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為了農村高中學生的明天,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關注他們,疏通他們內心淤積的心理。
【關鍵詞】心理疏導 農村高中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城鄉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農村的經濟也越來越好,大家都放下鋤頭,走進工廠工作。日子越過越紅火。這時,知識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農村對子女的知識教育也更加重視,他們想盡各種辦法將自己的子女送進條件較好的學校學習。還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物質服務,盡可能的滿足孩子的要求。隨著孩子長大,進入高中學習,孩子們卻迷茫了:為什么要讀書呢?父母說“為了掙大錢”。可是高中生在想“我父母沒讀書,不也是一樣掙錢嗎!我吃得,穿得哪一樣比城市孩子差呢!”甚至有部分高中生還有這樣的感嘆:“這書怎么這么無聊,不是我爸要我來混滿三年,我才不來呢……”從這種種農村高中生的言談舉止中,我驚奇的發現高中生的改變,尤其是心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勤儉、孝順、勤勞、體諒等中華傳統美德沒了。多了驕橫;多了無情;不管不顧父母多么辛苦,就是不能少給我“錢”。至于學習,就得看我高興與否,高興就學,不高興就不學。不是我要讀書,是爸媽逼我的!
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造成這一切的因素:只是因為我們忽視了一點: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物質,還需要關愛,關愛他們的心理成長。現在,大家都為了抓住改革的機會,努力積累財富。遠離家鄉去尋找一份高薪的工作,留下孩子在家里。所以,孩子沒有人陪伴:在孩子想吃東西的時候,還得自己弄;在孩子受到其他孩子欺負的時候,只能自己受著;在孩子煩惱的時候,只能對自己傾訴;在天黑時,孩子害怕,卻找不到父母溫暖的懷抱;在考試得了一百分時,卻看不到父母開心的笑容,聽不到父母高興的稱贊;在每次撥通父母的電話時,都是問“沒錢了嗎?要多少啊?”這樣一次次的忽視,孩子到了高中時,心里面變的越來越孤獨,越來越寂寞。長期失去關愛,使農村高中學生的心理出現了問題。
農村高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中學習缺乏學習動力;
2.農村高中學生學習態度不明確,學習缺乏動力;
3.農村高中學生缺乏自信,壓抑,自卑;
4.農村高中學生性格極不穩定,容易走極端。
為了農村高中學生的明天,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關注他們,疏通他們內心淤積的心理。我認為我們可以采用以下幾個方法去疏導:
一、高中學生需要“溝通”
長期父母在外務工,高中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一年到頭很難見上一面。加上作為父母的都本著“再苦再累,也不能苦了孩子;也不能累了孩子”。父母們在外受的苦和累從不向現在的高中學生提起,甚至有些家長還怕自己的長相丟了孩子的面子,不敢到學校與孩子的老師交流。高中生們呢!憑著電視上的宣傳,對外面世界有著向往,總是認為外面什么都好!認為父母在外非常幸福。怎么不帶上我呢?所以很多農村高中學生提出要和父母出去打工,被父母拒絕后。更加肯定父母在外是去享福。造成了對自己父母的不理解。所以,及時和孩子溝通,讓他們了解父母在外的生活情況,體驗父母的那份艱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里我有一個小方法:父母可以將自己在外的生活環境,每天的生活情況,工作情況拍成視頻,及時傳給農村高中學生。高中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拍攝下來傳給父母。增進父子之間的了解,互相體驗一下對方的艱辛。讓農村高中學生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
二、農村高中學生更多需要的是語言上關愛
在這物質橫流的世界里,我們大多數人都能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對孩子的物質需求都能滿足。但是正因為工作的原因,父母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關注高中學生的生活和思想。有一部分家長甚至認為“高中了,都16歲,什么都可以自理,我呢給點錢就行了”。其實高中學生并不能承受那么多,他們的思想正處在形成的時期,受到的關愛越多,養成關愛別人的情感就越多。而這種“關愛”往往就是一句話。在大家的印象里都有這樣一幅感人的畫面吧:一天我翹著嘴巴走進家門,母親一見我就問“寶貝怎么了,翹著個嘴多難看啊,給媽媽說說怎么了”。這樣一句平常的關愛的話語,使我們長大后都還體驗得到母親的溫暖。
三、父母給高中學生的物質要適當
經濟寬裕了,父母的手也松了。往往農村高中學生向父母要錢的時候,父母都會不自覺的多給一個一兩百。擔心自己的孩子受苦了。而高中學生有了錢之后,他們對自己的吃、穿等的要求就更高了。甚至想去嘗嘗“鮮”。例如:煙抽是什么感覺呢!你看電視里面那些大哥都抽煙呢!所以,買根煙嘗嘗。哎!你的那個手機怎么那么酷啊!我也買一個玩玩……
長此下去,農村的高中學生將走上攀比的道路,到那時,又有誰會重視自己的學習呢。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用慣了父母的錢,又有哪個高中學生想通過學習為今后拼搏呢!
四、要為高中學生樹立一個偉大的目標
當你在農村高中學學校,找一個高中學生問他“你為什么來讀書啊?”很多高中學生會回答你:“不知道”,“等我想想”,“沒想過”。當你問他們:今天你要做幾個作業啊,他們會告訴你等等我去問問科代表。這樣,他們不知道為什么來,每天不知道要學生什么。這樣的狀態下,高中學生能學好嗎!很多家長還抱著:學不好不要緊,等大一點和我一起去闖闖。不信360行沒有一行適合你。加上,隨著我國全民素質的提高,現在的大學生出來后,沒了穩定的工作,大學變成了一個鍛煉的地方。不能決定你以后的生活狀況。加上社會上有很多沒讀過大學,成功創業的例子。這使農村高中學生更加迷茫:這個書有什么用啊!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為自己的孩子樹立一個目標,讓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為什么做。正確分析社會上的各種成功事例,他們的成功都離不開科學,只是有一些人邊做邊學而已。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