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色彩構成課是藝術設計學院學生所學專業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探索新的完整的色彩構成教學體系是非常重要的。色彩構成應明確教學目的,將色彩的規律和身邊事物相連,啟發學習興趣,讓直觀感受與理性規律結合,讓優秀的傳統民間文化與課程結合,與專業發展方向相連,學以致用。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注重教學實踐的研究與探索,使學生真正對色彩構成的規律和應用感興趣,為以后的專業發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色彩 構成 設計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043-01
色彩構成是用相對科學的分析方法,把復雜的色彩現象歸納、還原為基本要素,再按照一定規律進行各種色彩秩序的組合與重構,進而形成一種理想色彩關系的訓練系統。
1 學習色彩構成的重要意義
色彩構成課是藝術設計學院學生所學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作為藝術設計教育基礎之一的色彩構成課,目的是使學生了解色彩的概念及基本的表現技法,并將其有機地應用與實際設計中,也就是說,色彩構成課應與專業課教學密切結合,例如,造型藝術設計的色彩構成應與造型藝術設計專業有機結合,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色彩構成教學里,探索新的完整的色彩構成教學體系是非常重要的。色彩構成應明確教學目的,抓住課程自身的特點,將色彩的規律和身邊事物相連,啟發學習興趣,讓直觀感受與理性規律結合,理論聯系實際,與專業發展方向相連,學以致用。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注重教學實踐的研究與探索,為學生以后的專業發展打好基礎。
2 加強色彩構成教學的重要環節
2.1 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興趣
(1)學習一門課讓課程與學生身邊事物相聯系,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理論教學中,讓色彩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結合在一起,是很好的切入點。學生們都很注意自己的個人形象和別人的評價,這樣的切入點會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和積極配合,讓色彩規律和自己的生活學習結合起來。這種理論與實際結合,學與用結合的方法,使所學理論具體化,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幫助提升自我形象感,寓教于樂。
(2)還要結合我們熟悉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間文化,從中吸取大量的知識,充實到課程中來。比如,色彩構成的方法與應用從人類早期的圖騰紋樣、宮殿廟宇的壁畫裝飾,到現代民族服飾的色彩搭配和窗花、刺繡、水墨畫的色彩等等地方來尋找和感悟,使學生更全面的了解色彩構成的廣泛性。
(3)教學課程具有著連貫性,其最終目的是滿足社會需求進而進行的主題性的色彩創造。色彩構成是所有設計學科的基礎課程,與其它設計課程聯系緊密。對于設計來說色彩更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魅力。色彩帶給人們對設計作品先入為主的第一感覺,由此獲得鮮明的視覺感受可以誘發觀者進一步體察設計用意。在為設計服務時,色彩可以結合造型、強化造型的寓意并解釋信息增強圖像的表現力,烘托出特有的情感氛圍。活學活用,這門課才會有它豐富的存在意義,提高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學了很多理論知識,做了較多練習后,對原來所學的色彩知識不能舉一反三,在專業課程中不能使色彩很好的運用和表現。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之一就需要將學生所選專業的設計作品作為學習色彩構成的實例進行講解學習,結合大量的實例來分析色彩原理在設計中的運用,用最直觀的方法證明構成對于設計課程的核心和基礎作用,以此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達到最后的教學效果。
2.2 尋找更適合的教學方法和思維
教學環節的鏈接與整合,將理論講授、色彩信息收集、草圖構思、討論點評、作業制作、課程總結等方面構成綜合與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這個流程迫使學生了解課程的系統性和專業性。有效地學習不僅僅要建立在新舊概念的多重聯系上,有時還要求學生徹底的重建新的思維方式。為了融合一些新的色彩構成概念,學生必須改變某些原有的關聯方式,或拋棄某些長久形成的色彩概念,以便適應新的概念。
以分解與綜合、趣味與理性、發散與交叉等多元、多維、多樣化課程教學方法,體現出課程的知識性與創造性。以色彩的自然科學、色彩的心理學、色彩從具象到抽象的意象構成、色彩的構成原理,培養色彩構成的創造性思維等。用有趣和有價值的事物詮釋理論,運用直覺和對色彩的敏感度,在實踐中展開對色彩的想象,加強對色彩語言表現力的把握,從而達到有步驟、有目的地用新穎的視角全新闡釋構成語言。
2.3 創造主題性的色彩構成訓練
在美國的設計課程中,教師給課題,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尋找問題的答案,培養學生自己探索的能力。在德國、法國目前也是如此,老師給學生一個課題,師生一起去實現,一起研究與分析。比如,在法國的藝術設計學院中色彩構成課也開設有主題性系列作業,主題性設計課題強調多元化,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擴展研究的范圍,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攝取專門知識的能力。
3 嘗試改進后教學的效果
通過以上教學意義和方法的使用,發現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目的明朗了。改進后的教學效果來看,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的學習態度有所改變,學生作業質量得到提高,綜合素質和色彩設計應用能力得以增強,使抽象的色彩教學更加具體,效果明顯。
色彩構成不應只是知識與技能的基礎,同時,也要在教學方式上為今后更加復雜的實用設計做好準備,注重對色彩現象創造性地主觀分析和開發。在學生的作業實施中,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提倡學生作業表現個性元素的東西,設計出格調清新、趣味盎然的作品才是教學成功的唯一評價。對教學方式的改進是必然和必要的,只有融綜合設計素質訓練于色彩構成教學中,才能使其和整個藝術設計課程設置結合得更緊密,更好地發揮紐帶作用。
參考文獻
[1](英)弗蘭克·惠特福德,著.包豪斯[M].林鶴,譯.三聯書店,2001.
[2]尹定邦.色彩構成[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5.
[3]毛雄飛.色彩構成設計[M].高等院校設計基礎教學叢書,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