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人類進步的知識力量,也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還是人類文化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高中英語閱讀在高考中占據重要的分數,而閱讀教學成為了高中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中學英語的課堂教學的一種主要形式。
下面筆者就談談自己教學閱讀理解的一些方法。
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學主要是在課堂內完成的,然而好的英語是“讀”出來的。要提高閱讀能力,僅利用課堂和課本上的課文是不夠的。英語新《課程標準》對“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高中階段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80萬詞以上。因此,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這對讀物的選擇性至關緊要,若是不能作出明確的選擇,就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所以,選擇的閱讀教材和內容必須要比較新穎、富有創意,在短文中的表達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推薦學生讀二十一世紀報(高中版),內容豐富,時代性強,可以增大學生的閱讀量,開拓知識面,擴大詞匯量,熟練閱讀技巧,這樣不僅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提高理解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自學能力。
二、加強改進不良習慣,掌握適當的閱讀方法
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對自己大受裨益,不管在生活上、言語之中還是學習上,好習慣受益匪淺。當然,在英語閱讀方面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教學的一種方法,一個學生閱讀習慣如何將會對其學習成績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不過若是能在不斷訓練中養成好習慣也是有多效率的,不過培養好習慣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也需要克服許多不良的閱讀習慣。通過相關的調查顯示,學生常見的不良習慣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閱讀比較大聲、擺著頭閱讀、用手指或者一些工具對準詞語一個一個閱讀、讀了一句又重復循環閱讀等等,這些不良習慣往往達不到最佳效果,需要掌握好有效方法來改善這種不良習慣。當學生克服好這些習慣之后,教師需要引導有效的閱讀方法,于是在此舉例了幾個提高閱讀的方法:第一,意群視讀法。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讓學生逐句意群閱讀,逐句閱讀時可以邊做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來提高閱讀的速度,并且能夠發揮學生的理解能力,英語閱讀上全面發展。第二,略讀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對文章的無關緊要的內容可以粗略放眼而過,抓住文章的主旨和重要細節。主要能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而且相對速率較快,常常適用于對各種有論點論據表明總之的文章,閱讀起來事半功倍。第三,照題查閱法。這中方法主要是按照閱讀題的提問在文中尋找適當的信息和答案,是針對于在考試時間上比較急迫能取到較好的效果,花費時間少又能取得實際成果。
三、采取科學有效地訓練,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采取科學有效地訓練對閱讀理解有必要性,主要可以通過兩方面來訓練:限時訓練和分類訓練。教師規定在特定的時間內,不準查閱任何資料和詞典完成閱讀。學生起初難免有些達不到標準,但是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適應能力不斷增強,也會拿到交稿的分值。同時讓學生不要忘了每天記的單詞量,閱讀理解上的詞匯量較多,記單詞也有所收獲,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和詞匯庫,提高英語閱讀質量。分類訓練可以通過主旨大意題、推理判斷題來分析進行訓練。主旨大意題主要是讓學生利用歸納的思維方式和寫作手法分析從備選的答案中進行選擇確認,關鍵在于掌握短文中的主旨句所在。其實,這些可以通過一些提示進行篩選的,例如一些文章中的關鍵主旨句在段首的第一句,有些短文的主旨句出啊先在段尾。有些文章有小標題,更容易突出主題句,文章的基本結構比較清晰。待掌握理論知識和解題方法后,可選擇歷年的真題做練習,一般有主旨大意題。推理判斷題主要是考察學生的推斷能力,這是一種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具有創造性,主要是處理一些間接的信息,沒有主旨大意題那么直觀,因此對這類題目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很重要,當然面對這種題型時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要弄懂整片文章的大概意思,在提供的信息中篩選有用的提示;其次,答案不是在表面上,但是需要對表面意思進行挖掘,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和分析深入推斷進行科學性推理;再者,根據文中的真實可靠的信息或者論據進行推斷;最后,要利用承前啟后的詞語進行分析,全面了解短文中的結構,來推斷作者寫本文或者某段的用意何在,從中感悟文中所藏的玄機,思考其段落間和句子中的邏輯關系來進行合理推斷。
總而言之,教學能夠使學生快速掌握學習策略,遇到一些難題該怎么去應對,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利用有效和適當的途徑去解決英語學習中遇到的疑問或者難題,來提高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效率,同時鍛煉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將會終身受益,當然閱讀在英語教學中也需要重視,因為其與我們的生活是有密切的聯系,在生活中也非常實用,能夠獲取廣大的信息,教師的英語閱讀也是一大重要責任。我們重視,不斷給予學生指導、訓練,我們的廣大學生就能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都能適應現代化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在中學階段打好一個良好的閱讀基礎,將非常有益于學生將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