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重要性,體現的不僅僅是分數的占比,更是一種能力的體現。換句話說你閱讀理解完成地出色,總成績也必會出類拔萃。然后高中階段,學生對于閱讀能力的提高頗感困惑,注重單詞語法的累積,卻忽略了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于閱讀理解能力提高,我有幾點想法。
首先,單詞的累積對于做好閱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很多高一學生反映初中時候成績還是可以的,但是到高中后一落千丈,對于閱讀方面的題目更是一籌莫展,其實這并非對高中語法的了解不透徹,因為一篇好的文章宗旨就在于讓人欣賞理解,而不是體現作者的語法水平。然后涉及到某些話題,一些專業性,使用頻繁的字眼會出現,恰恰是這些影響到了做題,例如環保方面的:“Desertification沙漠化”“pollutant source污染源”“landfill垃圾填埋地”,了解這些單詞,對于理解語篇可以推波助瀾,或是遇到難題時能夠迎刃而解。當然,我遇到過學生和我說,課文中的單詞已經很盡力背了可一到文章中就不熟悉了。這個主要是因為單詞有多種意思,不同的語境呈現不同的意思,讓學生不知所措。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學生應該多積累單詞的多意,最好有例句,另一方面學生應該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而不是單一的教課素材。
其次,要敢于猜測題意。
這種猜測是基于一定社會知識基礎而不是胡亂的主觀臆想,例如這樣一道題:Light switches, electrical outlets, door handles, sinks and other fixtures should be placed at a convenient height so that someone in a wheelchair can reach them. Fixture對于很多同學可能不太熟悉。不過,開關、插座、門把手等都是固定裝置。所以通過上下文,學生大概能猜出fixture的意思是“固定裝置”。我記得跟學生開過這樣一個玩笑,閱讀文章中討論一個你常見的話題,比如運動減肥,或是糾正他人錯誤,在大型考試中里面的理論往往和正常的違背,因為如果大家都按常理能夠預測,出題就失去了意義。所以你要猜,也要猜測那些和你平時有點違背的理論。其實我是想告知學生沒有足夠的知識面,妄加猜測,就會失敗。所以平時學生應該多接觸英語文章,各種話題,哪怕是外國一些有趣的小實驗,關注國內外有趣新聞,多朗誦英語美文。前些年很多次完形填空和閱讀,都和一些經典美散文相似。
我們所熟悉的英語單詞根據詞語的分類可以分為素詞、派生詞、復合詞等,所以如果學生如果了解構詞法并記住一些派生詞前綴或者是后綴,在閱讀過程中碰到復合詞的時候就會豁然開朗例如這個句子比如這個句子:It is now possible to transplant organs from animals into people.句中復合詞transplant由trans和plant構成。Trans-我們能聯想到translation翻譯、transport運輸,因此我們可能猜測它的意思是“移植”。
再者,了解英語所產生的文化背景。
閱讀其實是語言學習的一種,而學習一種語言,不僅要掌握這種語言的結構,而且還要了解該種語言所產生的文化背景。對于這一點,要了解一些中西文化差異,這對做一些理解作者意圖的題和考查作者內心想法的題目很有幫助。
最后,要注重閱讀方法的累積和變通。
所謂,學無定法。說起閱讀方法,學生們常想到兩種:精讀和泛讀。精讀對一些專業術語較多、寫得比較深刻的文章要進行深層次理解、歸納,能猜透作者的寫作意圖,最后結合考題深入了解文章內容。泛讀要以最快速度了解文章大意,不能糾結于個別生詞,學會猜測和忽略他們,但又不影響對整體意思的理解。有些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往往因為個別生詞而影響自己的閱讀速度還有自己的心情,這是閱讀的大忌。曾經教過一個班級,我讓英語成績突出的多位同學說出自己的閱讀方法,有的是大體把文章看完,然后根據題目慢慢找;有的是先看題目,然后再根據題目的信息慢慢閱讀文章,各有利弊。前一種往往忽略重要細節;后者往往在閱讀的時候把題目忘得一干二凈。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慢慢體會去發掘到底哪種閱讀更適合自己,哪種會讓自己的準確率有所提高。當然對于高中生來說,面對考高,時間上的恰當把握是大家應該公認的東西。不管何種方法,一定要限時訓練。一個小時讀透一篇文章在應試的情況下是不可取的,相比之下,8分鐘大概讀懂一篇較難的文章才是合理的選擇。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三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