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時代發(fā)展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然選擇。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應以素質教育和學生發(fā)展為宗旨,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全面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并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一、優(yōu)化教學目標
目標教學是構建素質教育的重點,它要求教師必須了解、熟悉、掌握教學內容,明確教學大綱,要求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通過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使目標教學落到實處。根據學情優(yōu)化教學目標,才能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須在課前下足功夫,以教學參考和課程要求為指導,認真分析學生的能力水平、興趣愛好,找出教學目標的重、難點,細化教學目標和完成標準,充分利用課堂資源,有的放矢。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及時掌握具體的教學目標,從而能夠做到心中有數,積極參與。對教學效果應該及時評價、反饋,不斷調整教學目標,力求實現課堂效益最大化。
二、根據學生特點,優(yōu)化教學設計
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時,可采用“啟發(fā)式”、“學導式”教學法。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教師在課堂中的重點工作在于“導”,應該像導游一樣引領學生遨游課堂。首先,教師要發(fā)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做到深入淺出,畫龍點睛,一語道破,起到指導作用,以達到“導”在關鍵上的目的。其次,在學習課前預習,劃出難點,帶著問題聽課時,或學生在自學中遇到了困難,迫切需要教師解難答疑時,教師應及時進行指導,把握好關鍵時刻,恰到好處,這時學生的思想集中,難全神貫注,認真聽講,可收到最好的效果。當然,除備好課外,教師還應精心設計,分析哪些材料讓學生自學;哪些材料由教師精講;哪些材料用講練結合形式進行;考慮精講火候;研究怎樣才以講深講透,講得條理分明,深入淺出,使講解富于啟發(fā)性。同時要避免教師“抱著走”包辦代替,唱獨角戲,而應把教學的重點從“教”轉移到“學”上,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三、優(yōu)化教學方法,推陳出新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一改只顧“教”而不顧“學”的做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尤其是探討關于“學”的方法,促成“教學過程”向“學教過程”的轉變,使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成為可能。英語創(chuàng)新教學是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強調教師在學生德、智、體等方面和諧發(fā)展的基礎上,加強“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通過創(chuàng)新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人格,使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和運用英語語言知識。
創(chuàng)新教學既是沖出“應試教育”的突破口,又是轉向素質教育的切入點,是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中學階段的青少年學生正處于身體與心理發(fā)展的半成熟的時期,他們的獨立性與自我意識逐漸開始形成,而他們強烈的求知欲、興趣、好奇心、樂于幻想、敢說敢干、突破條條框框等不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成為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最佳時機。我和同事與學生曾試驗借助網絡的強大空間,開設了英語空中互動課堂,摸索此類課堂的教學模式,在實踐過程遇到了很多困難。不過,與學生們在一起,他們會給我們一些幫助和啟示;他們有困惑時,會及時得到我們的指導。
具體來說英語創(chuàng)新教學應具有三種基本特征:
1.面向全體,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主體意識與主體精神,激活其語言創(chuàng)新潛能,尊重其個性發(fā)展,為學生未來靈活運用英語知識打基礎。
2.英語教學要迎合時代發(fā)展需要,以現實生活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語境,升華語言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洞察力。結合生活進行英語教學,能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從而也能更好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引導學生在不斷的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塑造創(chuàng)新品格,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素質。
3.營造寬松的,積極向上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充分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提倡開放與民主的教學模式。
四、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教授課程的主體,在課程教授中,好的教師、好的教授方法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認知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學辦法,在初一階段可多加英語知識的普及和趣味性知識的講述,課程中也應多采用互動的形式教學,對于初二、初三的學生科多加語法等練習,并且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可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定期進行知識競賽。同時也可采用學生自由組合的方式,共同探討學習方法即問題改進等等。這樣的指導性作用整體地掌握了學生的學習進度,同時也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對于學習困難的同學耐心幫助,在課堂上重視每一個學生,達到全體學生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青少年是人生成長的最重要階段,是身心素質發(fā)展的最關鍵時期。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堅持素質教育的方針是必須貫徹始終的,這對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至關重要。加課補課、題海戰(zhàn)術、頻繁考試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實在是弊大于利。改進教學方法,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質,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