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校化工技術類專業主要是為社會培養化工生產技術人才,其教學過程中,對生產操作實踐教學非常重視。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探討中職學生化工生產操作技能的培養途徑,一是校企合作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方面;二是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結合的校內仿真實訓基地建設方面;三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方面。
關鍵詞:中職化工技術類專業 生產操作技能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176-01
中職化工專業主要是為社會培養化工生產技術人才。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企業對化工生產技術人才生產操作技能要求越來越高,從而使得中職化工專業學生生產操作技能的培養越來越被重視。許多中職學校積極探求有效途徑加強對畢業生的生產操作實踐鍛煉,例如跟校外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購置化工生產仿真軟件,創建校內仿真實訓基地;加強教師生產操作技能培養,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
1 加強校企合作,構建校外實訓基地
中職學校化工技術類專業必須依據企業崗位的需要,結合現實的化工崗位的基本的生產操作技能制定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這就需要中職學校在專業教育中,加強校企合作,構建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一直以來是中職學校開展生產操作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就中職化工專業而言,校外企業實訓基地的創建更是重要。中職化工專業校外實訓基地應該包括一線化工類產品生產操作、生產部門管理等不同職能、不同環節的實訓基地。中職化工專業學生實訓基地的構建所涉及的領域和環節比較多,所以,必須聯合多家企業進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通過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化工生產單元各類設備的幾何空間形狀及結構特征,了解到生產過程中各個化工工藝環節的具體操作,明確各類化工生產管道的具體走向以及各個閥門的位置和大小等,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化工企業現實生產中的環境,對化工生產具備一個真實的、完整的了解。比如,在反應釜化工生產實訓中,學生能真切地了解到最典型、最常用的反應釜,學習反應釜生產過程中如何控制溫度、如何進出料、如何調節壓力、如何操作設備等各個環節,促使學生熟悉儀表、管道、閥門、測壓孔、測溫孔、入孔、視鏡、出料管、加料管、軸封、換熱裝置、攪拌裝置等的作用、形狀、運行情況、空間布局和具體位置,從而有利于他們對各環節的生產操作。
2 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創建校內仿真實訓基地
中職化工專業培養的主要是化工類技術型人才,中職學校非常重視這一目的,而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中職化工專業必須重視學生生產操作實踐技能的培養。可僅僅只憑校外實訓還遠遠不夠,因為,中職化工專業所開展的校外實訓在時間上跟校內理論知識的教學時間具有比較大的時間差。對學生進行校外集中實訓將不利于中職化工專業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有效、及時的應用,從而對理論知識跟生產操作實踐的有效結合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中職化工專業必須為學生創建校內仿真實訓基地。通過校內仿真實訓基地的建設,讓學生們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及時了解化工生產中所涉及的各個操作設備、各個操作環節、各個操作工序,從而鍛煉他們的生產操作實踐能力。只有這樣,中職化工專業學生才能學習和應用化工生產各個工藝技術,才能加深對中職化工專業理論知識的把握。所以,為中職化工專業學生創建校內仿真實訓基地勢在必行。然而,創建校內仿真實訓基地,引導學生進行虛擬生產操作,必須讓學生走進實物化工單元和裝置的現實仿真模擬操作之中,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儀表上讀數的變化、塔釜內液位的控制以及各閥門開度的調節等。比如,中職化工專業學生在進行“吸收與解吸”的理論知識課堂學習之后,進行仿真生產操作實訓。由于學生在進行校內仿真實訓之前,已經掌握好各儀表、閥門、泵的調節方法和具體作用,而一旦設備開始運行,中職化工技術類專業學生必須進入緊張操作狀態,必須引導學生對各流量、壓力進行謹慎地調節,使他們時刻觀察到各儀表上的讀數,并根據老師的引導認真完成各個工藝。總之,通過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將有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促進學生化工生產操作技能的提升。
3 加強教師生產操作技能培養,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
在中職化工專業學生化工生產操作技能的培養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教師首先必須熟練掌握化工生產中各個工序、各個設備的操作原理,必須熟練掌握化工實際生產中各設備的空間布置、結構特征,掌握各種參數、儀表及其控制技巧和方法。即中職化工技術類專業教師必須是具有系統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而創建雙師型教師隊伍主要的措施是:第一,必須從校外企業將那些既具有扎實專業知識又具備豐富生產操作經驗的人才“請進來”;第二,要將學校里實踐經驗缺乏的化工技術類專業老師輸送到企業生產操作現場展開實踐培訓和進修,從而增強中職化工技術類專業教師的實踐經驗。總之,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加強教師生產操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雙向培養,優化中職化工技術類專業教學質量,促進中職化工技術類專業學生化工生產操作技能的提升。
4 整合化工生產操作知識,構建良好的課程體系
目前許多化工專業進行的專業培訓課程基本包括:化工裝備、化工工藝、電工及儀表自動化、化工識圖、化工原理、分析化學、基礎化學等課程,這是一種學科系統化的培訓。可是在實際生產操作實踐中,一個化工人員往往只能根據開車前準備、開車、運行……這樣的工作流程對自己所學的化工知識進行系統調用,這樣以來,化工專業學生在專業知識應用之前,首先必須打破自己所構建的化工學科知識系統,再將這些凌亂的知識組合成符合工作需要的知識系統。而在實際操作中,學科系統內的許多知識內容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比如工藝和設備,工藝過程要在相關的設備上實施,設備的價值要靠工藝生產體現,兩門課程教授的內容不少地方重復交叉。所以,將化工生產操作實踐中所需要的化工設備知識、化工工藝知識、化工識圖知識、化工儀表知識等整合成為一門工藝基礎課程,將化工生產操作實踐中的通用知識和基本要素全部涵蓋,從而讓學生對化工生產有一簡單但清醒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專門化的學習和訓練,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化工課程體系。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化工專業學生生產操作技能的培養離不開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離不開校內仿真實訓基地的創建,離不開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構建,離不開化工生產操作知識的整合。
參考文獻
[1] 李艷.中職化工技術類專業實踐教育的若干思考[J].化工教育,2012(6).
[2] 張希.中職化工技術類專業實踐教學管理探討[D].西南科技大學,2012.
[3]王明.中職化工技術類專業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