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目前新疆教育學院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依賴性較強,但運用網絡解決現實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較差的具體情況,課題組對新疆教育學院大學生網絡言行進行了跟蹤走訪和問卷調查。對于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歸因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網絡言行 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240-01
“從大學生網絡言行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課題組[1]”對新疆教育學院5000余名普專及炒笱辛慫婊餮小5餮脅扇∥示懟⒎錳傅刃問?共發放調查問卷260份,回收有效問卷253份,回收率為97%。通過本次調研可以看出,我院大學生的網絡言行所反映出的我院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具有一定的實際指導作用,尤其是課程開設前后對學生網絡生活的影響還是十分顯著的。
1 學校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對于大學生網絡言行的規范和引導作用分析
大學生在虛擬、自由的網絡環境中,能否還遵守現實生活中的道德規范,這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開設和講授效果關系密切。通過問卷調查和座談、網絡觀測等方式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開設對大學生網絡言行的規范作用
我院部分大學生在接受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育后,能對個人網絡言行的進行規范。說明52.9%大學生認為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開設還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但還是有24.6%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中不遵守言行規范,甚至認為開不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都一樣,沒什么作用。
1.2 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對于大學生網絡生活的幫助作用
我院開設的思政類公共課程有一個共性,就是每周都有一周新聞綜述這一環節。即,將上一周國際和國內的新聞大事件進行綜合并進行簡單的講授,若遇到有重大意義的熱點時事還可以加以分析。這對于大學生平時上網關注和查看相關熱點新聞都有一定影響。75.7%的大學生都認為課程開設有幫助。這也說明我院進行的一周新聞綜述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思政類課程的開設對大學生網站選擇同樣也有一定的影響。67.7%的大學生都會受思政類課程,尤其是一周新聞綜述的影響,關注和查看一些新聞網站并主動關注時事。
1.3 學校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對于大學生們平時上網遵守網絡道德與規范有約束力
我院思想政治教育類課程開設前后對于大學生網絡生活的影響很明顯,課程開設后,大學生們上網能基本遵守網絡道德和規范的占44.5%,其中25.5%的大學生認為課程的開設對他們網絡生活習慣影響很大,當然還有20.6%的大學生認為課程的開設意義不大,基本對他們沒有任何幫助和影響。
2 歸因分析
2.1 區位因素的影響
新疆地處歐亞大陸腹地,與印度等八個國家接壤,邊界線長達5600多公里,是維護我國安全穩定的屏障、向西開放的門戶和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在我國的戰略布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并且周邊關系十分復雜。由于新疆與周邊國家有相同的民族、相同的宗教、相鄰的地緣關系,造成新疆高校大學生特別是少數民族大學生對愛國主義的要求和時代價值的認識十分模糊。
2.2 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特殊區情影響
新疆是我國最大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新疆不僅是多民族聚居地,而且各種宗教也在這里匯集。與多民族、多宗教相對應,新疆的文化構成體現出多元性和復雜性。由于歷史原因,各民族文化發展不均衡。見縫扎針的敵對勢力和“三股勢力”分子乘機利用新疆多元文化的特點,伺機從思想上同化、分化新疆高校大學生,尤其是少數民族大學生,伺機挑起事端,破壞民族團結,造成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弱化,教育效果不理想,新形勢下愛國教育和民族團結教育的任務十分艱巨。
3 對策和建議
3.1 強化網絡中馬克思主義教育主渠道的功能,推進網絡“兩課”教學
新形勢下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和網絡技術手段更好的結合以爭取占領更大的網絡空間,是現代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重要保證。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加強“兩課”教學。尤其是依托網絡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兩課”教學,加強馬克思主義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力。在理論課的教學中,我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和引領我院大學生思想。積極開展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宗教觀、文化觀、歷史觀教育,引導他們以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引導、教育我院大學生做愛國守法的模范公民,為建設穩定繁榮的新疆、獨立富強的國家而努力奮斗。
3.2 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正確引導學生形成健康文明的上網行為,自覺抵制一些網絡不道德行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開設網絡道德和網絡法制方面的教育課程,進行網德、網風、愛國主義教育,豐富和完善網絡德育教育的內容,從而培養大學生們自覺地遵守網絡規范的良好人格和健康的網絡道德習慣。只有進一步培養了自主選擇意識,大學生們才能根據自己的意識去審視、判斷各種道德問題,從而做出適合的道德選擇。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的同時需要網絡法制教育與其并重,引導大學生們樹立網絡法制觀念,完善和健全高校網絡法制教育。尤其是在日常法制教育中,將校園網的管理納入法制化進程。學校可以制定符合校園特色的網絡法規,開展“文明上網”,倡導學生文明上網。培養學生網絡法制意識,使學生自覺控制網上言行,增強免疫力,自覺抵制網絡違法行為。
參考文獻
[1]章劍鋒,倪建偉.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重新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1):78-80.
[2]薛新萍,王英姿.改革開放以來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設置與建設[J].新疆大學學報,2006(4):32-35.
[3]賈鋼濤.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略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