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對于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教育界對于中學班主任工作的內(nèi)容定位一直都不甚明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時候緊緊扣住“真”字,從提高自身教育水平能力入手,通過多種方式教育和引導學生們要做真人、說真話、學真知,使學生們能夠真正得到進步。
【關(guān)鍵詞】班主任 感恩 向上 堅韌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類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科學等等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fā)展與變革。而承擔著人類發(fā)展重任的教育也隨著這股時代的洪流全方位的前進,在這樣的進步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也在直面時代進步所帶來的沖擊甚至是淘汰。此時此刻,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最需要堅持的就是——繼承與創(chuàng)新。
在我國的基礎(chǔ)教育中,對于班主任工作的內(nèi)容定位一直都是比較模糊的,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一套關(guān)于班主任工作的規(guī)章制度,沒有一個統(tǒng)一而細致的標準。所以我認為,班主任工作必須不斷的做出改變超越自我,以適應(yīng)社會快速變遷階段對于班主任工作的多方面要求。
一、師生和諧是班主任工作的保障
班主任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指導者與管理者,而師生之間又總會因為自身認識上的差距而不能完全在情感與行為上達到一致,所以導致師生之間產(chǎn)生了一定的隔閡,這種隔閡從辯證的角度來說是一種既可以促進學生進步又可以導致學生墮落的內(nèi)部矛盾,因此,我們班主任在面對這些隔閡的時候應(yīng)該采用各種的手段從“無為”和“有為”兩個方面來對學生進行教育。
1.內(nèi)強素質(zhì),外塑形象
教育的發(fā)展注定對于教師知識能力的要求也是水漲船高。因此,班主任要利用各種培訓、進修、自我學習的機會來更新補充自身的知識,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時教師也必須拋掉“教書匠”的陋習而具備一種“育人者”的氣質(zhì)。
2.了解學生,關(guān)愛學生
班主任要想了解學生就必須先走進學生,了解他們的個性特征、學習情況、業(yè)余愛好、家庭背景等等,這樣就能夠及時準確的把握和預(yù)測學生的思想行為,然后根據(jù)自己的預(yù)測與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引導,修正學生前進的方向,將學生帶入正確的軌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話代表著我國古代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的理論,放在現(xiàn)代社會也有可以借鑒的實際意義,每個學生的素質(zhì)與特長都不一樣,我們要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僅僅以學習成績的優(yōu)劣來確立學生在教師心中的地位。
做到以上兩點,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必定是融洽的,基于此,其余的一切教育都將在這個基礎(chǔ)上得以開展與實現(xiàn)。
二、教人求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的瑣碎,除了智育上的更為重要的在于德育,而德育工作中最為精髓的就是一個“真”字。“真”代表了很多的方面,例如:
1.感恩、敢愛
每個人能夠來到這個世上,是由很多的因緣巧合所產(chǎn)生的。所以我們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我們的父母親人,感謝我們的師長同學,感謝那些曾經(jīng)或者正在為我們服務(wù)的每一個人。
我給每位學生建立了一份感恩檔案,檔案分為感恩緣由(為什么會這樣做),感恩過程(如何進行感恩活動),感恩感悟(從感恩活動中體會到什么,有什么收獲)三部分,每個學期班主任根據(jù)實際情況集體組織一次感恩活動或者由學生自主進行感恩活動,活動完成之后由學生進行填寫,然后統(tǒng)一交到班主任處。
例如,在初二那年的重陽節(jié),我組織全體學生去鎮(zhèn)敬老院看望老人,那天敬老院里來了好幾個學校的學生,在我們剛剛開始慰問活動的時候,班上有好幾個學生悄悄的離開了隊伍,我不動聲色的尾隨著他們,想看看他們究竟想干什么。讓我料想不到的是,這幾個學生竟然是來到敬老院的外面的馬路兩邊,拾撿那些被前來進行慰問活動的學生們隨手丟棄的飲料瓶和食品袋,我也跟了上去和他們一起拾撿起來,學生們看到我剛想說些什么,我擺擺手制止了他們說:“不用解釋,我懂。咱們動作快點,要不然其他同學看不到咱們會找我們的。”學生們點點頭,一起加速拾撿。后來,在交給我的感恩檔案上有幾個學生是這樣寫的。學生甲,感恩緣由:今天是重陽節(jié),老師組織我們準備了節(jié)目和禮物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們。感恩過程:拾撿垃圾。感恩感悟:伴隨著一路上同學們的歡歌笑語,有不少同學隨手將吃完食品的塑料袋和喝完水的瓶子亂扔,我們是來看望老人們帶給老人們快樂的,不是來破壞環(huán)境的,我們決定將這些同學們遺棄的垃圾拾撿起來,以作為我們慰問老人們的行動。學生乙,感恩緣由:重陽節(jié)看望老人。感恩過程:表演歌舞和贈送禮物,牛奶、洗發(fā)水等。感恩感悟:今天來敬老院的人真多,一撥又一撥的,擠滿了人堆滿了東西,為什么都要趕在這一天來看望老人們呢,平時不可以嗎?這么多人一下子來,資源浪費不說還影響了老人們的正常休息,真是太形式主義了。我看到這兩篇感恩檔案后,思考了很多,學生們的感悟深深的刺痛了我。于是,我又在此基礎(chǔ)上召開了一節(jié)名為“由重陽節(jié)活動所想起的——如何感恩”的主題班會課,班會課上我讓這兩個同學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并就他們的觀點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最后大家一致認為感恩應(yīng)該是一種常態(tài)化的情感和行為的結(jié)合體,每一天都可以去進行感恩的活動。并對那些把感恩活動當成秋游的學生和那些隨意丟棄垃圾破壞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學生進行了批評和指正。通過這樣的活動,我們班的學生對于如何感恩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每個學生都能夠細心的觀察身邊的人和事,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對他們的關(guān)愛與感恩。
學會了如何感恩之后,學生們更加的敢于說愛了。當然,這個愛是純潔而高尚的親人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同學之間的愛。
2.向善、向上
從字面上分析來看的話,向善指的是要做一個品德高尚善良的人,有善心,做善事,并能夠憑借自己的善去感化別人的善。
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古人們對“善”的行為界定有:百善孝為先。聯(lián)系到學生群體,善就可表述為有善心做善事用善良去感化邪惡。初中學生正處于身體快速發(fā)育和思想叛逆的階段,社會上有各種丑陋消極思想與行為,學生們對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惡的區(qū)分還不是特別清晰,因此,在這樣的一個階段,班主任一定要聯(lián)系好家長齊抓共管,對學生進行正面事例的界定、示例與灌輸?shù)墓ぷ鳎瑢τ趯W生思想與行為上的丑惡苗頭進行堅決的打擊和糾正。在這一特殊的時期,對學生進行類似“綠色上網(wǎng)”,“社會形式”,“認清自我”等內(nèi)容的善惡教育,將會使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加的健康與正確,為學生今后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向上就是有理想有追求有行動,向上不僅是個人的也是集體的。例如,每學期開學后第一周的班會課我會根據(jù)上學期班級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暴露的問題進行總結(jié),制定出班級體向上的目標,以班級整體的向上來帶動每個學生的向上。整體的目標引領(lǐng)個人的目標,個人的目標推動整體的目標,集體的向上與個人的向上相結(jié)合,共同向上。
三、結(jié)語
班主任工作紛繁復(fù)雜,“教人求真”的理念一直指導著我在班主任崗位上的實踐與探索,我相信一切最真實的事物總是最能夠打動每個人的心靈引起共鳴。我們每位班主任都應(yīng)該引導學生認認真真的活在真實里面,真實地做人,踏實地學習,坦率地表達,從容面對失敗與成功,悲傷與歡樂,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懷著堅韌的信念一直向上。
【參考文獻】
[1] 湯春華. 和學生一起成長.新課程學習,《學術(shù)教育》,2010,(11).
[2] 柴清紅. 班主任要有角色轉(zhuǎn)換意識,《山東教育》,2010,(26).
[3] 范爾林. 班主任,記住這三點,《四川教育》,2010,(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