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時代,網絡已成為人與人交流溝通的一種手段,而微博迅猛的發展,不僅讓高校大學生成為使用的主力軍,高校官方微博也逐步成為服務學生的便民通道。本文以蘇州大學社會學院學生工作4S官方微博為例,總結經驗、分析問題、提出建議,來進一步探索高校學生工作官方微博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蘇大社院4SV 高校官方微博 網絡思想教育 師生互動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213-02
信息時代,網絡已成為人與人交流溝通的一種手段,其中2009年8日新浪網推出微博服務后,微博正式進入上網主流人群視野,高校大學生也迅速成為微博使用的主力軍。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沈陽發布的《2012中國高校微博發展報告》調查顯示,有54%的大學生認為微博將漸漸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有20%的大學生認為微博將會促進社會的進步。為了加強高師生間聯系與溝通,高校微博在2012年迎來了快速發展的一年,僅以騰訊微博為例,2011年12月高校微博開通總數為4167家,而2012年11月,這一數字達到了16166家。高校微博開始取代BBS、校長信箱,成為校園里炙手可熱的便民通道。本文以蘇州大學社會學院學生工作4S官方微博為例,分析探索高校學生工作官方微博的發展。
1 新浪網蘇大社院4SV情況簡介
2011年3月9日蘇州大學社會學院學生工作官方微博“學生工作4S”在新浪網上注冊,經過近兩年的實踐與探索,社會學院學生工作“4S微博”形成了“主動占領、科學管理、確保質量、服務引導、形成網絡、理論研究”六位一體的運作體系。
主動占領。社會學院抓住新浪網微博迅速發展的趨勢,在2011的初在新浪網上注冊了社會學院“學生工作4S”官方微博(現注冊名為“蘇大社院4SV”),其中“4S”含義一是代表了蘇州大學社會學院英文(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oochow University)簡稱;二是希望該微博提供的內容能給同學四個方面的啟迪(Sapient有智慧,Sapid有趣,Salutary有益,Specialized專用);三是希望借助汽車“4S”店的名稱,來表達學生工作服務一條龍的理念。主動使用網絡新媒體,開啟集“智慧、有趣、有益、專用”為一體的網絡思想教育陣地。有關工作也得到了中國教育報、蘇州日報、姑蘇晚報、現代快報等媒體報道,光明網、鳳凰網、中國江蘇網等知名網站紛紛轉載有關新聞。
科學管理。社會學院“學生工作4S微博”堅持“學生在哪里,學生工作就跟進到哪里”的理念,成立微博工作領導小組,由學院黨委副書記負責,專職輔導員指導,選拔政治素質高、有強烈責任感與奉獻精神,有敏銳的觀察力與研判力,有創新思維與改革意識,擅長文字寫作,熟悉微博技術,工作細致認真的學生骨干組成日常管理團隊。并邀請學校職能部門領導、專家、教師和學生代表召開專題研討會,了解師生關注熱點,結合學院學生工作的特點,形成《“蘇大社院4S”官方微博管理簡章》,規范微博的日常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設置“活動、熱點、喜訊、心理、就業、生活”等大學生樂于關注的欄目,滿足學生需求,提升服務水平,強化教育效果。
確保質量。為了確保學生工作官方微博質量,學院在信息上傳中堅持“時效性、引導性、互動性、實踐性”四項工作原則,時效性是指堅持質與量的統一,保證每個工作日都更新信息,遇有重要工作隨時上傳內容;引導性是指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文明上網,監測校園輿情,進行合理疏導;互動性是指發布學生事務信息,積極吸納民智,加強對外溝通,引起學生、社會、家庭關注;實踐性是指堅持網上與網下相結合,思想引領與實際行動結合,發現并解決問題。在“質與量的統一,示范引領與監測輿情的統一,校園事務與校外關注的統一,思想引領與實際行動的統一”的四個統一中把好微博質量關。
服務引導。學院在官方微博發展中堅持群眾路線,通過調研師生需求、關注話題的及時調整欄目的設置及內容的選擇,為師生提供有價值、有吸引力的微博內容。充分發揮微博交流互動的功能,主動關注民情、了解民意、匯聚民智,解決問題、將民意訴求形成科學決策;充分發揮“微博”即時交流對話的功能,結合國內國際形勢的重點、熱點、難點,適時開展師生間的“微訪談”,通過互動透徹分析問題,形成正確的教育引導;充分借助“微博”網絡信息快速共享與暢通無限的優勢,加強學院各項學生工作的宣傳力度,吸引更多校友、家長、合作者的關注,實現共贏。
形成網絡。學院通過校園內外媒體多角度、多層次地宣傳官方微博,擴大影響力,通過主動關注網友、校友、專家及其他高校學生工作官方微博的方式,擴大知名度,并且以蘇大社院4SV為核心,分別與人人網的學生組織主頁、騰訊團支部微博、輔導員博客或微博等建立聯系、互相分享、互相關注,形成多元化的網絡教育引導體系,使工作得到更多推廣,更快傳播,增強教育引導的覆蓋面。
理論研究。由于微博發展特別迅速,功能也越來越強大,針對官方微博進行調研也是推進網絡思想工作的必要內容。學院通過召開專家、師生座談會討論制定微博日常管理的規章制度,也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明晰微博內容的定位及欄目的設置,同時,通過課題深入研究探索高校官方微博的發展,使輔導員不僅能夠利用好微博平臺快捷、方便、易于被大學生接受的特點,也增強了科學依法利用微博的意識。
2 高校學生工作官方微博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學生對學生工作4S微博關注度地逐步增加,4S微博的影響力也在逐步增強,而師生間的互動話題范圍也越來越廣,對某些問題的觀點也呈現多元的變化趨勢,官方微博在發展中逐步呈現出一些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問題。
學生參與互動的熱情度不高。由于微博發布內容多為學校政策的宣傳、工作通知、生活小常識、就業信息發布等,互動話題也主要來自于管理者的主觀意愿,而未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客觀要求,其次欄目設置及發布內容有著管理標準與要求,限制了內容的選擇,無法滿足學生多元的需求,再者微博主要由工作較為繁重的輔導員進行管理,在有限的精力下,存在著不能即時發布信息、及時回應問題、隨時解釋答疑等客觀困難。這些因素抑制了學生參與官方微博互動的熱情與積極性,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廣覆蓋。
學生關注內容的盲目性較大。由于微博內容是根據話題的關注度及更新率來決定前后次序的,學生又可以隨時跟帖評論,有用信息和無用信息相互交集,使某些重要的話題在極短時間里就淹沒在眾多的信息中,不僅增加了答復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難度,也使師生互動話題出現了輕重緩急不分的局面,導致師生間互動的無序性與盲目性,雙方都無法持續關注那些反映學生思想的深層次問題,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學生話題評論的客觀性不足。由于微博發布的話題是面對廣大師生的,對學生個體而言未必能夠解決實際問題,也不能讓所有學生都感到滿意,同時,學生個體對師生互動的某些信息未必了解全部實情,在評論、跟帖或轉貼都會包含著很大的主觀性,再加上微博是一個滿足個人表達欲望的平臺,發微博、跟評論對大部分學生而言就是發發牢騷、抒發一下自我感悟,或者發泄一下對現實的不滿,將眾多網友的“圍觀”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而這些帶著個人情緒的互動,難免使話題存在著夸張不實的成分,而這種非客觀性的互動,會影響到師生對話題的是非判斷,有時會使工作走入歧途,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
學生對管理者解惑水平的認可度不高。由于微博主要是由輔導員和學生骨干組成的管理團隊進行信息發布與話題互動,當微博互動話題集中在一些大事件或熱點問題時,輔導員受到專業及能力限制,無法迅速給予提問者專業權威的答復,或當學生關注的問題涉及到學校多個管理部門時,輔導員由于權力所限,需要多方協調并經過有關部門確定后,才可能給予學生一個答復。互動的延遲性影響了學生對官方微博的答疑解惑的認可度,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
另外,學生工作官方微博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管理經費不足、技術水平不高、互動話題不新等問題,使微博很容易出現裹足不前的停滯狀態,而失去學生關注的微博,也就無法達到師生互動,了解民情,服務學生,引導成長的初衷,這樣的官方微博也就很容易被遺忘。
3 完善高校學生工作官方微博的建議
如何進一步完善學生工作官方微博,掌握輿論主導權,提升網絡思想教育效果,并且避免使其成為一種形式或是被遺忘,筆者有以下建議。
官方微博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學生工作官方微博是高校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是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的思想文化傳播平臺,因此,官方微博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要能夠掌握輿論主導權,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教育引導學生在關注相關學習、生活、娛樂等話題的同時,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努力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為黨和國家培養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
官方微博要以素質教育為主題。高校學生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官方微博,積極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要充分利用好微博,圍繞著素質教育,及時發布、廣泛分享有關理想信念、道德禮儀、法律常識、學習方法、身心健康、職業規劃、求職技巧、公益慈善等內容,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人文素質和身心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公民。
官方微博要以服務學生為主體。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微博已成為高校學生獲取信息和發表意見的渠道,而將官方微博作為校園里主要的“便民通道”也成為一種趨勢。官方微博要將學生作為服務主體,通過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堅持每天內容持續更新,及時答復學生的疑問、采用溫馨的發布方式等,吸引學生自覺參與,增強學生民主意識、喚起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將關注官方微博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能這樣,輔導員才能夠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使工作有的放矢,提升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官方微博要以師生互動為手段。高校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要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而官方微博為輔導員提供了“使用他們的語言、用他們聽得懂的話,傳達我們要傳達的信息(黃煒)”網絡平臺,成為與學生互動的最好手段。通過互動,輔導員可以及時關注到學生的困惑、及時給予答疑解惑,學生可以及時了解到輔導員對某些問題的觀點與建議;通過互動,容易形成師生共同關注的焦點話題,引起更多人的關注、轉發與回應,也容易將問題更深入地進行探討,增強教育效果;通過互動,增強了師生間的信任與理解,使思想教育在寬松的網絡氛圍中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官方微博以實現五化為目標。高校官方微博要具有影響力與生命力,需要重視信息的選擇與質量。在微博建設中要努力實現內容的生動化,努力做到貼近青年學生的網絡習慣語言,與學生進行直接、平等的交流溝通,吸引他們關注、轉發和點評;要努力實現內容的精品化,吸引教學名師、學術專家、優秀學生等參與微博互動,從思想觀念、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等方面入手,打造一批特色話題,吸引學子關注;要努力實現內容的特色化,體現出高校特有的教育理念、人才特點、專業特色及發展趨勢;要努力實現內容的專家化,通過邀請專家對熱點問題解讀或分享專家觀點,提高互動話題的專業水準;要努力實現內容的開放化,要將學校的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出去,掌握信息傳播的話語權,也要主動吸收借鑒一些優秀成果、理念,及時改進、主動占領教育的新領域和新高地。
總之,高校學生工作官方微博在發展過程中,既要遵循微博的傳播特點,傳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實現師生有效互動,也要圍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不斷創新微博育人的新途徑、新方法,切實發揮網絡的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謝洋.高校辦好官方微博沒有想象的那么難[N].中國青年報,2012-12-31.
[2]劉慧.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問題研究—— 以學生工作4S微博為例[J].學理論,2012(7):183-184.
[3]曉海.官員當用好網絡問政[N].中國青年報,2012-11-19.
[4]雷鳴.把握新形勢、新特點,不斷提高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C].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處長論壇論文匯編,2010,3:14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