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聳立于黃海之濱,群峰峭拔,婀娜多姿,氣勢雄偉,被譽為“海上名山”,早就有聽聞仰口游覽區更能詮釋“山海一色”的秀麗美景,連續兩天的大雨,洗滌了人們盛夏躁動的心靈,在“老青島”們的建議下,我們決定周末游覽品味仰口的詩情畫意。
當天空嘩然翻起嶄新的一頁,伴著晨光我們便出發了,雖然天上飄著淅瀝小雨,但是大家游興絲毫不減。進人仰口,蜿蜒的山路,濕漉漉的青石板,道路兩側,濃陰蔽空,樹木繁茂,水嫩的小草像嬰兒貪婪地吮吸著細雨帶給它的營養與滋潤,碧綠的小草上多了一顆顆清澈透明的水珠,閃爍著光華,愈發精神。被風雨壓彎了腰的花草兒伸著懶腰,宛如剛從夢中蘇醒,花朵也競相開放,露出了朦朧的微笑,那一朵朵潔白透亮的玉蘭花舒展開了身子,花瓣安然鋪開,散發出一陣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遠遠望去,小樹林中升起一層薄薄的霧,像是披了一層薄紗的少女,朦朦朧朧讓人不可捉摸,若即若離。鳥兒在雨中呢喃,似乎迎接著雨后即將噴薄欲出的朝陽。
我們奮力前行,終于來到了獅子峰,從那里可以看到遠處的仰口海水浴場和仰口灣,風景甚是獨好,遙望遠處大海翻動的波浪閃閃發光,猶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蕩漾。獅子峰下來,便是猶龍洞,在洞口有位道長,他向我們講述了猶龍洞的來歷,還有許多相關的歷史故事和道理,大家也收獲頗多。
順著石板道拾級而上,驟聞水聲大作,連日多雨,山溪水勢湍急,水花銀亮飛濺,如一曲錚錚的琵琶語錄,時而靜如處子,時而動如狡兔,聽不明,看不盡。小溪流繞過一方形石池,池水清澈澄明,掬水試飲,清甜無比。繼續前行就到達了混元石,過了混元石,行經一座綠苔斑斑的石橋,舉首可見林木掩映的亭臺樓閣,這就是“海上宮殿”太平宮了,看慣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道風韻,總感覺那山山水水雕琢得太精致了些,這里仿佛是深宮中的后花園,可以讓你泡一壺清茶品味一番,意境過后,卻獨添了幾分惆悵在胸臆。雨中的太平宮,猶如進入古文中的空靈境界,給人一種超越時空的幻異感。太平宮院子里有許多花,桃花、杏花、丁香、玉蘭,爭奇斗艷,煞是好看。加上那幾叢文竹,清幽的石板路,真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意境。
自太平宮迤邐向上,來到了壽字峰,各種字體的“壽”字蒼勁有力,蔚為壯觀。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那個巨大的壽字,人站在旁邊還沒有寸高,當然,這個壽字比起青州云門山的壽字來好像不那么出名,不過它的氣勢比起前者真是毫不遜色,真有“觀天下第一‘壽’字之雄偉,覽海天一色之寥廓”的氣勢。
看過壽字峰,就是最為險要的覓天洞了,洞內陰黑潮潤,神秘莫測,來到洞頂,那邊山崖鬼斧神工,這邊天海一色,碧浪白沙,果然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別有一番滋味。
晴朗天氣這里是觀日出的好地方,不過此時此刻,煙雨朦朧,遠眺仰口灣,更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別樣感覺。古人“雨中登泰山”,吾等煙雨朦朧中游嶗山,反倒另有一番味道,正所謂“山色空蒙雨亦奇”,“人在畫中游”更是令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