包含的分項目,簡稱一級項目,具體有:
(1)了解會計崗位。
(2)學會填寫原始憑證。
(3)學做會計前必須知道的基本原理。
(4)掌握借貸記賬法。
(5)怎樣編制記賬憑證。
(6)怎樣核算企業的經濟業務。
(7)怎樣進行財產清查。
(8)學會登記賬簿。
(9)選擇會計處理程序。
(10)如何編制會計報表。
這些一級項目確定以后就作為本書的各個章節出現,在每章下面又設定一些小的項目,叫作二級項目,所有的項目都是學生需要學習和研究的各項工作任務。
2.2 項目教學個別案例研究,以項目二為例
(1)項目名稱:業務員填寫銷貨發票。
項目要求:要求學生掌握普通發票和專用發票的填寫。
學習策略:發揮學生的力量,搜集實物教具,提高學生對原始憑證的感性認識;
計劃學時:2學時。
(2)項目實施方案。
①教師布置課前任務,讓學生在課外找一些真正的銷貨發票和在網上找一些標準的銷貨發票。
②課堂上讓學生以小組學習的方式比較自己找的普通銷貨發票與書本的普通發票有什么不同。
③自己動手仿照書本的發票來填寫《職業活動》教材的仿真業務發票。
④學生完成工作任務后進行成果的展示和交流。
⑤教師講評。
⑥每個學習小組總結重點和易錯點。
對于增值稅發票的講授則在第二個步驟換成將自己在網上找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與課本上的發票進行對比不同之處。項目教學法在此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學生會對業務憑證的編制方法牢牢掌握,避免了教師在課堂上空講概念和種類,學生無實際認知的弊病。
3 實施項目教學的總結與反思
在運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為了保證項目教學法作用的良好發揮,要遵守以下的四項原則:
(1)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師的協助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拓展精神,讓學生根據自己搜尋到的信息來實現自我反饋;同時不能忽略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負責整個教學的設計和組織,直接參與學生的討論和評價,學生進行自主完成項目任務時,教師要注意組織好小組團隊合作和討論。
(2)項目的選取是學習的關鍵。選取項目要以教學的內容為依據,以現實的對象為材料,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相結合,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學知識點,又能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項目的選取,教師要注意啟發學生去主動發現身邊的素材,選擇難度適合的工程或企業項目。
(3)創設學習的資源和合作學習的環境是教師最主要的工作。教師需要讓學生有多種的機會在不同的情景下來應用所學習的知識,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手段給學生提供多種學習的資源;“合作學習”是意義建構的關鍵,所以教師要積極創設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的情景,讓學生在群體中共同批判各種觀點和假設,協商解決各種難題,使學生群體的思維與智慧為每個學生所共享,從而達到全體學生共同完成工作的意義建構。
(4)要以學生完成項目的情況來評價學生學習效果。職業中學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是掌握實用的技能,而不是簡單地達到某個教學目標。教學不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而是圍繞完成項目設計、達到意義建構這一中心來展開的,所以評價學生學習效果應以完成項目的情況來評定。
參考文獻
[1]施金影.項目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應用的思考[J].會計之友(上旬刊),2008(4):74-75.
[2]李俊梅.項目課程開發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7(2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