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四季》
1.作用:(1)內容上:采用先抑后揚和比喻的手法,突出了北平秋的回味雋永,表達了作者對北平秋天的贊美之情;(2)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敘寫北平春之后夏的內容及感慨,自然引出下文對京郊秋的描寫與感慨,使內容顯得更加豐富。2.(1)突出了北平秋天更嚴肅,凄涼,沉靜的特點;(2)流露出作者既贊美北平的秋色又落寞、哀愁的情調;(3)使文章內容顯得典雅,豐富。3.意蘊:(1)對北平風景的喜愛之情,對北平深深地眷戀與熱情的贊美之情;(2)痛恨外族入侵者,以及祈盼神州大地早日重見天日的愛國情懷;(3)動蕩社會下的一種孤苦、落寞的情感;(4)平民意識;(5)對北平風景人情的贊美之情;(6)對北平悠久歷史及深厚文化底蘊的自豪感。
《寫景狀物散文閱讀之情感體驗》
1.幼年時故鄉的雪,北京的雪,福建的雪,上海的雪。作者認為上海的雪最美,因為上海的雪花是作者三年來相思著而不能見到的雪花,是作者眼前的最美麗的最現實的雪花,足以讓作者自滿。2.視覺,聽覺,嗅覺,(從形、聲、色、味角度答亦可)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現了上海雪花的美麗、輕靈,表達了作者對于上海雪花的喜愛之情,突出現實的美才是最寶貴的觀點。3.通過不同的“我”以及別人和我對快樂的不同認識的對比,說明“人間的歡樂無平衡,人間的苦惱亦無邊限”的道理,表現“只有現實是最寶貴”的觀點。這樣寫,將文章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從而水到渠成地表現出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