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的大學教育中,都應用了馬克思的教育學思想,這種教育學思想產生于近代的大學教育,能夠把現實中的人作為教近代教學的出發點。這種教育學思想的實質是“人”。在這種思想的幫助下。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關注教育是提高社會人文水平的一個重要基礎。本文主要介紹傳統馬克思教育學、他的現狀以及在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關鍵詞:馬克思教育學 傳統 問題 解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232-01
研究馬克思教育學能夠深化對人的本質和發展理論的探究,這樣能夠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教育發展方向和社會價值。能夠實現教育公平、社會價值取向正確以及全面推薦你認得發展。馬克思教育學理論在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研究教育學中必須要從馬克思教育學整體入手,把這個理論與認識論和價值論結合來實現兩者的統一。
1 傳統的馬克思教育學研究意義
研究教育學是從哲學角度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入手的,在培養一個人的時候是從人的本質開始入手的,這種培養的方式是以人為本質的。對于馬克思教育學它的哲學效應更高,它能夠重視人是主體這一方面。強調認識自然世界的產物,也能夠改變自然世界研究馬克思的教育學能夠對教育學有新的認識。不斷的研究能夠拓展方向,提高理論研究水平。
第一,在研究馬克思教育學中,也能夠,有助于實現教育公平、正義。這一方面主要表現在,中國社會現在正處于教育的轉型階段,從以往的應試教育轉型到素質教育,這是大學教育的一個重點。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會出現教育不公平的現象,只有運用馬克思的教育學林論對教育部公平進行分析才能找到不公平現象產生的原因和社會根源。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不公的現象。并且通過在一定時期內的改變能夠保證社會制度的完善發展。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不公平現象。
第二,研究馬克思的教育學能夠使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深深埋藏進廣大人民群眾的心。在人民群眾價值追求中,一定要堅定人才培養,正確樹立馬克思教育學的社會主義價值取向,樹立以人為本的正確目標。
第三,馬克思的教育學是把科學的實踐觀和歷史唯物主義群眾觀相結合,高度重視人的主體精神。這樣就過于重視人是主體這一方面。在教育實踐中發揮主體作用的不僅是老師和學生,其中還包括了廣大人民群眾。這樣這種教育學思想就與當代人民群眾相結合。實現了全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理念。
2 馬克思教育學是改善大學教育的根源
在知識經濟時代,大學基礎教育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個國家的實力主要表現在國民素質這方面,這樣要提高國家實力就必須要提高國民素質,而國民素質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育發展。這樣很多國家都在進行教育改革,從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各個階段都不斷的更新課程內容,加強學科知識實踐。發展他們與社會聯系,在大學教育中,有效的發展學生綜合實踐的能力是進行教育改革最根本的表現。
3 大學教育存在問題
第一,在大學教育中,在遵守馬克思教育學規律時缺乏一定的自覺性,這樣就影響了整個大學教育的發展,在大學教育中,很多學者對馬克思教學學理論進行研究,但是沒有得出很好的了理論,他們在研究方法上忽視了馬克思教育學與整個馬克思理論整體的關系。忽視馬克思教育學的學術價值和對當代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導向。這些是教育問題的關鍵。從總體上看國內學術界對馬克思教育學的研究速度非常慢,這與主張利用馬克思教育思想指導教育改革進程和教育發展不能夠結合。根據一些書店的調查,目前只有一本書解釋了以上的問題。
第二,馬克思的教育學不是課本里邊的抽象理論,他能夠有效的通過教育實現自身價值。在當下馬克思教育學研究缺乏問題意識的情況下,一些學者對馬克思教育學的關注度不高。同樣也缺乏用馬克思主義的價值立場和研究方法。這就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分析的時候,它只是從概念邏輯進行分析,甚至用現代西方教學的觀點來歪曲馬克思的教育思想。這不符合馬克思教育學的價值取向。
第三,在研究馬克思教育思想的教育學研究資料很少,這樣就不能夠完整的研究。就會造成很少從哲學的角度加以深化。這樣雖然,這個問題的價值論和認識論有一點相符。但是更多方面是孤立了教育的價值性與科學性的特點,這種單一性非常不可取,要從整個社會中入手,這樣才能保證馬克思教育學在大學教育中的更完整性。
4 馬克思教育學在大學教育問題解決辦法
在大學教育中一定要深入理解馬克思教育學理論。對于以上問題我們首先,要把價值論和認識論兩者相結合才能理解。從認識論或價值論角度研究來馬克思的教育學思想的狀況。應從人的解放、自由全面發展的高度來討論人實現價值的手段。
其次,馬克思教育學的研究偏向主要表現在脫離人的價值,忽視人的個性發這兩方面,只是在理論上片面強調教育的社會性,不利于人在社會中發揮,不能偏向于哪個價值論和認識論,這樣就不能保證馬克思教育學在起重工的應用。
最后,在研究馬克思教育學理論的時候不能單一的進行研究,要從馬克思理論的整體出發。馬克思教育學理論把整個教育改革比喻成了一個社會性的改革,這樣就包括了馬克思整體理論的方方面面。要準確的理解馬克思教育學的思想,就必須要超越傳統的教育方式,從大的范圍去了解這個教育學理論,另外還要結合馬克思主義教育哲學,用哲學的角度去分析研究這些理論,這樣才能夠改善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現狀。
在研究中國大學馬克思教育學中,要把這個理論與整體的馬克思理論相結合,這樣能夠更深層次的研究,得到更深刻的理論。教育學理論關系到整個大學教育的發展,應用這個教育學理論進行大學教育改革是一個長期和復雜的過程,所以在整個大學教育階段要不斷的深入研究馬克思教育學理論。
參考文獻
[1]侯懷銀,辛萌.論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傳統[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9(3):13-18.
[2]王欣瑜.教育學“科學化”之路去向何方[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18(9):30-33.
[3]吳亞玲.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論及其教育學意義[J].廣東社會科學,2009(6):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