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累,1963年出生于江蘇南通,1984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現工作于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研究中心,并擔任今日美術館藝術總監、《經典》雜志主編。曾參加古根海姆博物館“中華文明藝術五千年大展”、“中國現代藝術展”、“龍族之夢——中國現代藝術展”、“東方的東方——當代藝術展”、“何去何從——中國當代藝術展”等展事,并在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館以及紐約、倫敦、香港等地舉辦過個人展覽活動。著有《中國名畫家精品集——徐累》、《徐累——虛幻之秘》、《超凡者之門》、《夢幻的彼岸》等。
此次畫展以“世界的殼”為主題,一如徐累的“空無”風格。徐累深受東方審美意識中的“空”觀念的影響,從八十年代末至今,徐累每個階段的作品都圍繞著這一主題展開,“殼很脆弱,但它由內而外的邊界,對于藝術來說,可能就是一種幻象。”徐累如此解釋主題“世界的殼”。
展廳內以徐累2012年以來的新作品《游絲》、《霓虹》、《氣與骨》為開篇,經由這批預示著未來歷史價值的新作后,展覽通過時間的追溯,呈現了徐累自九十年代以來各個時期的發展路徑,并按照“天與地”、“鏡像”、“青花”、“輿圖”、“虛詞”、“空城”、“色諭”、“世界觀”、“帷幔”等分區域陳列,循序漸進地重新演繹畫家不斷延伸的創造歷程。
徐累的作品以藍色為主色調,“空幻感”強烈,畫中的詩意“意象”把你帶入一個神秘主義色彩濃厚的世界,其復古的視象和前瞻的觀念震撼人心。精致的形象、幻妙的劇情、神秘的氣氛……徐累創造出的“視覺陷阱”修辭著畫中物。關于藝術,徐累強調作品的文學性和疏離感,重虛輕實,他的鏡像運用規避了自畫像和任何自傳性的箋注,不禁讓人游離迂回于多棱鏡般的畫面中。徐累熱衷于傳統宋畫中的含蓄唯美和西方美學中的理性觀念,杜尚、瑪格利特、克萊因都是其佩服的大家。
開幕式上,徐累說這次個展是他作畫二十多年來最多作品的一次展覽,他認為自己早期的作品風格偏內在,而如今的新作品內外在可以同存一體,這樣的轉變促成了這次展覽。“世界的殼——徐累個展”的舉辦得到了許多機構和個人的支持,中國藝術研究院、今日美術館、大自然保護協會、國內外美術館和收藏家、策展人朱朱、展場設計師梁志天、學生團隊等等,徐累十分感謝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