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溫暖
年前的一天。市長帶著市里相關部門的領導到基層開展送溫暖活動。
到了鄉上,自然要先看幾戶事先確定好的貧困對象,給他們送上慰問品,表達各級組織對他們的關心和祝福。
和往年一樣,鄉上早早物色了三戶人。前兩戶在公路邊,沒費啥力就把好事辦了。當市長把慰問品和慰問金遞在他們手上,這些憨厚的鄉下人除了說謝謝外找不到更多的語言,或不住地點頭,或哆嗦著嘴唇,或熱淚盈眶,感動和惶恐寫滿了一張張飽經滄桑的臉。
最后這一戶在烏地吉木寨子。鄉書記說,這家人情況非常特殊,兒子十年前外出打工,為討要工錢不明不白讓人打死了,現在還是個無頭案;媳婦八方告狀無門,遠走他鄉,至今杳無音信;兩個孩子全靠年邁的爺爺奶奶撫養,家里債臺高筑,生活極度困難……
到烏地吉木下車得走一段山路。市長下基層本喜歡輕車簡從,但縣里各部門的領導,鄉上的領導,村上的干部,再加上隨行的記者,依然是熱熱鬧鬧一大群衣著光鮮的人。和殘雪掩映下光禿禿的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還沒進寨子,就惹得村里那沒見過世面的狗汪汪地狂吠不停。
村長在前面開路,帶著這群人七拐八繞,來到了一座低矮的院子前面。
這家人的院門緊緊地關著,房前柴啊草啊牲畜的糞便啊,滿地都是,不像前兩家特地打掃過的整潔,更不像前面的一家人呵著熱氣恭恭敬敬在大門口候著。看來村上的干部事前沒把工作做好。
村長心里暗叫不好,趕緊扯直了嗓子喊:“趙老輩,貴客來了,快來開門!”
大門仍然緊閉著,里面的狗倒是汪汪地叫,不停刨門,就是不見有人吱聲。
市長到這樣偏僻的寨子里來一趟不容易呢。村長急得團團轉:“這昨日怪哩?昨天說得好好的,咋今天就沒人在家哩!”
一幫人臉上都掛不住。市長眼睛里的余光直往鄉書記和鄉長的臉上掃,鄉書記鄉長瞪著眼睛只差一口把村長生吞下肚去。
一會兒,寨子里其他人家的婆娘漢子都過來看稀奇了,有人跟著村長喊,有人上前幫著拍門,還有人說回去搬梯子,準備從院墻上翻進去看個究竟……
就在這要命的時候,大門無聲地開了。門后,一個老漢披著件破大衣站在院里,老太婆坐在門檻上抹著淚,兩個孩子正死死地拽著那只齜牙咧嘴的狗。
村長氣得直跺腳,直著脖子吼:“趙老漢,你在屋呵,咋半天不開門?!”
老漢面無表情,一句話也不說。
一群人簇擁著市長進了院子。幾間殘破的老屋盡收眼底,堂屋的門大開著,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墻上貼著的幾張孩子的獎狀,讓黑黢黢的老屋有一絲生氣。
市長想盡快緩和一下氣氛,讓人拿出慰問品和慰問金,把這些東西送到老漢手上。
老漢仍然表情木然,一句話也不說。
鄉書記咬著市長耳朵說,為打那場官司,趙老漢帶著兒媳從鄉里找到市里再到省里,最后到了北京,案子還是懸著。為這事,老漢脾氣也越來越倔,性格越來越古怪。
市長點點頭,上前去緊緊握住老漢枯瘦的手,樂哈哈地說了一大通祝福的話。那番熱乎乎的話,足以融化冰凍的河床。然而,老漢的臉上仍然一絲表情也沒有,一句話也不說。
領導們大老遠地來了,到了家門口連門都不想開;拿了慰問品,連謝字都沒有一個,做人怎么能這樣呢?一群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有人就搖搖嘆氣,說:“你們這鄉下人呀。要懂得感恩呀!”
有人直接教上了,說:“說話呀,說謝謝呀。不能這么缺少教養嘛……”
“這同志咋這么說話呢?誰缺少教養啦?!”正抹眼淚的老太婆站起身來,表情悲愴地說:“我兒子死的時候,我們最想見的就是領導,你們領導在哪里?我兒媳婦和老頭子到處找領導的時候,你們領導都到哪里去了呢?”
老太婆的話伴著嗚嗚哭聲:“你們現在想起大老遠地來看我們。可我們最需要你們的時候,見得著你們的影子嗎!我們喊天天不應,哭地地不靈的時候,你們在哪里?”
這一刻,市長只覺得臉發燙,嗓子發堵,周圍的人們鴉雀無聲,全都定在了那里。
采訪秀
社區王主任是個熱心人,轄區內不管哪家有困難,他都會想辦法去幫忙。小區里的人一說起他,人人都會翹大拇指,直夸他的好。
這天他又在為這樣一家人犯愁了。這家人祖孫四口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很艱難。因兒子兒媳參與販毒走上了不歸路,人老體衰的老兩口帶著孫女和孫子,靠有限的低保和撿垃圾維持生活。這些年來,王主任一直沒有少關心他們,民政補貼困難救濟企業捐贈愛心資助……只要靠得上,王主任都會想到他們。
問題是孫女英子今年考上了大學。需要的費用一下增大。拿到通知書那天,一家人相擁而泣,喜的是孩子有了出息,憂的是那每年上萬的學費生活費怎么辦?老兩口愁苦著臉,急得晚上睡不著覺,深知一家困境的王主任也愁得睡不踏實。
這一天,王主任看了一檔新聞節目,眼睛都瞪大了:我怎么就沒想到這一招呢?要是請電視臺出面幫忙做一期節目,社會愛心人士慷慨解囊,問題不就解決了!
王主任恰好有個同學在省上一家電視臺當主持,一聯系,對方很支持,當下說定馬上派記者來實地進行采訪!
記者很快就到了王主任所在的小縣城。為了增強現場感,按照記者的要求,王主任沒有事先通知英子,直接帶著記者到了英子的家。
這個家只能用一貧如洗來形容。陰暗潮濕的老屋,低矮黑暗的房間,寒磣破舊的家具,成堆的垃圾回收物,以及白發蒼蒼的老人,而聰慧懂事的英子,都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記者心里想,這一切也都是讓觀眾感到震撼的重要元素。
當然,更重要的是英子必須按照記者的要求,配合完成整個采訪。記者安排著英子站在最能展示破敗景象的一處地方。讓兩個老人帶著英子弟弟作為背景站在后面。而且還叮囑不能笑,臉上要一直掛著悲苦的表情。
看到記者擺弄著這些的時候,王主任心里有點不得勁,他想,本來是實情嘛,怎么弄得有點像一場采訪秀。但是,必須配合做好節目才能達到目的。他只能苦笑著在一旁呆著。
可是,當記者架好攝像機,授意英子開始痛說家史時,英子卻堅決不同意。面對攝像機,英子緊緊地捂住臉,說什么也不配合。
記者覺得很尷尬。王主任也覺得很沒面子。而這一切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
王主任輕聲勸道:“英子啊,你不想想,只要把這期節目做好了,感動了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他們為你提供資助,你的學費生活費。不就什么都解決了嗎?”
英子低著頭,一言不發。
王主任說:“英子啊,你不為自己考慮,也得替你爺爺奶奶想想,他們都七十多的人了,每天早出晚歸撿垃圾,有了好心人的捐贈,他們就可以歇一歇了!”
英子還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王主任說:“英子啊,你不為你爺爺奶奶考慮,也得為弟弟想想,他才上小學,今后讀書要花錢的地方多著哩,做好了這期節目,有了好心人的幫扶,以后不就啥也不愁了么?……”
英子仍然低著頭,一言不發。
王主任生氣了,說:“你這孩子,咋就這么固執呢?你知道,我也是為你好,要不然……”王主任氣得直跺腳。轉念一想,也不能就這樣撒手不管啊!于是長嘆一口氣,說:“英子啊,這樣吧,這事你再考慮考慮,我們等你消息!”
“不用了,王伯伯,真的謝謝你!”英子抬起頭,淚眼婆娑:“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接受你的好心、大家的幫助,這些我都記在心里不會忘記。但是這些年我們心里不好過呵,你和大家并不知道我們的感受呵。”
“什么感受?”
“我們沒有尊嚴!”
“啥?”
“我是說,在接受幫助的時候,我們沒有尊嚴。老是一次又一次把身上的瘡疤揭開給人看,我們也會痛呢。用這樣的方式得到的幫助,我們不好受呢。我們想過有尊嚴的日子呀!王伯伯,我們不要資助行嗎?你要真心幫我,就幫我申請一份助學貸款,我邊讀書邊打工,和爺爺奶奶一起養活弟弟,等他長大了,我倆一起養活爺爺奶奶……盡管我們會很苦很累,但我們會過上安安心心的日子,有尊嚴的日子。”
很少一口氣說這么多話吧。英子說得淚流滿面,不住地抽泣。
王主任怔住了。王主任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困惑,他呆呆地站在那里,真的不知說什么才好。
責任編輯:張即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