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化學概念是化學學科內容的基石。在高中的化學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概念教學的重要作用,從班級學生學情實際出發,研究學生掌握概念的特點,及時發現學生學習概念遇到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使學生牢固地,準確地掌握化學概念,綜合地運用化學概念,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字】高中化學 概念教學 心得體會
一、化學概念的定義與作用
化學概念是對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屬性從化學科學角度的概括,是化學科學發展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系統的有關物質化學運動規律及本質屬性。化學概念是將化學現象、化學事實經過比較、綜合、分析、歸納、類比等方法抽象出來的理性知識。是人們對物質發生變化本質屬性的認識,反映著化學現象及事實的本質,是化學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礎。
所以,化學概念是高中化學教材的主要內容,概念的學習和掌握是學生學習化學關鍵,是學生獲取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化學概念的學習影響學生的化學學科知識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當前化學概念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化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理解不清:當前,概念教學一直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然而死記硬背、機械記是學生學習化學概念的主要方式,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只從概念定義的字面意義去掌握,在實際應用中不能有效遷移。并且,新教材內容的編排導致概念的延伸理解有了很大的限制性。比如:高一化學必修(一)電解質的概念,內容的延伸涉及物質結構內容。
1.化學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理解不清:當前,概念教學一直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然而死記硬背、機械記是學生學習化學概念的主要方式,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只從概念定義的字面意義去掌握,在實際應用中不能有效遷移。并且,新教材內容的編排導致概念的延伸理解有了很大的限制性。比如:高一化學必修(一)電解質的概念,內容的延伸涉及物質結構內容。
其實這個問題是學生還不明白概念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沒有把握概念的真實意義,特別是在一些理論性較強、較為抽象的概念的學習中,比如:化學平衡、等效平衡、膠體等。并且很多教師在簡單地把中學化學的學習轉化為“學概念、用概念”,認為中學化學的關鍵在于會不會用他們傳授的“經驗”進行解題。學生也很少考慮這些問題,他們覺得書本上的概念很少,內容不多,要學的概念很少,要記的筆記卻有很多。
2.缺乏歸納小結與比較聯系,不善于推敲概念中的關鍵字。比如四“同”概念:同素異形體、同分異構體、同位素、同系物。如果對比學習就更能把握概念的關鍵點。比如:重水、超重水、硬水、軟水;大蘇打、小蘇打、蘇打的概念等等。而概念中的關鍵字詞實際是對概念的限定,往往是“此”與“彼”的界限。例如,電解質的概念中有很突出的限定關鍵,對象必須是化合物。學生誤認為能導電的物質就是電解質,就是因為對定義的界限把握不當。
三、高中化學概念教學的策略心得
1.借助通俗易懂的化學口訣,使概念形象化。有些化學概念是不需要理解的,只要學生加強記憶即可。這時我們可以借助比較容易記憶的化學口訣,以區分相關概念,鞏固記憶。如溶解性表的口訣,再如原子結構的口訣如下:原子空洞洞、核小卻很重,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升失氧、降得還。
2.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加強概念教學的直觀性。抽象的化學基本概念是學生很頭疼的。這些概念教學時運用各種直觀手段,為學生提供直觀鮮明的感性材料十分重要。對于這些概念教師要善于選擇和利用典型實驗引入化學概念。如學習“化學平衡”和“等效平衡”概念時,老師可以先演示實驗并結合多媒體教學課件分析“化學平衡”和“等效平衡”的建立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得出概念。這樣降低難度,而且加深了印象,讓學生更為清楚的把握概念的關鍵之處。有些時候可以借助于模型、掛圖、投影、幻燈等教具讓學生直接的獲得比較容易接受、形象的感性的認識;有些時候可以讓知識與生活實際建立聯系,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
3.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有的時候要使學生真正理解概念,僅依靠一些感性認識,是不夠的。這時候教師在材料的架構基礎上,充分引導學生積極的通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進行對概念的思維加工。也可以提出相關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思考;但是要注意概念教學的層次性,慢慢的深化和發展概念。
總之,概念的學習很重要,教學中要循序漸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引導學生逐步深化和發展原有概念,建立對新概念的認識;突出強化對概念中關鍵字、詞的理解,加深記憶;橫向聯系,縱向比較,建立概念知識網絡;優化學習策略,提高認知水平和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