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新課改的大力提倡,各個學校的課程改革都在有效的進行,新課改在各科教材、教法與學法中都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包括語文教學的各種方法與策略都在有效的實施,而與之相對應的關于語文作業有效設計的改革也在潛移默化的進行著。新課改標志著教育行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那么,新時期的語文作業也應該是呼應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以生為本”,教師對語文作業的設計要分層布置,注重作業內容的豐富性與作業形式的多樣性,另外,還要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從這些方面著手,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強學生們的開放性思維、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關鍵詞:語文學科 作業設計 以生為本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175-01
以往的語文作業都是非??菰锏模问絾我?,這樣的作業設計方法很難引起學生的積極性,從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在如今新課改的背景下,對于語文作業該如何布置這一教學障礙一直困擾著很多教師?,F在的學生中普遍存在著不交作業、抄寫,代寫的想象。另語文作業很難發揮其作用,更加日益成為學生每天回家后的負擔,不僅阻礙學生的發展與成長,也是教師教學中的一大“瓶頸”。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的這種狀況呢?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認真反思與總結。
1 中職語文作業的傳統思想
目前中職語文作業設計受傳統作業觀的影響較大,很多老師仍將作業的功能定位在“知識的鞏固”與“技能的強化”上,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更多地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重視作業的短期功利價值,不能顧及長遠教育價值。機械重復,繁難編舊,單調封閉,學生成了做作業的工具。大部分學生只會等老師講解歸納,靠老師輔導、死記硬背條條框框、抄作業、抄參考書答案等。他們很少有機會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促進,不會提問題、不愿想問題,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作業失去了應有的教育功能,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 新課改下的中職語文作業設計
2.1 作業設計要因材施教,分層布置
關于語文作業的設計,教師要根據學生語文學習與個體身心發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關注每個學生的差異與不同層次需求,培養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有效地發揮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的過程中要分層布置并設計出各種類型的語文作業,比如,作業難度與作業量的分層和學生自主選擇作業三個方面,設計出適合每個學生自身情況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取得進步,在學生不僅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的同時,還能從中獲得快樂、滿足與輕松的情感體驗。使每個學生都能提高語文的綜合素養,從而取得全方面的發展。
比如,課文篇目需要學生背誦,教師就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每個學生的層次不同來要求他們。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逐段的背誦,或者是只讓他們背誦名句,從而展開分散性的記憶方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讓學生有所學也有所用。教師在布置這種作業時,一定要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從現實出發。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因人而異,對于那些寫作水平比較高的學生,在作業的布置當中,教師可以適量地提高作業難度,在不加干涉的情況下,讓學生們自由發揮寫作水平,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能力與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相應的就是在寫作上缺乏興趣,沒有創新意識的學生,針對這樣群體學生,教師要引導他們,從各方面打開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們開闊眼界,從不同角度出發展開寫作。對于部分學生在寫作方面無話可說、水平較低、甚至對寫作產生恐懼的學生而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更加地關注他們,激發這樣的學生,培養他們對寫作的興趣,教師可以引領他們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捕捉生活中的小故事,讓他們的寫作源于生活、積累于生活。從而幫助學生擺脫無話可寫的局面。教師在設計作業分層布置時,要始終貫徹新課改的要求,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尊重每一位學生,要時時刻刻把學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2.2 聯系社會生活,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陶行知先生對教育的理念領悟就是“社會即學?!保簿褪钦f,教育源于生活,生活又是為教育服務,這個理論更是告訴我們,對于教育的方法、材料、環境與工具都可以源自生活,生活為我們的教育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因此,應該在語文作業的設計中,樹立開放性的教育觀念,從傳統的作業設計中解放出來,將作業從固定的教材向生活延伸,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開闊眼界,引領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身邊的一切事物,提高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設計輕松有趣的生活式作業。將學生的目光投向家庭,畢竟家庭是每個學生最熟悉、最親切的環境,那里記錄了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也是學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教師將他們最重要部分中的每個良好素材都挖掘出來,并巧妙地設計語文作業,這樣既能讓他們主動完成作業,又能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另外,語文教師還可以設計豐富多彩的調查式作業,將學生們引向社會,教師要意識到社會生活對學生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并巧妙的利用社會資源,來展開語文相關的學習活動,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體會語文作業帶給他們的價值與樂趣,讓學生們感覺到在生活中到處都可以學習語文,這樣既能夠豐富學生的閱歷,又能夠激起他們對社會實踐的重視。
2.3 注重綜合運用,培養綜合實踐能力
中職是開展職業教育的學校,老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該千變萬化、不拘一格,避免相互重復。作業的布置形式要從多樣化和多角度出發,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還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既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提高了語文學習熱情。同時,作業的設計還應與學生所學的不同專業相結合。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來說,語文能力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說,像學習旅游或者是幼師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側重的是口語交際能力;而像文秘這類專業就比較側重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老師在設計作業時對學生所學的不同專業系統的設計作業,要體現靈活性??梢愿鶕總€學生的具體情況,對語文教材做適當地調整。對于作業的設計也要多樣化。老師積極地引領學生從生活的實踐中汲取營養,領悟語文精髓,和語文帶給我們的樂趣,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知識,增強語文能力。老師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和完善教學方式,力爭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獲得輕松愉快的心理體驗并取得學習的進步。
3 結語
總之,語文作業的設計,要結合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做適當的調整,保證能夠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同時,學生能夠體驗生活,開闊視野,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際能力。同時,在保證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作業的條件下,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發展空間,幫助學生以全面的綜合實力走向社會。
參考文獻
[1]李嬋婷.中職語文作業布置應與專業結合淺析[J].中等職業教育,2010(20):35-36.
[2]葉杰軍.試談中職語文有效作業設計[J].內江科技,2012(8):187-188.
[3]史霞.淺談中職語文作業有效設計[J].現代閱讀,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