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目前,信息技術已經是我們生活的必備工具。可以說,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信息技術,一旦離開它,我們似乎手足無措。但是,當下對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卻遠遠滯后于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究其原因,就是學生的學習是無序的,自發的,缺少系統性。特別是當前的信息技術課都是讓學生自由操作學生們則借機玩游戲、聊QQ、看網絡小說等等。據調查,學生對信息技術課非常感興趣,但這種興趣不是建立在信息技術的本身,而是對網絡的一種好奇,總覺得網上什么都有,再者認為老師的授課有些深奧,理論性過強。為此,我們應如何讓學生真正對信息技術課感興趣呢?本文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以學生為本
現代教育理念認為,我們的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獲得和掌握主要由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來實現。老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應扮演好“紅娘”角色,對知識與學生之間起橋梁和紐帶作用,使學生從被動地聽課轉變為主動地學習知識,從而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我們還應充分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充分運用多媒體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利用色彩文字,熟悉的聲音,形象的動畫,甚至是經典的視頻等手段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引起他們的注意,從而讓他們放棄玩游戲等與課堂內容無關的事情。特別對操作的手把手教,利用多媒體呈現更是直觀明了。
如在教學“用Frontpage XP輕松實現文字上下滾動”一課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其操作方法。首先,在Frontpage XP的編輯區中輸入一行文字,然后用鼠標將文字選擇中,同時單擊菜單欄中的“插入”菜單選擇項,并從中選擇“web組件”命令,在隨后出現的對話框中選擇動態效果,再雙擊“字幕”,在彈出的“字幕屬性”對話框中,我們將文字的滾動放射設置為從“右”端開始滾動,這樣就可以實現字體上下滾動的效果了。這樣手把手的呈現學生學得既快又好。
但是,運用多媒體教學,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明確目的,講究實效
多媒體的教學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切不可整節課因多媒體而失去目的性,我們應根據內容而有針對性地運用,切不可盲目。
2.及時反饋,及時調整
反饋是師生共同的,一方面是學生在學習某一知識時進行指導,改進,或矯正。另一方面是教師教的反饋,比如學生掌握知識的態度情況,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感情況等。教師還應根據反饋的情況做出及時的調整。
三、創造良好的環境
一個好的情境,能提高教學效果,能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在學習中的消極被動狀態,達到愉快學習的目的。
1.教師應有良好的狀態
進入課堂,教師的狀態應是良好的,給人以微笑進入,教師的情緒很容易影響學生。作為教師特別應注意不能把生活中的情緒帶入課堂,這樣才不會讓學生感到壓抑,心理也會放松,新的信息就容易接受,學生也會倍感親切,快樂之情也油然而生。以教師自己良好的情緒來影響和引發學生的愉快情緒,會使學生思維更活躍。
2.用幽默語言渲染
雖然計算機課不比語文歷史課堂那樣用語言來粉飾課堂,但也應有適量的調料劑。要知道,一個計算機教師能用幽默的語言來點綴課堂教學,其教學效果肯定比語文歷史課堂上的幽默語言更好。有時用幽默的語言既可以提醒學生要認真聽課,又創造了和諧的氣氛,特別是能調配好學生的最佳學習心理狀態。所以有人說良好的情境并不是教學教程的伴隨品,而是教師創造性勞動的產物。
誠然,做好計算機教學的方法有很多,相信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只要適合學生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