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教師將多媒體圖片、掛圖、顯微鏡觀察、數碼互動有機的結合,發揮學生的觀察和描述能力,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解決本課程枯燥無味、抽象難懂的內容,提高教學效果。本文主要闡述了理實一體化在高職高專院校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的實施過程以及優勢和效果。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 組織學與胚胎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183-01
《組織學與胚胎學》主要是研究人體微細結構和功能以及胚胎發育的過程及其機理的科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1]。本課程內容抽象,學生較難理解掌握,學生學習興趣較低。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單獨完成理論課與實驗課。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將理論課教學單位分成四組進行教學,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真正實現了課堂上“教、學、識、看、繪、考”的模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描述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1 理實一體化教學場所
Motic顯微數碼互動系統是將數碼互動顯微鏡系統、語言交流系統、視頻交流系統和應用軟件系統相結合的教學工[2]。近幾年,學校完成了Motic顯微數碼互動實驗室的建設,在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圖片、掛圖、顯微鏡觀察、數碼互動有機的結合,將抽象內容更加直觀化。
2 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的實施
組織學與胚胎學屬于形態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講圖、識圖、觀圖、解圖、繪圖和考圖”,完成整個教學過程。
2.1 重點講圖
按照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對理論知識進行講授,利用理實一體化實驗室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將文本、圖片、圖表、動畫等組合,演示出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在本課程教學中,圖片是幫助學生學習的重要教學資料,講授時要重點講圖。
2.2 認真識圖
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傳統掛圖,學生一邊認真識別圖中的組織結構,教師一邊進行重點內容的講解,使學生直觀的了解組織結構,也便于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結構。
2.3 仔細觀圖
在光學顯微鏡下學生仔細觀察切片,認識和掌握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結構。首先用低倍鏡對切片標本進行全面觀察,然后選擇典型結構在高倍下進行觀察。學生將理論知識融入到此過程中,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通過顯微數碼互動系統相關功能,學生可拍攝自己在鏡下觀察到的典型結構,以便于在繪圖過程中作為參照。
2.4 指導解圖
由于教師描述性講授的圖片與學生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的實際切片有所區別,故教師通過顯微數碼互動系統的相關功能不僅可以查看每個學生鏡下觀察情況,隨時對學生在觀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而且可將學生觀察到的典型的結構切換到大屏幕上進行講解,做到學生一邊觀察切片,教師一邊進行指導、講解圖片的作用,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
2.5 實際繪圖
多年的實驗教學經驗讓我們認識到本課程通過繪圖對學生理解理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學生根據所觀察到的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形態結構、位置關系、數量比例以及染色情況進行繪圖,加深記憶。
2.6 隨堂考圖
利用顯微數碼互動成像系統,可將每個學生鏡下結構作為隨堂考試的資源,逐一切換到大屏幕上,全體同學進行辨認,使學生更加準確的掌握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結構。
通過上述教學過程的實施,將教學內容融入到各教學環節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解決課程中重點、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 理實一體化教學優勢
(1)傳統的教學形式為主講教師在大教室先進行理論知識講授,理論課結束后數日,在數碼互動實驗室完成實驗課,出現理論和實驗脫節現象。理實一體化教學是在顯微數碼互動實驗室同時完成理論和實驗的教學,教學環節集中,解決了理論和實驗脫節的現象,教學效果好。
(2)傳統理論課教學學生人數多,課堂秩序較差,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在課堂上經常要強調課堂紀律。理實一體化教學是在顯微數碼互動實驗室完成教學,是將理論課學生總人數分成四組進行授課,每組人數少,課堂秩序好,學生注意力集中。
(3)由于高職高專院校教學計劃學時的限制,醫學基礎課的授課學時逐漸減少,使理論課教學時間比較緊張。理論課講授的內容較多,很容易出現教師對重點、難點內容講解不細致,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不透徹等問題。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安排各教學環節中的時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傳統的理論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多數學生感到枯燥,學生學習方式體現為單一的教與學,理實一體化教學使抽象內容更加直觀化、具體化,同時,學生改變了學習方式,變得多樣化,便于提高學生學習效果[3]。
4 理實一體化教學效果
4.1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理實一體化改變了教學環境,為學生學習提供較好的教學場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和多種教學手段將枯燥無味、抽象難懂的教學內容充分展示出來。學生邊學習,邊觀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徹底解決了理論教學枯燥、學習興趣低的問題,提高了教學效果。
4.2 提高學生觀察和描述能力
在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中始終圍繞圖片學習,充分利用圖片的直觀和形象的作用,將“講圖、識圖、觀圖、解圖、繪圖、考圖”結合起來,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實現了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培養目標。
總之,高職高專院校《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是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師邊講、邊指導;學生邊學、邊觀察、邊提問,真正實現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融合,提高教學效果,培養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鄒仲之.組織學與胚胎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2.
[2] 馬曉君,張玉梅,湯淑紅.顯微數碼互動系統在組胚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西部科技,2010(20):91-92.
[3] 魏云.“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索[J].科教文匯,2012(1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