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實踐性教學培養現代畜牧獸醫行業所需的高素質勞動者、技能型人才,是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就中職畜牧獸醫類專業教師實訓教學有效性現狀從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進行了認真的剖析,并提出有關中職畜牧獸醫教師實訓教學的幾點改革建議。
關鍵詞:中職畜牧獸醫類專業 實訓教學有效性現狀 教學改革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178-02
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學生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教師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學生所獲得的實際進步或發展。簡單地說,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通過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實訓即學生實踐實習,實訓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幫助學生完成某種實踐技能的學習任務,學生所掌握某種技能的操作,為生產實踐服務。本文就當前中職牧醫專業實訓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學非所用、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低下,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不能較好適應社會需求等問題。因此,教師如何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實訓教學效果的問題,筆者對中職畜牧獸醫類專業教師實訓教學有效性現狀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與研究,并對調查的數據進行了認真的剖析,總結出影響中職牧醫類專業學生實訓學習效率的重要原因,并提出有關中職畜牧獸醫實訓教學的幾點改革建議。
1 中職畜牧獸醫類專業實訓教學現狀
針對當前農牧類中職學校在實訓教學中存在的教學效果問題的現狀,筆者設計了學生問卷、教師問卷及企業問卷,對2010級及2011級畜牧獸醫專業、畜禽生產與疾病防治專業、寵物養護與經營專業等專業的658名學生、40名專業教師及32個相關企業單位進行調研。結果分析得出影響牧醫專業實訓教學效果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實訓教學方法相對落后
畜牧獸醫專業實訓教學中,教師教學方法不夠靈活,教學手段相對落后,很多教師在上實訓課時,還是習慣采用常規的教學方式,以老師為主體,即老師先講理論、示范,學生聽、練的教學模式,學生還是在“靜”態中死記硬背,整個實訓教學沒有以學生的“學”為中心,不善于運用現場案例分析教學、啟發式教學及以問題為導向教學等多種生動活潑的實訓教學方法,實訓教學方法手段相對滯后,不能吸引學生實訓學習的興趣、學生對實訓學習積極性不高。
1.2 實訓教學內容陳舊
現行的教材有些實訓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相脫節,特別是部分技能操作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不能適應現行的工作崗位需要。實訓內容要根據企業崗位的需求。有的教師在實訓中不注重把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項目列入其中,不方便學生考證,使學生缺乏實訓學習的興趣。
1.3 部分教師實踐鍛煉少,缺乏實際臨床經驗
作為專業教師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尤其是剛從大學院校畢業的年經專業教師,必須參與企業的實踐鍛煉,增強實踐動手能力,豐富臨床經驗,這樣才能提高實訓的效果。可是這些年經教師參與企業的實踐鍛煉較少,對從事畜牧獸醫生產的企業和單位對崗位技能的需求不太了解,也很少參加相關技能培訓,所以在實訓教學中不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1.4 實訓基地不夠,設備、工具不齊全,實訓動物嚴重不足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要求越來越高以及國家對畜牧行業的支持也越來越大,很多人也看到這個行業的希望,這幾年就讀牧醫類專業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學校在相應的設施沒有及時補充,導致相關的實訓基地不夠,設備、工具不齊全,有些專業臨床課實訓動物嚴重不足,很多學生只能在旁邊觀看,沒有機會親自動手。
1.5 學生學過技能沒能得到強化訓練
在實訓教學中,由于受到條件的限制,學生學過的技能沒有得到進一步加強訓練,很多學生出現“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真正操作的時候又忘記一些細節的要領。
2 提高畜牧獸醫類專業實訓教學方法有效性建議
2.1 以“考證”為教學目的,轉變為就業培養
如今很多中等職業學校都是按照“考證”要求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實訓教學工作,致使學生都能夠取得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但是他們與實際的要求操作能力還是有差距,就業市場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實用操作能力,那么實訓教學必須按照行業的要求進行,即是充分的對就業市場進行調查、研究,從而準確、客觀的反映出行業就業形勢,并通過分析總結,制定出可行的實訓教學方案,以滿足畜牧行業就業市場對本專業人才的要求,從而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2.2 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實訓教學環節
中職學校教育主要是培養的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以就業為導向的牧醫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必須加強。加強實訓教學環節,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向實踐轉化,使他們都具備動腦、動手能力,可是,如今中職牧醫類專業教育中對實訓問題解決得不夠理想,實訓基地不夠,設備、工具不齊全,實訓動物嚴重不足,然而,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必須給學生有充足的實踐機會。一是加強校企合作,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環境中學習。學生在企業里進行實訓教學,更加了解企業的規格要求,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崗位就會很快適應企業的要求。二是加強建設模擬職業崗位的實訓基地,使示范基地的實訓條件和場景更接近實際,學生在這樣的基地實際操作才能真正達到實訓教學效果。三是在保證學生正常的實訓以外,學校和老師在平時生活中也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如:可以讓學生進行動物飼養、接生、育仔等工作,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操作技能比賽等活動。四是實訓指導教師在實訓教學中把實訓的重點、難點講解清楚,并且親自做示范,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把學生由被動變主動,整個實訓教學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圍繞學生掌握相關技能展開實訓教學。
2.3 根據學生的興趣,培養“專業化”的技能型勞動者
當今的科技發展,對較強職業技能型勞動者需求越來越多,而現代畜牧獸醫行業中對這方面的勞動者需求更多,因為他們很多都是在生產一線工作。職業技能是指理論知識、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在職業活動中的外在綜合表現,它主要是由三部分組成:基本能力、專業技能和關鍵能力。基本能力是指從事社會活動所具備必須的通用能力,在不同的職業活動中具有普遍適用性,通用性和可遷移性等特點,是作為21世紀職業人所具備的必須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專業技能是指對所從事行業中技術掌握程度、知識運用的熟練程度以及運用能力等;而關鍵能力是指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等。因此,培養和發展職業能力是非常重要,在實訓教學中既要培養專業技能,又要培養如何拓寬知識面的能力,同時還要加強培養思想教育、交際能力、合作能力等,使學生具有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這才是中職學校培養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
2.4 加強實訓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實訓指導教師對整個實訓起著關鍵作用,在實訓過程進行指導,就是為了確保實訓教學質量,提高實訓的效果,因此加強實訓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是一種必然趨勢。由于條件限制,一部分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很少有時間到生產第一線去,實際生產經驗不夠豐富,在平時應讓這部分老師到企業參加實踐鍛煉,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
發展職業教育已經是國家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發展前提必須培養出更多的高技能型的勞動者。而實訓是培養學生高技能的重要手段。只有根據畜牧獸醫類專業的特點,切實從實訓的教學內容及方法、管理制度、實訓指導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深化改革,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實訓教學質量,培養出具有綜合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以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杜金城.畜牧獸醫專業校外實訓教學改革的探討[J].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31-32,39.
[2]董艷紅.對畜牧獸醫專業校外實訓教學的幾點研究[J].考試周刊,2011(64):197-198.
[3]樊玉忠.論中等專業學校畜牧專業實訓教學模式[J].教育學文摘雜志,2012(1).
[4]李文華.畜牧獸醫專業實踐教學的創新與改革探討[J].實驗實訓,2010(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