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討提高中職學生對《藥物學基礎》學習興趣的方法。《藥物學基礎》是一門主要講述藥物學的基本理論,藥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用藥指導等內容的綜合性學科,其內容大多淺顯、基礎,但多是概念性內容,學科交叉性強,學生學習起來感覺比較枯燥。再加上中職學生自學能力相對較弱,對老師依賴程度遠大于普通大專和本科類學生。多種因素的疊加,造就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中職學生效果不太明顯。方法 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和年度成績評定方式的創新,提高學生對《藥物學基礎》的學習興趣。結果 創新型教學方法和年度成績評定方式實施后,效果顯著,值得在以后的中職學生教學中推廣。
關鍵詞:教學方法創新 年度成績評定方式創新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186-02
興趣是指對事物喜好和關注的情緒。提升學生學習《藥物學基礎》的興趣可從多方面引導學生對本學科的關注度和提升學生對本學科的好奇度兩方面入手。教學方法創新方案和年終成績評定方式創新方案可從根本上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厭學情緒,使得學生敢于和樂于正面接受學科專業課程,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此外,教學方法創新方案的實施可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進而使得教師的教學成果事半功倍。
1 研究對象與創新方案
1.1 研究對象
就讀我校中護專業的2011級學生200人。
1.2 創新方案
教學方法創新方案和年度成績評定方式創新方案。
2 教學方式創新方案
2.1 相似案例導入和多種問題設置相結合
(1)教師需精心準備同種類型案例若干,要學生課前進行預習,并在課堂上講解案例的異同和此異同產生的背景、原因,便于學生分析比較不同案例的特性,利于培養學生對比分析問題能力和聯系思考能力。教師列舉案例要富有啟發性、實用性與針對性等特點,便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引發學生探索答案興趣。利于培養學生借鑒思考的能力和實際聯想能力。教師可將案例制作成課件,將音、色、形于一體,使得案例更加生動,深入人心。
(2)教師需精心設置問題。要做到以下兩點。
①基礎與難點問題相結合。書籍每個章節中都有基礎和難點部分,問題設置過程中一定要基礎與難點相結合,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內容,還可梳理學生思考書籍難點內容的思路,有利于培養學生邏輯能力和理解能力。
②交叉性學科問題相結合。比如,說問題設置時可以將藥物性能學與藥用心理學相結合。藥物心理學是研究藥物在應用人體過程中,對人體心理和行為的影響規律以及心里因素對藥物性能的影響規律,是幫助提高藥物療效的心理學分支學科。本學科與其他相關學科問題相結合。交叉性學科問題不僅可促進學生拓展其知識面,引發學生對相關學科的學習興趣,還可培養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全面掌握的能力。
其研究成果可應用于臨床實踐,對合理藥物劑型的研制、合理的用藥方法和給藥途徑的尋找等都有一定的幫助。同時可盡量避免或減少藥物的副作用,防止藥物使用不當作造成的藥源性傷害。教師講解《藥物學基礎》可適量穿插一些藥物心理學這門綜合性學科的內容,從而多方面培養學生研制藥材的興趣。
2.2 多媒體展示和實物接觸教學法相結合
(1)PowerPoint 2003是一款可制作演示文稿和課件的軟件。其特點是可向觀眾展示動畫、圖片、文字、視頻等多個傳播方式。近年來,PowerPoint 2003軟件圖片、文字和聲音三者或多者合一的功能特性受到企業宣傳、產品推薦等多種領域的歡迎。PowerPoint 2003在教學領域的使用將為教師教學帶來極大便利。它可幫助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學生展示相對于傳統教學來說更多、更廣泛的內容,難以用筆墨直接宣示的圖畫,以及傳統板書方式無法演示的藥物制作場景。一個好的演示文稿要有層次性、概括性、直觀性等多種特點。針對《藥物學基礎》的教學,演示文稿可由以下方式制作:
根據教學內容對藥物作用、療效以及副作用做概括性和層次性劃分。分層次劃分是指在演示文稿上展示各類藥物分別的作用和類似的作用以及多種藥物搭配的使用效果,以此達到詳細了解各種藥物的藥物特性目的。可在展示的藥物性能和作用旁邊,附屬上藥物圖片便于學生圖畫和文字結合記憶,加深記憶效果。分層次劃分時提升學生類別性分辨藥物的能力和引發學生識別藥物的興趣的好方法。此外,若想學生能夠對藥物了解的更加透徹和全面,還需要通過概括性展示法展示統一科屬比如說同屬治療人體神經學的藥物性能的區別和聯系,藥物作用方式不同點和相同點,副作用的異同等。以此達到加深學生對藥物的療效印象和副作用印象的目的。這種既形象又生動的教學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2)實踐教學可分化學、動物實驗教學和藥物接觸分辨物理特性教學兩類。
①化學、動物實驗教學。
化學、動物實踐教學是學生實體接觸了解藥物性能本質的一項有效途徑,是能夠讓學生親自探索藥物性能,引發學生對藥物性能了解興趣的有效方式。教師可通過化學實驗教學讓學生了解藥物作用過程原理,可通過動物實驗教學讓學生觀看藥物作用生物的過程反應,便于學生對最終作用結果有較深的直接感觸。教師可教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實驗原理對比各種藥物副作用效果,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找到盡可能減少副作用的方法。
②課堂藥物接觸分辨藥物物理特性的實踐教學。
課堂觀察實物可幫助學生了解藥物成體形狀、顏色、氣味。便于提升學生對藥物的形體區分能力,藥物區分能力和藥物感知能力,便于學生了解藥物本身具有的揮發性特點或是其他能夠影響效能的綜合因素。此種教導方式可通過小組討論,實物對比能通過多種方式實現,課堂氣氛不枯燥,教導途徑多樣,極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方式。
3 成績評定方式創新方案
平時表現成績評定與最終期末考試成績評定相結合。
年度最終成績由期末卷面實際考試成績和平時表現成績結合判定。平時表現的成績占年度最終成績的20%,期末卷面考試成績占年度最終成績的80%。期末卷面考試最高分數設定為100分,平時表現最高成績也設定為100分。年度最終成績=期末卷面考試分數×80%+平時表現成績×20%。
平時表現成績評定可由三項標準決定。(1)平時上課出勤率,可占20分。曠課超過三次取消其最終考試資格。(2)上課回答問題積極程度,可占20分,主動回答問題一次加一分。(3)布置任務完成程度打分。可占60分。如一次戶外活動調查,其實驗報告可設為10分為其最高分,依據學生完成效果酌情給分。
4 教學結果
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對期末成績的評定方式反響熱烈。本學期教學過程中,學生回答問題記錄平均超過六次,無學生少于三次的情況。調查報告成績平均值為84.3分,本學期期末成績平均值為82.5分,年度最終成績平均值為83.7分。相較于歷年本學科成績提高了13個百分點。可見,創新型教育方式和創新型成績評定方式效果顯著。
5 討論
成績評定創新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考試壓力,引發學生平時表現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興趣和對更廣泛知識的探索興趣。案例導入和問題設置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較大程度的吸取學生注意力,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師教學過程,還能夠訓練學生自己查找資料能力、團結合作能力和同伴間的相互溝通能力,促進學生由知識培養型向能力培養型轉變。而多媒體展示和實物接觸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則可以在引發學生對《藥物學基礎》學習興趣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對藥物的辨識度和對藥物理解的深刻度,增加學生觸類旁通的能力。
6 結語
在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多學科交叉融合的今天,綜合型人才越來越受到各大企業、單位的喜愛。單一枯燥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僅滿足不了各企業、單位對綜合人才的需求,還逐步減弱了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阻礙了學生對動手能力的培養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只有逐步提升中職學校教學效果,改進其教學方式和能力評定方式,讓教育模式與社會實際接軌,才能夠提升學生對各專業學科的學習興趣和探索興趣。我們教育出的人才才能夠跟得上社會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腳步。而對現代工具的合理運用以及對實踐操作的逐步重視將是我們邁向現代化教學范疇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的康莊大道。
參考文獻
[1]安磊,李淑媛,林原.多媒體教學在藥理學課堂的實踐和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10(1).
[2]陳林.情景體驗法在藥物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7).
[3]劉芳,羅躍娥,邸麗芝.國家級精品課實用藥物學基礎課程的設置[J].藥學教育 2011(2):24-26.
[4]陳向南.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天然藥物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1(15):62-63.
[5]康傳亮,沈莉.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實用藥物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77.
[6]張茹.過程性考核在《實用藥物學基礎》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1(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