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注重知識與技能,更強調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增強了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為了更好實施新課程改革理念要求,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強調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實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為此,我校提出了“三三制”教學模式,主要指“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的三層次、做好課堂教學時間的三控制、堅持親近學生三原則”。要求老師著眼于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等方面的轉變,打造高效課堂。
一、落實三三制模式,提高課堂效率,要鼓勵學生化被動為主動
多年來,課堂上教師習慣于自己設計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很少讓學生去發現問題,導致學生不會提出問題與教師交流。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如主動將資料上的試題嘗試改編和思維發散訓練。比如曾經有一道高三化學知識背景的反應,又是高爐煉鐵原理的實驗室設計,它包括了氣體的凈化、檢驗、酒精燈點和熄的順序等,我讓學生自己根據這道習題提出盡可能多的問題,也有一些學生可以設計不少問題,說明他對知識掌握的全面、考慮問題縝密。如:
(1)長頸漏斗中的水的作用?(2)兩試管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分別是?(3)先點哪盞酒精燈?為什么?(4)第2盞酒精燈的作用是什么?(5)先熄滅哪盞酒精燈?
“三三制”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接受式的教學模式,致力于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師觀,強調課堂教學中的師生有效互動,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
二、落實三三制模式,提高課堂效率,要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三三制”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掌握課堂時間三控制,即新課講授時間不超過20分鐘,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學生課堂練習反饋的時間不少于10分鐘。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高三年齡段的學生注意力在課堂的前6分鐘效果最佳,30分鐘后注意力急劇下降。所以,即便是課時非常緊張的總復習階段,下課前10分鐘的小測驗或練習反饋是很有必要的。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自主探究,學習新知-強化練習,鞏固新知-課堂總結,梳理新知-布置作業,拓展新知”這是課堂教學的一般流程。恰當地把各個部分進行搭配與排列,設計合理的教學環節,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重要因素。
教學結構或者說教學環節組織得嚴密,環環相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的學習由淺入深,由易入難,使教師和學生和諧發展,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后,要進行必要的課堂反饋練習,及時了解學生對新知的掌握程度。
“三三制”不是對師生教與學的時間簡單劃分,重要的是對師生的課堂角色的定位——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激勵者、合作者,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人。
三、落實三三制模式,提高課堂效率,要多親近學生,做到“心中有學生”
“三三制”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親近學生三原則,即課前候課,課中走進學生,課后不拖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一個好教師首要的是他愛孩子。教師應采用多種方式親近學生,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真誠為學生排憂解難。
九江市二模考試后,分數普遍偏低,學生心情十分低落。我采用多種方式鼓勵學生,一是利用班會和晨會分析考情和學情,讓學生認識自己在九江市一、二、三中的大致位置,雖沒有很高分,但全班有一半同學上了預測一本線(28人),49人上了二本線,同學們是考得不錯的;二是把成績相近的學生每五人分為一個小組,利用早讀和晚自習時間談心,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說出困惑,然后大家各抒己見,最后我針對性提出指導意見,主要從學法和心理方面談談看法;三是鼓勵同學個別找我談心,共有三位學生主動找到我說想和我聊聊,還有個別的學生我找他們單獨談話。通過這段時間的談心,雖說十分辛苦,嗓子都談啞了,發炎了,但我和學生的心靈走近了,我了解了他們普遍的困惑和痛苦,幫助他們解決了一些問題。有位女生看到我的嗓子沙啞,就告訴她媽媽,讓她媽媽在藥店買了四個羅漢果給我泡茶,讓我十分感動。
落實“三三制”教師親近學生三原則,有利于形成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和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能力提升和健康成長。
四、落實三三制模式,提高課堂效率,要求老師研究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三三制”教學模式要求教師以教學目標為基點,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面向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一堂課究竟要教給學生什么,讓學生學到什么,學了后應該達到什么效果,是每個教師走進課堂之前必須思考的問題。教學目標的制定中,一定要以學生學什么為出發點,教學目標的陳述的應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是教師在課堂要怎么教。明確教學目標是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只有目標明確,教學中緊緊圍繞目標進行教學,教學才顯其效果。
為了取得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老師還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饋與評價。要及時了解學生哪里沒有掌握好,對于沒有掌握好的知識點,教師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有重點的進行查漏補缺,對于學生還沒有完全把握的知識點再進行講解與鞏固,惟其如此,課堂教學效率才能提高。
在高三第一輪復習化學時,一周測驗一次當周的內容,可以實現而且證明是比較合適、效果比較好的時間安排。當周二下午的理綜周考后,我就及時批改,晚上自習期間,我就將試卷批改出來并發放到他們手中,這時學生對自己的錯誤之處印象非常深刻,并且有及時糾錯的學習熱情,考試效果十分有效。另外考卷要及時講評,當天改出來當天講評效果最好,第二天講評效果次之,一周后再講評學生不愛聽了。我發現當我的學生在晚自習時拿到當天的已批改好的試卷時,他們的臉上寫滿對我的敬佩和感激,而且會先撇開別的作業,興趣盎然地重解錯題。
總之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在自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理性審視自己的教學實踐,如學生的學習反饋效果、自身的教學設計、課堂中師生的對話與問題討論等情況,靈活運用“三三制”教學模式,不斷改進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