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校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就是以“講學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使用“講學稿”的過程中,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能力。以下就是我英語“教學稿”教學實踐的一些想法。
新課標指出:現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興趣
英語“講學稿”以文字的形式明確對學生所要預習的內容、方法、時間和要求進行指導。在學習新課前,我們在“講學稿”上根據學習目標創設情境或設置臺階,層層深人地引導學生獨立看書、自學、思考、探究,內容的編寫形式多種多樣,或幫助學生回憶以前所學知識,把新課預習與舊知識的復習結合起來,讓學生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對比,使學生對新舊知識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或像小說一樣通過布白、提問引導學生對比歸納等促使學生思考,給學生以過程體驗,可以使學生領悟到英語的學習方法其實是實實在在的。
例:在課文中劃出下列新詞匯:dark, CD, lots of, lesson, sport;根據錄音或注出音標讀一讀。
認真閱讀課本P99-101,復習過去進行時的用法及while和when在使用上的差異。
嘗試:--Where were you when I called you last Sunday?
--I _____ (read) in the library.
I was doing some shopping _____ the earthquake started.
-- The earthquake started _____ I was doing some shopping.
A.觀察:Lucy is always careful. She is a careful student.
Lucy always does her homework carefully.
Look! The old woman is walking slowly.
B.歸納:一般情況下,形容詞尾+_____→副詞。
C.思考:看A中的例句,通常在什么情況下用副詞?(或副詞一般修飾什么詞?)
D.嘗試: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略)。
“劃出、根據錄音或注出音標、閱讀課本、復習、觀察、歸納、思考”等等,伴隨著“講學稿”這些學法指導,學生漸漸掌握了英語學習的主動權,對英語也漸漸產生了興趣。
二、多樣化作業,激發興趣
以往的英語作業總是背課文、抄單詞等模式,常常使學生們感到枯燥無味。“講學稿”設計時轉變了陳舊的觀念,在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最近發展區,及不同學生的不同學情的情況下,不再將作業窄化為檢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唯一手段,而是細思量,巧設計,探究內容的開放和整合,強調過程的合作和實踐,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形式的創新和趣味,更加貼進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根據不同的課型,我們在“講學稿”上布置不同的作業,其形式也從單一的書面形式,發展到書面、口頭、實踐、調查訪問等多樣形式,從而促進了學生的聽、說、讀、寫的技能。如我們在教學Unit
food的閱讀課時,我在“講學稿”的課前預習作業部分設計了一個有關學生飲食習慣的問卷調查,表格設計如下:
在結束本篇課文的所有內容之后,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健康飲食的了解,我們又要求學生在“講學稿”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設計一份健康食譜。在學習unit4
giant panda前,我們在英語“講學稿”上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大熊貓的相關資料。事實證明,多樣化尤其是趣味性強的作業極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于學生來說,作業不再是沉重的負擔。
三、開展活動,增強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為了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更多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教師應充分考慮不同年紀段學生的興趣,愛好、愿望等學習需求,在課堂上開展一些貼進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活動教學”體現了課改的要求,激發了學生對英語語言學習的濃厚興趣,并培養了學生學習語言的良好習慣和態度。我們在“講學稿”上安排了盡量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及生動活潑的活動。如英語歌曲、游戲、競賽、角色表演等等。在教授there
be句型時,“講學稿”上畫了一個盒子,讓學生猜,“What is in the box?”此舉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聽了很是興奮,紛紛舉手,“Is there a …?” “Is there a …?”不知不覺中這一句型已掌握得很熟練了。又如在教學“films”這課時,“講學稿”上設計了五張海報,選材分別是“action movies”、“comedies” “films”、“documentaries”、“Beijing Opera”,各個海報都用具有代表性的圖片來裝飾。我以“go to a movie”為導線,讓大家進行影院“一日游”,讓學生在自由的時間和空間中學單詞。待這幾個單詞學會后,讓學生邊“游”邊進行句型操練,不知不覺地上完了一堂別開生面的Movie 課。在學習“star signs”這課時,我在“講學稿”上設計了一個表格,讓學生在課堂上調查自己同學的生日和性格等。通過這些活動,避免了單純的語法教學,使學生在語言環境中運用知識,在“動中學”,“學而有樂”,進而“樂學”。不知不覺中,學生對英語課充滿了期待,學習的興趣也更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