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新課程標準成為現代教學領域的熱門詞匯,教育教學理念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教育部高度重視各地新課標改革的開展情況,各地區結合實際教育背景,以培養有創造性思維的學生為目標,對教材內容、授課方式、課程標準等各方面內容進行改革。普通高中的歷史教材,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教學目標等做出了規定。這就需要高中歷史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順應新課改的發展趨勢,結合新課標教學模式的新要求,制定不同于常規的教學方案。本文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和教學成果,針對新課標對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性的影響進行闡述,希望與同仁們達成共識,進一步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水平,為現代歷史教育貢獻力量。
一、突破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應試教育追求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傳授更多的知識,把教師作為知識的擁有者與灌輸者,學生只負責接收與記憶,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次要的從屬的地位,只是接收知識的容器,是教師的附屬,教學成為教師的一言堂。這樣的教學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出要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也是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與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徹底轉變,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體參與。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喋喋不休的講授者轉變成教學的組織者、學習的指導者與啟發者,讓學生由被動接收知識變成主動構建知識。在教學中,我們要學會在適當的時機提出具有探索性與啟發性的問題,以問題來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與能動性,開展一系列探究活動,展開獨立思考與積極思維,從而實現由單向傳遞為多向互動,真正地學到知識。
如在學習“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時,我讓學生認真預習,在課上讓學生圍繞以下問題來展開探究:最受中下層勞動人關注的派別;最被統治階級看重的派別;對封建社會影響最深的派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來解決這些問題,當意見不一致時,引導學生展開辯論。這樣將全體學生都深深地吸引過來,有利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歷史思維與思辨能力。學生不僅學有激情,而且學有成效,這樣的教學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
二、突破以教材為中心的教材觀,整合優化多種教學資源
傳統教學中視教材為經典、為權威,教學時教師嚴格地執行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整個教學活動就是教材的翻版,將學生的視野與思維完全限制在對教材上所列史實的記憶,學生所學到的只是死的知識,這不利于學生歷史素養與能力的全面提升。現代教學提倡大的教學觀,新課標明確提出,教學要面向生活、走向社會,這既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歷史學科教學的內在規律。我們的高中歷史教學也要走出教材的限制,優化與整合各種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研發校本資源,豐富學生的見聞,擴大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
1.圖片資源。圖片是記錄歷史史實的重要載體,圖片往往包含著文字所不能傳達的信息。現代教材圖文并茂,插圖占有很大的比例。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插圖,并積極地收集一些古畫、圖片等充實到教學中來。這樣可以增強教學的形象性與趣味性,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同時符合高中生以具體形象為主的思維特點,更利于學生獲取更多直觀信息,為學生由感生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2.影視劇資料。一些真實記錄歷史的影視劇資源是歷史教學的重要資源。形象的圖片、真實的畫面,更能夠帶領學生跨越時間,走進歷史,切身感受當時的社會環境、風土人情、風俗習慣、政治人文等,更深刻地感知歷史,讓學生真正將史實與社會結合起來,幫助他們理解、記憶與掌握歷史知識,又可以激活學生的歷史思維,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
三、突破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觀,開展歷史綜合實踐活動
傳統教學以課堂為中心,往往是課堂學習、課后練習,學與用脫節,完全以課堂為中心,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效果并不佳。現代教學理念提出,打破課堂的局限,注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提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這樣可以實現學與用的結合,延伸學生的認知空間,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知行統一。讓學生不再感受到歷史是一門死板而枯燥的記憶課,而是一幅幅真實的生活畫卷與社會風貌,是鮮活而生動的。這樣更利于學生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學習動機;更利于學生歷史思維能力與人文精神的培養;更利于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如高中一年級的活動課“新中國社會生活的發展歷史”為主題的社會調查,在進行時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發動學生。高中生學習緊張而繁重,往往沒有太多的時間或是不愿意來參與社會調查,因此我們要積極動員,調備好時間,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之余,有時間來展開調查。二是精心準備。實踐能力差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客觀事實,為此我們要做精心而充分的準備工作,加強指導,輔助學生順利地完成調查。
總之,要真正實現有效教學,就要徹底扭轉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觀念與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中心、整合多種教學資源、開展實踐活動的全新教學模式,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獲。這樣的教學才能稱之為有效教學。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