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組成部分。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探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尤為重要。閱讀教學文本內容豐富,但閱讀教學中如何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怎樣才能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體驗文本,初步鑒賞文學作品,陶冶情操,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素養?許多初中語文教師都很關注。那么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促進學生在閱讀教學中不斷提高呢?
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認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但是筆者最近參與一系列教研活動,發現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一些不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問題。
1.閱讀教學流于形式,教師以講代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需要學生通過閱讀文本,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揣摩文章內涵,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等。這樣才能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逐漸養成閱讀興趣。然而現實中不少語文教師感到課內時間有限,為完成課內教學任務,時常對學生的閱讀時間一再壓縮,甚至越俎代庖,以講代讀,這必然導致學生閱讀效果大打折扣,學生也就很難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閱讀興趣難以產生,教師的感受強行代替學生的獨特感受,這樣的閱讀教學會有怎樣的效果呢?
2.閱讀方式簡單,學生缺少探究活動。閱讀是一個學習過程,也是一個思考、探究的過程,然而現在的初中語文閱讀課上,學生的閱讀方式很簡單,閱讀就是讓學生迅速的瀏覽一下之后,便在教師的統一要求下進入練習狀態,有時干脆以練代讀,或以考代讀。學生閱讀不深,感悟不及,理解不透,無法質疑,更遑論探究了,對文章的理解被教師的分析所主導。學生在閱讀時來不及思考,喪失了自己的閱讀話語權,“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的語文教學目標也無法談起。
二、創設情景,體驗快樂,激發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教師都希望學生對自己的課程學習感興趣,因為有興趣才能揭開成功的面紗。怎樣才能激發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呢?
1.創設情景,激發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語文教師根據不同的閱讀內容,進行靈活的教學設計,創設不同的情景,根據初中學生年齡的生活體驗和當地的生活閱歷,激活學生的有意注意,讓學生觀察感悟,積累。在閱讀課文時,應形成學生自己的獨特情感體驗,能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語感培養與訓練。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喜歡閱讀,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2.體驗閱讀快樂,激發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初中課文都是千挑萬選的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能讓讀者跨越時間和空間感受美好。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閱讀,要讓學生能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陶冶情操,更能收獲成功的喜悅。如寫讀書筆記能豐富情感積累,增長知識積累,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又如通過師生對話,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理解,教師適時加以表揚鼓勵,讓學生體驗讀書樂趣,以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了興趣,閱讀的效果和質量必然不斷提高。
三、營造平等、民主的閱讀氛圍,加強學生的閱讀感受與體驗
傳統的閱讀教學主要體現為教師為學生導讀,然而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提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為閱讀教學營造平等、民主、開放的氛圍,強化學生的閱讀感受與體驗。
1.尊重學生,引導學生鉆研。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要營造平等、民主、開放的氛圍,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鉆研文本,走進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2.初中語文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尊重學生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發表見解。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和閱讀感受。教師設計問題要有開放的意識,給學生更多自由表達和更廣闊的感悟、想象、理解的空間。
四、注重引導學生的閱讀積累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應注重學生的積累,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借鑒作家的語言和寫作技巧。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豐富知識積累、增強體驗,培養語感。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