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參考答案
《高一語文必修一月考題》
一、1.B(“城市設施”應改為“城市管理”,相關原文為“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另一方面體現,還應該在于城市管理的大氣,它的眼界,它的以人為本,尤其對于下一代的關懷方面”。)2.C(“如此低劣而擁擠在一起的房子”主要是針對城市建設缺少藝術氣質而言的。)3.B(錯在“樓房不該成為城市最為直接醒目的外觀”,原文的說法是“樓房可以是城市最為直接醒目的外觀,重視它,也沒什么錯。但城市的本質從來都是人精神的外化”。)
二、(一)4.B(貸:本義是“寬恕”,此處是“寬限”之意。)5.C(句③是益州舊例。句⑥表現了韓億為官正直。這兩句應排除。)6.B(錯在王欽若“就主動請罪”,應為見事已敗露,就主動把衙吏抓起來上報,以此洗脫自己。)7.(1)有人誣陷韓億的兒子韓綱受人請求收了別人的金子,韓億請求自己斷案審查這件事。(2)韓億徹底追查這件事,原來是吳植因生病害怕被罷免,金子沒有送到,事情卻已經敗露。(3)現在不能曉諭他們使他們解除仇恨,卻趁機加封,這不是用來安撫統治四方的辦法。(二)8.“少日”:春天來臨,作者要“插花”“走馬”“醉千鐘”,縱情狂歡,感覺生命像濃酒一樣讓人陶醉,其樂無窮。“老去”:春天來臨,作者待在小房子里,焚香、喝茶,消磨時光,內心感受像病酒一樣痛苦難耐。9.這一句是由上闋向下闋過渡的橋梁。10.作者運用擬人手法,想象即將消失的春天,與飛來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陽中相遇,巧妙地回答了上句的疑問,想象奇特,形象生動,引人深思回味。(三)11.(1)誰主沉浮(2)向青草更青處漫溯(3)因人之力而敝之 以亂易整(4)風蕭蕭兮易水寒(5)士皆嗔目
三、12.(1)①佩服瞻瞻的身心是全部公開的,對待什么事情都像拼命似的用出全副精力,絲毫沒有虛偽和做作,直率、自然、熱情。②瞻瞻有強盛的創造力,不受大自然支配,不受社會的束縛,使很多藝術家都感到羞愧。(2)對比手法。在盡情贊美兒童天性的同時,作者以大人們的虛偽、惡濁來與孩子們的坦誠、純真作對比。這種對比,表明作者對大人們虛偽、無聊的譴責,對病態社會的厭惡和對世俗的鞭撻。(3)本文的語言質樸無華,簡潔形象,清新自然,極具生活氣息。比如“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頭了,小貓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兩分鐘”這樣的語句,在文中比比皆是;在講述孩子們的天性時,一兩句話就寫出了孩子們的一個舉動。(4)因為作者知道,孩子們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天性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兒童的長大成人而消逝,作者為此感到悲哀。為了挽留這黃金時代,他把孩子們的自然、率真的生活作為他作畫的題材,結集成冊,企求略微保留一點“春的痕跡”。文章開頭和結尾,作者采用前后照應的方法,無可奈何地嘆道:“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四、13.(1)B、C(A項,“更在于當時生行系統里武生和老生的進一步分野”的“更”表述欠妥當——原文未分主次。D項,“馬連良、譚富英等均向孟小冬拜師學藝”屬無中生有,原文只說“馬連良、譚富英均在側幕悉心觀摩”。E項,錯在“通過一系列細節描寫”。)(2)全文采用了由總到分的結構方式。開篇總寫孟小冬是女老生一脈的代表及其“向道至誠”之可貴;然后緊扣標題,先寫她“認識‘道’為何物”,再寫她果斷放棄大好的賺錢機會,在余府潛心學藝五年以及她在付出巨大代價后的收獲。(3)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從“孟小冬在余府潛心學了五年”到“因此她每年演出很少”是正面描寫;“1947年的‘杜(月笙)壽’祝賀演出”是側面描寫。(4)示例:孟小冬向道之誠令人欽佩,她失去的是生前一時的功利,而贏得了身后不朽的英名。
五、14.B(A項,煢煢孑立: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B項,郁郁寡歡:形容心里苦悶。C項,史無前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指前所未有。D項,無可非議:沒有什么可以指責的。表示做得妥當。)15.B(A項成分殘缺。“生活中難免溝溝坎坎”應為“生活中難免有溝溝坎坎”。“不盡人意”應為“不盡如人意”。“難免”只能帶謂詞性賓語。C項動賓搭配不當。“激勵了群眾斗爭烈火”應為“激勵了群眾斗爭意志”。D項自相矛盾。“清一色”與“灰藍黑”矛盾。)16.(1)圖的左邊站著高矮胖瘦不同的四位女子,經過美容院的整容后就變成了右邊的形體、動作一致的四個時髦的女子。(2)人們對美的認識不應該是統一的標準,而應該是千姿百態的。(或:人們對美的想法不應該是相同的,而應該是不一樣的。或:人們對美的追求不應該是一致的,而應該是多彩的。)17.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18.(1)您好,我想周日和幾位同學來貴館參觀學習,請問可以嗎?(2)8位同學。一天。(3)好。請問是否需要購票?(4)哦,好的。請問貴館是否提供解說服務?解說服務是否收費?(5)對學生可以優惠嗎?(6)需要提前跟解說員預約嗎?
六、19.略
文言文參考譯文
韓億,字宗魏,他的祖先是真定靈壽人,后來遷徙到開封的雍丘。他中了進士,擔任大理評事、永城縣令,有治理有方的聲名。其他縣邑不能斷決的案子,郡守皇甫選就交給韓億斷決。任陳州通判時,恰逢黃河決堤,治理河堤的費用數以萬計,韓億沒有向百姓征收賦稅而營建構筑河堤。任洋州知州,地方豪強李甲,兄長死后他逼迫嫂子改嫁,就誣稱她的孩子是別人的孩子,以圖霸占她的財物。嫂子告官,李甲就賄賂官吏拷打嫂子使她屈服,拖了十多年,他嫂子不斷上訴。韓億把李甲召來,并把接生婆找來給李甲看,冤案于是得以斷明。(他)任尚書屯田員外郎,河北大旱,轉運使沒有把實際情況上報,只有韓億把饑荒情況上報,并打算寬限百姓當年的租稅。有人誣陷韓億的兒子韓綱受人請求收了別人的金子,韓億請求自己斷案審查這件事,事情雖然查明,但韓億還是被降職為大名府通判。
吳植主管臨江軍隊,派人送金子給宰相王欽若,趁著他手下衙吏到京師,審查衙吏,言語間多有泄露,王欽若知道事情不可掩蓋,就抓來衙吏上報。皇上下詔交給御史臺處置,而吳植卻說自己沒有送給王欽若金子,反而誣陷衙吏錯把問候親近的人的話傳給了王欽若。韓億徹底追查這件事,原來是吳植因生病害怕被罷免,金子沒有送到,事情卻已經敗露。吳植于是被除名,并連帶審查王欽若,皇上下詔對王欽若不加追究。自薛奎后,韓億獨自掌管御史臺事務一年多。他任益州知州,按舊例,益州每年拿出官糧六萬石,以賑濟賣給貧民。這年大旱,韓億拿出比往年多幾倍的官糧,先給百姓,百姓因此沒有挨餓。又疏通九升江口,使下游灌溉民田數千頃。維、茂州與羌夷接壤,蕃部每年到永康官場賣馬,韓億擔心他們窺探兩川地形,就上奏把官場遷到黎州境內。唃廝啰與李元昊相互攻打,來獻戰利品。朝廷商議加封唃廝啰官職。韓億說:“他們都是蕃臣,現在不能曉諭他們使他們解除仇恨,卻趁機加封,這不是用來安撫統治四方的辦法。”奏議于是廢止了。李元昊每年派遣人到京師,出入民間沒有任何限制,韓億請求下詔為他們建館舍禮待,讓官府主管貿易,表面上好像添了煩擾,實際上是限制提防他們。
開封知府范仲淹獻《百官圖》,指責宰相呂夷簡選拔不公平,暗地里推薦韓億可用。范仲淹被貶后,皇上把這事告訴韓億。韓億說:“范仲淹如果是因公心舉薦我,那么我的愚鈍是陛下您所知道的;如果是因私心舉薦我,那么我從為官以來,不曾有意結交托請別人。”于是被任職戶部、參知政事。適逢忻州發生大地震,諫官韓琦進言宰相王隨不是輔弼之才,又說韓億的兒子韓綜為群牧判官,不應自己請求讓他的兄長韓綱代替他任這一職務。于是韓億與宰相王隨都被免職。韓億死后,追贈太子太保,謚號忠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