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新一代的internet計算模型,云計算技術以其強大的功能已在一些商業領域得到了初步的應用。在不久的將來,該技術也將在高校圖書館得到普及。本文在分析云計算特點的基礎上,探討了云計算信息平臺的構建,提出了云計算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平臺建設策略。
關鍵詞:云計算技術 高校圖書館 信息資源平臺
中圖分類號:G25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252-01
在Web2.0技術的推動下,internet上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長。這使得傳統的構建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于現如今圖書館信息資源平臺了,要想進行安全、高效的管理和使用,那么就需要建立一個便捷、內容豐富的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在這種情況下,云計算誕生了,它是以計算和網絡技術的新型計算模型。從而,云計算技術為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平臺構建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和方向。
1 云計算的特征
云計算技術是并行處理、分布式處理、網格計算和網絡存儲的進一步發展和商業實現[2],其基本原理是,數據計算被分布在眾多分布式計算機上,用戶可根據需要隨時隨地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使用云計算的服務就像使用煤、水、電一樣,即買即用,費用低廉。云計算與其它商品最明顯的區別在于,它必須通過internet進行傳輸。可以設想,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只需一個瀏覽終端就可以獲取圖書館所提供的一切文獻信息服務,甚至包括個人計算機無法完成的超級計算任務。
1.1 便捷的云服務
用戶是云服務的對象,在云計算時代,讀者不必經常更新防火墻和殺毒軟件,更不需要不斷升級自己的計算機硬件和操作系統,因為在云服務端有專業技術人員幫助用戶維護硬件設施、安裝升級軟件、預防病毒攻擊,用戶只需網絡瀏覽器就可以輕松、便捷地享用由云計算提供的各種服務。
1.2 可靠的數據存儲
在云計算環境下,數據可以實時同步傳遞,用戶利用任何終端設備即可通過web使用,從而避免了將信息存儲在個人計算機上而出現的數據丟失及病毒感染等問題。
1.3 低廉的費用
云計算服務商的存儲、寬帶、計算處理等成本加起來也只有自己建設數據庫成本的幾分之一,從而大大減低了前期建設費用,有助于用戶以較低廉的架構成本運作。
1.4 強大的運算能力
云計算技術為網絡應用提供了強大的計算能力,能夠實現普通計算難以完成的復雜任務。
2 云計算信息平臺構建
云計算的到來,對建立一個統一、開放、靈活的圖書館信息平臺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將探討云計算技術環境下圖書館信息平臺的基本架構。
2.1 基礎設施層
基礎設施層為提供云計算信息平臺硬件及軟件支持。
2.2 平臺服務層
平臺服務層構建在物理硬件層之上,面向開放人員,各類軟件開發公司在云計算環境下提供開發環境以及公用API等。公用API以WebService形式提供給開發人員,從而免除了開發人員許多系統管理的操作。當然,開發人員也可以利用公用API開發自己的WebService,這些服務既可直接面向用戶,也可通過OpenAPI提供給用戶。
2.3 云聯邦服務層
整合各種云操作是形成云的一個關鍵,將各種云聯邦服務層整合實現跨云的服務集成,統一提供給用戶,形成了高度集成的圖書館信息服務平臺。
2.4 應用服務層
應用服務層直接面向終端提供最終的服務。利用SOA構建應用程序是松散耦合的,允許集成的構架風格,而根據SOA原則建立一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就是云計算。所以,它是一個面向服務的基礎設施,采用SOA的構架原則并且把這個原則應用到一個基礎設施。
2.5 用戶接口層
借助于Web2.0,教育云提供的服務主要是B/S結構,因此,用戶只需使用瀏覽器即可訪問服務器。傳統的GUI將作為Web接口的一個輔助手段,用于遠程登錄教育云上的虛擬機,訪問底層的資源信息。
3 基于云計算技術的圖書館信息資源平臺建設策略
3.1 數據位置
一般用戶可能不需要知道是否用到了云計算,但他們的存儲需求則不同。為了確保自己存儲數據的安全性,用戶要知道自己的數據存放在什么位置,也就是說,在哪個云圖書館或哪片云里。當若干圖書館共建圖書館云時,圖書館將自建的數據庫以及購買的信息資源拿出來共享,起碼要知道其所存儲的位置,以便隨時掌握數據的安全性,應對不測,這是對廣大用戶信息安全的保障。
3.2 數據安全
云計算因其數據是集中儲存,所以更容易安全檢測,是安全性較高的技術。數據中心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對數據進行安全控制、資源分配、統一管理以及可靠的安全實時檢測,這就要求數據管理人員不但具備高水平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還需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能保守廣大用戶的數據秘密。此外,用戶登入云圖書館時,必須進行用戶身份認證,認證需適合云計算技術的特點,不能過于繁瑣,否則就背離了云計算技術的便捷宗旨。
3.3 建立合理的計費模式
建立一個基于云計算的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平臺,須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因此在云計算的計費模式上,一定要考慮到基礎架構的綜合成本。可以借鑒國外圖書館的一些成功經驗,根據成本折算、數據存量、計算量、存儲量以及存儲時間來制定一個合理的收費標準。
3.4 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
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就無法實現供應商之間的零成本轉移。由于云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一些著名的internet企業如百度、阿里巴巴等紛紛搶占“云計算”的制高點,并制定自己的“標準”,但這些“私有”的云計算標準往往缺乏相互兼容性。盡管各個云計算企業也一直在關注標準問題,但目前還未制定出統一的行業標準。
4 結語
云計算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理念。雖然理想中的云計算圖書館還未完全實現,但其研究熱潮已經形成。我們可以堅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圖書館屆對云計算的關注以及云安全技術的日趨成熟,云計算會不斷完善,推動云計算環境下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平臺的建設。當前,我們需要盡快啟動關于云計算技術管理問題的研究,積聚理論資源,為圖書館提供必要的決策思想、管理規則以及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王麗敏,黨衛紅,王淑閣.云計算環境下個人數字圖書館發展探析[J].浙江高校圖書情報工作,2011(1):1-5.
[2]張渝江.云計算叩開學校大門[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8(12):93-94.
[3]蔣麗艷.基于云計算的圖書館信息平臺的構建[J].現代情報,2011(8):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