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社會競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也不容樂觀,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重視體育教學。高中體育是養成良好鍛煉習慣的開始,隨著高中生身體的不斷發展,每個人對學習體育課程需求不同,這就要求教學方法不同,而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如何把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融入到新課程理念上來,做到二者的有機結合,豐富和發展現代體育教學理論,更有效地指導體育教學實踐,是我們當前在體育教學中必須思考的重大問題。筆者就以下問題進行了些探討,望能引起同仁們的關注。
一、新課程背景下體育教學的需與求
新課程理念提倡以人為本的教育,老師的教學方法需利于學生發展,所教學的內容應是學生需求的。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行為在某種程度代表著國家的意志和要求。學生的“需要”與國家的“要求”應該是高度和諧的統一??蓪嶋H的教學中,情況并非如此。如規定的必修教材,對于不同的學生而言,有些學生對其并不重視,不愿意學。若以學生的意志為主體,國家的教育方針將如何得帶貫徹呢?從某個角度上而言,國家的意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有著法律的強制性特征,有法必依。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怎樣才能引導青少年達成個人理想與國家需求的統一?
根據目前教育的形勢,體育教學應當追求教育功能多樣化。在教育體制上,不僅要增強學生的體能,還要注重學生社會和心理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其得到全面的同步發展。但是短時間的教學難免會出現一些紕漏,不能全面到位,更加不能盲目從眾,忘卻了增強體質的最根本的教育功能。根據調查顯示:我國在校學生的體質,近十幾年來顯著處于下降趨勢。這會不會和體育教學不嚴格有聯系呢?依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單方面的重視學生的生理體質,還不完全是體育教學體系,未能表現出體育本質就不是體育教學。在新課標中,面向、熱愛學生,對學生有責任感,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追求個人與集體的發展,是滿足社會對體育的規范要求,也是體育教育課程中的重要特征與理念。在基礎的體育教學中,不僅是增強學生的體質,還有重要的一點,是發現和培養學生的體育特長,為體育特長生打下堅實的體質基礎,同時為體育競技競賽作人才儲備,培養體育苗子。反過來,一批批體育精英的出現和引導,可以帶動更多學生投入體育運動,增強體質,完善體育素質。目前最緊要的是不斷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還要讓體育骨干脫穎而出,全面抓緊學生的體育教育,全面進行體育人才培養行動。
二、新課程背景下體育教學的教學方法
教學,顧名思義分為教與學。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把重點放在如何教,努力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技能,而學生怎么去學,用什么方式才能更好掌握知識技能,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個人的積極性,學生身心是否健康等方面很少有人問津或研究。新課程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活動不僅有教師的積極引導,還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因此,在體育教學方面需要教法與學法的同步進行,對其進行全面性研究。從當前體育教育的實踐來看,著重需要加強學法的探討。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增強體質的運動技能,還要重視學生怎樣才能學好體育方面的運動技能,這是當前最至關緊要的。
體育課堂的開放,授予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自我調節身體負荷的可能,進而發掘自我的提升空間,在教育體系對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非常有益。但是切忌無限制的開放,要收放適當,根據教育的實際需要來設定,適當的時候將學生們召集在起來,進行專業化指導,指出不足并且幫助其改進,對學生能夠快速掌握運動技能有所幫助,同時使教師在教學中也得心易手,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重點是要把握好一個度,能夠控制好整個體育教學課堂,將教學內容發揮到淋漓盡致。舉例說明:課堂準備活動的熱身部分、學生通過自己練習能掌握的。簡單易學的教學內容、練習課、復習課,在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任務要求后,都可以放。再如:隊列練習、需要集中講授的內容、突破新教材的重難點、糾正帶普遍性錯誤動作時,要適時地收。
娛樂教學成為現代體育教學的主流,也是體育教學未來發展的趨勢。在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上進行巧妙的設計,將精神上的樂趣融入到體育鍛煉上,把鍛煉時的痛楚轉化為樂趣,娛樂教學是教育界的一大進步,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自我完善。不過要注意的是,若是單方面注重學生的樂趣,較高的教學質量就得不到保證,將體育教學轉化為小型的娛樂游戲,學生體質得不到進一步的增強。在整個體育教學中,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要承載起很大的負荷,這需要學生們意志力堅強,在此過程中承受生理上的痛苦和磨練,只有當負荷趨向于平衡狀態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根據相關報道,我國中學生的身體素質趨勢處于下降狀態,其意志力也較薄弱。依我之見,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給學生施加些磨練是有必要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學時的巧妙引導。以長跑體育鍛煉為例,一般來說學生比較怕這方面的“折磨”,可以嘗試變幻出多種跑的形式,讓學生融入到快樂的鍛煉中,自然而然將其消化掉了,這樣效果明顯有所提升。同時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考試的形式來鼓勵學生,逐步增加運動技能的難度,鍛煉學生的運動技能,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選擇體育骨干,加強培養,發揮其潛能,讓給學生在鍛煉、教學、競爭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實現自身的價值。因此,在苦中取樂,在樂中提高,增強體質意識,兩者相容,是體育教學的一種藝術。
三、總結
傳統的體育成績評定,常常以考試進行評分??荚囀墙y一運動項目和評分標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新的考評方法注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更關注學生參加鍛煉的積極主動性、身體素質發展,求知欲望等。大多數表現在自我評價、學生間的評價與教師的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值得我們深思!在我看來:要達到科學可行性評價體系,需要對考與評相結合的評價指標,同時進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只注重考而忽略評,不能充分調動積極性;只評價不考也難以確定體能是否達標。
總而言之,體育教學自身的本質規律性,同時也警示另一隱形方面不容忽視。我們需要從實踐中找出其內在規律,有自己正確的判斷,采用合理的處理方式,避免各種激烈矛盾的產生,在體育教學課程上能夠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