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語文分數(shù)難,這似乎是所有一線語文教師的共識。在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閱讀與寫作的分數(shù)尤顯困難。今年我市教研室推行了主題閱讀與寫作,我認為這是個非常好的舉措,正好解了語文教學中的燃眉之急。對于我們廣大一線語文教師來講也是個非常好的契機,正好以此為突破口,來打破語文增分的瓶頸。我以一堂寫作講評課為例來談談主題閱讀給記敘文選材帶來的一些啟示。
選材之于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在記敘文中巧妙藝術地傳遞出寫作意圖,選擇一個好的材料無疑是關鍵。因為文章的立意是抽象的,所以它必須得依附于一個個生動形象的具體的材料來進行傳達,這個材料可以是人、物、事、景等。材料是一篇記敘文成敗的關鍵。清代的李漁說:“作劇如裁衣,其初以完全者剪碎,其后以剪碎者湊成。剪碎易,湊成難。湊成之難,全在于針線縝密。”這“湊成難”便道出了創(chuàng)作過程中選材的重要性。
本次習作是以“活在當下”為題寫作一篇記敘文,作文中暴露出的問題不少,最突出的問題是學生選材陳舊,大多數(shù)學生寫的是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缺乏新意,立意不高。由于學生生活空間狹小,在家庭學校之外,很少有和外界接觸的機會,所以,要讓學生在作文選用多少新鮮的材料就顯得不太現(xiàn)實了。如何讓學生有更多寫作素材的積累,我以為開展主題閱讀活動就是一個便捷的解決辦法。
針對本次作文存在的問題,我給學生編制了一份“感悟親情”的主題閱讀,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寫記敘文,學生多把筆觸伸向家庭,寫家庭無非寫親情,而寫親情大多又千人一面。本主題共選了四篇文章,分別是申平的《母親的守望》、湯小小的《不敢老的父親》、黃金梅的《當你老成了我的孩子》和甘典江的《母親的中藥鋪》,試圖給學生解決這樣的一個問題,即如何讓舊材料寫出一點新意來。
一、關注并寫好生活細節(jié)
申平在《母親的守望》結尾處寫到一個細節(jié),臨走時,他把兩個裝書的紙箱留下,作者為什么要留下紙箱?如果說這么多年母親保留兩個紙箱是表達母親對我的愛的話,那么,這里作者不帶走紙箱,是他給母親保留一絲思念的念想,紙箱早已成為兒子與母親感情的維系物。試想,如果作者帶走紙箱,母親會怎樣?可能從此心里會空空落落而整日地失魂落魄吧。文章此處情節(jié)上的一個細節(jié)設置,傾注了多少兒子對母親的愛啊。同時留下紙箱,也如作者所說,我的根永遠留在北方,留在母親身邊。因此一篇文章一部作品,最能打動人心的往往是那些不太引人注意的細節(jié),有人說,沒有細節(jié)就沒有藝術。我們讀過很多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書中人物會忘,情節(jié)也會往,但可能記住的也正是那些細節(jié),可見細節(jié)之于文章的重要性了。
二、寫出人物的獨特性
湯小小的《不敢老的父親》中的父親形象其實離我們生活并不遙遠,因為這些發(fā)生在湯小小身上的事有些可能每天都在你的身邊發(fā)生著,或許我們也曾這樣無數(shù)次的寫過這樣的父親:教我學車、為我做飯、省吃儉用攢錢給我們買房……但細讀之下,這位父親是那樣的獨特,是那樣的與眾不同。這種獨特性就在于作者寫出了父親很個性化的一些東西。比如個性化的語言:“我是個大老爺們,小小摩托車還征服不了?這么年輕就閑著,還不得閑出病來。我還這么年輕,還能多掙點!”好一個豪情萬丈的父親。還比如個性化的動作:“父親握緊拳頭,一邊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邊豪情萬丈地說。”可是他的肌肉如何?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讀來讓人又好笑又心酸。而當這位父親終于肯承認自己老了的時候卻已臥病不起了,真是讓人唏噓不已又熱淚滿眶!其實我們的學生也完全有理由寫得好自己的父母,因為我們的父母都是天底下獨一無二的。
三、換個視角看世界
很多學生說當看到黃金梅的散文《當你老成了我的孩子》時,就被這篇散文的題目給吸引住了,覺得很新穎,因為我們永遠是奶奶的孫子或者孫女,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奶奶會老成一個小孩子。文中作者轉換視角,賦予祖孫兩代一種全新的關系,20歲的我,做起了奶奶小時候為我做過的事,給人洗澡,換尿布,洗尿布,督促奶奶吃飯等等。就在這角色轉換中,才真正體會到了奶奶對她的愛,也正因這,20歲的我真正意義上的長大了,學會了如何去愛,并且把這愛一直傳遞下去。假如我們在作文時也能運用這種思維,或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吧。事實上我們的學生也能做得到,比如本次作文中有一位學生寫了這么一段文字就很不錯:“窗外的陽光時常透過玻璃映射在黑板上,不大不小。很多時候它過于閃耀而遮住了黑板上的粉筆字。但我轉念一想,連陽光對知識也似這樣如饑似渴,我又怎能輕言放棄?”這種場景在校園生活中司空見慣,一般情況下,多數(shù)學生覺得這光斑影響視覺妨礙學習,但這位學生能轉換視角,發(fā)現(xiàn)其中的積極意義,這就很不錯。
四、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甘典江在散文《母親的中藥鋪》結尾處說,“一個人可以是另一個人的靈芝”,很顯然這是作者一種獨特的人生體驗和感悟。中藥鋪里有什么?有甘草、金銀花、枸杞這些我們叫得上名字和許許多多我們無法叫上名字的中草藥,草藥能治人身體上的病,但在作者看來,能入藥的不僅是自然界的草木,而是整個自然界的一切,包括人在內(nèi),人的病也不僅僅在肉體上,更多的在情感上和心理上,所以作者告訴我們?nèi)伺c人應該相互取暖。作者最后說母親就是一味無價的中藥,說的不僅僅是我生病時母親給我做的一罐紅糖姜開水,更是母親用她的博大寬容慈愛為我抵擋了人世間的一切風風雨雨。正式這種獨特的感受,使得文章主題在結尾處得以升華,讓人感受到這篇散文的無窮魅力。
父愛、母愛、祖孫情這些都是很老的題材,似乎很難再寫出新意,但是只要你換個角度,抓住生活中的細節(jié),一定會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感受,老材料定會翻出新花樣,而且文章立意也會高人一等。以上是我在主題閱讀與寫作方面做的一點小小的嘗試。我想,只要你愿意給學生一片廣闊的閱讀天地,讓閱讀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學生一定會在寫作上還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喜!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