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中醫藥院校教學實驗室建設和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建議,并明確改革目標,以期盡快組織實施實驗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實驗室 改革 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059-01
教學實驗室是高等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隨著現代科技和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實驗室工作在高校中的作用越來越顯得重要。一位院士講“實驗室是現代大學的心臟”,充分說明了實驗室在高校的作用與地位。實驗室(師資隊伍、圖書館)作為高等學校的三大要素之一,它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借鑒“教育觀念更新是先導,管理體制改革是關鍵,教學內容改革是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經驗訓練的總結[1]。
1 目前影響我院教學實驗室建設和發展的問題
1.1 體制改革中部分目標難以實現
有關實驗室二級管理的規定未得到徹底貫徹,運行中的實驗室管理實際上是名義上的二級管理和實質上的三級管理模式。教學實驗室的管理出現了一些混亂,導致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中所決定的部分目標難以實現。目前普遍存在實驗室合并僅僅邁出了空間合并的第一步,但并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合并,雖然一個實驗室同時承擔多門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除了僅僅實驗室可以通用外,其余從實驗教學計劃、實驗物品購置、實驗物品準備、實驗課的擔任等各個環節都仍然是以各門課程進行,各自安排各自的實驗,實驗內容存在重復現象。實驗課的開設多數仍然以驗證性實驗為主。
1.2 實驗教學秩序有待加強
有些實驗無固定明確的實驗教學計劃,學校沒有部門對其進行評價檢查。每學期末,教務處對二級學院下達下學期教學計劃時,每門課程只有一個總學時數,無專門的實驗教學計劃學時要求。各學科根據不同專業,自行分配實驗教學學時數,造成實驗教學的隨意性。二級院系間的管理各不相同,各個學科之間的管理也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專業,不同班級之間由于理論課任課教師不同,實驗課開設內容、學時安排各異;這樣不但給實驗技術人員增大了工作量,而且造成浪費。另外存在一些管理不規范,有些學科是教師制定實驗教學計劃和購物計劃,有些學科是實驗專業技術人員制定實驗教學計劃和購物計劃。實驗課的教學質量較少檢查和評價,一個實驗室本應兩名教師指導實驗,但由于學科教師少造成一個教師同時指導兩三個實驗室的現象卻屢見不鮮。實驗課計劃與實際開設不一致,實驗內容重復現象嚴重。甚至同一實驗室中幾門課程的實驗課重復安排。例如在機能實驗室中動物的捉拿方法及基本手術操作方法的實驗,立體蛙心實驗,呼吸規律觀察等實驗,在藥理、生理、病理幾門實驗課中都要重復開設。
1.3 實驗教學改革亟需進行
實驗課程安排基本上沿用辦學以來的老習慣,由于近幾年不斷擴招所帶來的一系列新問題,實驗課的開設多數仍然為驗證性實驗,部分實驗儀器設備陳舊,更新率達不到本科教學要求,導致實驗課開設矛盾逐漸突出。未來學生人數及專業數還要增加,如果不進行實驗課程體系的改革,仍舊沿用老的實驗教學模式,一方面會出現實驗室不足;另一方面又會出現總體利用率低、教學成本增加的問題。
1.4 實驗室管理職責不夠明確
自2002年我院實行全員聘任制以來,實驗室的建制至今不明確,各級實驗室主任在學院雖然已經設立明確崗位、職責和相應待遇。但部分實驗人員的工作量未能體現、酬金分配方面還存在一些爭議。綜上所述,日常實驗教學工作的維持、實驗教學改革的開展、實驗室建設等都面臨著許多工作上的矛盾和問題,主要的矛盾和問題是:教學實驗室管理體制中各級管理職責清晰度不夠,相關部門缺乏協調的機制。
2 教學實驗室管理改革建議
教學實驗室管理體制有以下幾方面:首先,管理體制是由上下清晰的科層結構有機組成的;形成閉路管理體制的科層是由分工明確的管理職責相互銜接的;其次,科層結構和管理職責必須要有人員來充當責任主體,責任主體在執行工作任務時,必須有相應的職權、待遇作保證[2]。目前,我院教學實驗室存在問題的主要根源,來自于履行管理的機構需劃清職責、承擔具體任務的管理科層結構尚需著力組建。針對實驗室存在的問題,我院教學實驗室亟待進行改革。
2.1 實行二級(校、院)管理模式的教學實驗室體制
全院實行校、院(系)二級管理體制,教務處下設的實驗教學科負責向各院系下達教學任務,各院系向實驗室安排教學任務,教務處下設教學物資供應科提供實驗教學的物質供應和條件準備,教評辦負責教學質量的監控。在設有實驗室的各院系,各院系由一名學科主任級別的人員擔任實驗中心主任,下設各實驗室主任定為科級或享受2/3學科帶頭人的待遇。實驗室人員、實驗教學和實驗室日常工作由各院系管理。
2.2 實驗教學任務的實施
每學期各個院系將實驗教學計劃報送教務處,由教務處進行教學編排后,以教學任務下達給各院系,各院系將教學任務安排給各實驗室組織實施。同時,接受到實驗教學安排的實驗教學科,協調教學物資供應科根據實驗教學任務訂購實驗教學物資、調整和準備實驗教學條件。
3 教學實驗室管理改革的目標
3.1 達到實驗室資源的合理配置
通過理順實驗室管理體制,使實驗教學的人員各司其職,而不是部分實驗室管理區域管理人員閑置,其他區域的工作繁雜,人員不夠;設備和場所得到充分的綜合利用,而不是部分實驗室承擔多學科、多專業的教學實驗,部分實驗室實驗器材多卻被閑置。
3.2 建立起一支實驗教學骨干隊伍
形成以講師以上人員承擔實驗室主任為主的、流動的實驗教學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為輔的實驗教學隊伍;由各級實驗室主任作為責任主體,承擔起實驗教學及實驗教學改革和建設的工作任務。
3.3 實現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對分離
通過實驗室體制完善和承擔實驗室管理的骨干隊伍的形成,對各個專業的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與理論教學相應的分離,逐步形成以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為主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
3.4 為實驗室確定責任主體、優化體制
協調各試驗管理中心,明確劃分區域,責任明朗化,使有限的實驗室面積能夠得到充分利用,不至于由于分配不合理而造成部分實驗室未被充分利用,并且建立適合我校的教學實驗室二級管理模式體制,為我校實驗室優化做出貢獻。
4 結語
近幾年來,我院辦學規模、專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規模的擴大和專業的增加,從內涵上要求要不斷的充實和改善教學條件。因此,加快教學實驗室建設成為當前我院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教學實驗室應在目前實驗室管理體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進一步作細致入微的填缺補漏工作;此外,在完善健全的教學實驗室管理體制形成的基礎上,依靠實驗教師骨干隊伍,盡快組織實施實驗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劉鳳泰.關于實驗教學改革的問題[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0,17(4):6-10.
[2]王文花.深化實驗教學改革的途徑[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24(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