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學習是一個構建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自我的知識體系,是一個內化的過程。對于高中生而言,他們的抽象思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未完全成熟,這就需要教師利用情境來引導他們從直觀到抽象的過渡,從而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問題情境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高中物理這一課程在學生中普遍不受歡迎。在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物理教材編寫的枯燥呆板,教師教學方法的單調是制約高中物理教學效果提高的主要原因。在新課標中,提倡在物理教學中以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引導學生形成知識的構建,建立健全知識網絡。同時,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將物理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文章就結合教學實踐和新課程理念,就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情境創設策略作簡要分析。
一、從生活出發,培養觀察能力
物理是一門實踐型的學科,高中物理來源于生活,同時也在生活中廣泛應用。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水平,要求教師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促進物理教學的生活化,使抽象的物理知識和生活常識聯系起來,從而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物理知識。其中物理問題情境的生活化,就是要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將物理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從直觀生活現象的觀察中尋找和發現物理知識,從而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公式的原理并將其更好的應用于物理問題的解決。
如教師在對靜摩擦力的教學中,教師可用生活中的手握啤酒瓶為例,先讓學生上臺握瓶,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啤酒瓶當前的受力情況,在教學中,為學生了留下充足的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當學生討論結束,得出瓶子是受到重力以及手所給的向上的拉力這一初步結論后,教師根據學生所給的結論畫出相應的受力圖。這時,教師可以進行第一組試驗,在瓶子以及學生的手上涂上一層油,并讓學生根據試驗一的力度和方法再次握啤酒瓶。這時候學生會發現,瓶子很難握穩,瓶子滑落。這時候,教師適當的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引導,對學生提出相應的提問,如“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是手給瓶子的力消失了嗎?”“經過觀察,你有什么發現呢?”并通過引導學生就該試驗進行討論、交流。同時,教師應該注意在教學中對物理知識進行的總結以及學生的反饋中,如果學生沒有全面地總結出不同境況下的受力情況,教師就需要適時點撥。當瓶子靜止時,向上的力并不是手直接給的拉力,而是手與瓶子發生了摩擦從而產生的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和瓶子和手接觸的粗糙程度有關。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該方法對摩擦力與接觸面關系等進行探究。
問題情境設計充分結合了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在情境的參與中解決問題,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了“靜摩擦力”的概念。應該說在高中物理中很多概念、定義以及物理公式都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師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要能夠充分將教材和我們的生活結合起來,在教學中積極為學生創建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解決問題,促使學生更全面的理解生活與物理的聯系,從而更積極的在生活中應用物理知識。同時,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自習觀察,形成相對完善的知識構建。
二、問題情境層次化,循序漸進發展
從學生的認知規律來看,知識的構建是個從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的過程。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設置的問題情境就需一步步將學生引入到對知識的解構中,從對一個概念的理解到對一個章節的認知,最后形成整體的認知觀。
如教師在對物理的物體運動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分析物體的運動軌跡、再分析物體在每個階段的不同受力,最后才對物體的動能等進行分析和計算。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引導為主,將課堂教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過程,而不是一味的對物理的計算進行展示。
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中,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而是課堂教學的傾聽者。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在課堂教學中多注意學生想要怎么學,需要學什么,而不是一味的關注怎么教。同時,教師還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善于用問題來引導學生,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回答問題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中不斷的思考、進步。
三、利用矛盾創設情境,造成思維碰撞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在教師眼里很簡單的問題,到了學生眼中既模糊又難懂,這導致了教師教學的不全面,以及學生知識獲取的不全面。解決了這些矛盾,不僅能很好地避免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經常犯錯的問題,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系統知識的構建。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對于對物理的概念、定義以及公式的認識是一個循序發展的過程,在這個知識積累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地遭受思維矛盾的困擾,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從困境中走出來,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
總之,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是一門建立在生活基礎之上的學科。要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就需在課堂教學中促進課堂教學的生活化,通過生活情境創建來引導學生思維,幫助學生解決、思考問題,在循序漸進中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蔡連方. 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 中學教學參考,2012年第2期.
[2] 宮恩榮. 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有效創設及應用[J]. 金色年華·下半月,2012年第1期.
[3] 鄭元元. 高中物理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J]. 考試周刊,2012年第03期.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