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課相較于其他學科,理論性更強,有些內容又過于抽象,難以理解。在政治課上,常常會看到孩子們困惑茫然的眼神和漸漸低垂的臉,課堂氣氛沉悶,教師的授課熱情也跟著消退,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如何讓高中生愛上政治課,讓師生在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氛圍中高效學習,是高中政治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建立民主和諧、互信互愛的師生關系,以情促趣
真正的智慧從來就是離不開情感的,因此師生之間能否建立良好的感情,形成融洽平等的關系,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老師給學生一份關愛,學生就會回報老師一份真情,進而親其師,信其道。因此,新的課程改革把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高度。基于此,在課堂上要倡導師生平等,相互尊重,與學生友好相處。課堂內,走下講臺,步入學生中間,充分運用有感染力的語言、豐富的眼神、親切的微笑等來創設一種親切、和諧、融洽的教學氣氛,不僅拉近了師生距離,而且讓學生感受到了重視和尊重,促進教學和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要營造和諧民主的氣氛,就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敞開心扉,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多表揚鼓勵學生;對于沒有回答上來問題的學生不能諷刺挖苦,而是給予安慰和期待。力爭上好每一堂課的同時,課后還必須多與學生促膝交流,從學生生活中的小事到國家大事,從學習中的困惑到對社會問題的疑慮……都可以成為談論的話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真情付出,不能走過場,而且要公平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這樣教師就會以淵博的知識,無私的愛以及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學生在課堂上把你當老師,在生活中把你當知己。這樣,經過真誠平等的溝通與交流,逐漸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把對老師尊重信賴,變成喜愛,又由喜愛老師而逐漸喜歡上政治課。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使學生在政治課上中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是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基礎。
二、巧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制成課件可以刺激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特別是聽覺和視覺器官,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變得形象生動,直觀逼真,大大加強了學生對政治信息的接受、理解和利用,提高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和學習效果。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化遠為近,化靜為動,圖文聲像并茂,生動感人,創造政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播放記錄片、新聞、總理記者招待會等,學生興趣盎然,意猶未盡,寓教于樂。恰當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對課堂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但在教學實踐中,多媒體使用不當,也會帶來一些弊端,比如主次不分、喧賓奪主,取舍不當、時間分配不合理,濫用無度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目的,學生的實際和自身教學風格,恰當地選擇多媒體的運用等,切忌主次不分,喧賓奪主。對于資料的選取,教師一定要做到“忍痛割愛”,優中選優,同時在時間把握上,要詳略得當,合理分配時間。在具體教學實踐中,要避免對多媒體的盲目崇拜和濫用無度,根據教學內容,把傳統教學手段和多媒體恰當整合,取精華、棄糟粕,互相促進,取長補短方能成就一節好課。
三、適當留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留白”本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表現手法,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間讓讀者或聽眾去思考、去想象、去補充、去發揮的藝術。政治課堂教學作為一種有著特定時空限制的活動,能否也通過留出部分時間以期收到好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譬如在教學過程中留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思考、活動,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得到最好的鍛煉和發揮。譬如在學完“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之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價值規律這一知識點,讓學生從理論到實際生活,對商品的價格、價值及供求之間的關系等知識點有進一步的了解,教師可設計如下問題進行創造“空白”:“有人認為夏天購買皮衣冬天賣,冬天購買空調夏天賣可賺大錢,你認為如何?”這個問題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實際,能讓學生體會到通過供求關系的變化,如何利用價值規律使自己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又可以賺到更多的錢。這樣結尾,收中寓展,造成懸念,為下節課埋下了伏筆,使此課的尾為彼課的頭,為講解后面的知識架好了橋,鋪好了路。
四、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方式,就是把課堂時間讓給學生,把講臺讓給學生,把發言權讓給學生,把黑板讓給學生。一堂課45分鐘,過去教師要講45分鐘,有的唯恐時間不夠,甚至還拖堂。現在老師要精講,講10~15分鐘。這樣講,只有講重點、講難點,余下的時間由學生自學,討論、辯論、做題等。一般來說,一節課的開始引入,結尾總結,中間難點由教師講,其他的由學生自學、思考。這樣,教師讓出課堂,讓學生參與進來,師生互動,這樣的課堂才會有生機、有活力。讓學生走上講臺,表演小品,做題,演講。讓出講臺就讓出一片讓學生思考問題的天空,讓出了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學生走上講臺,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等內在能量得以充分釋放出來。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大膽質疑、大膽討論。這種大膽精神,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而且學生發言過程會積極思考,認真準備,既鍛煉了口才又提高了思維能力。而黑板一般是教師板書的地方,但還是可以讓一部分學生到黑板上做題,去寫課文中的要點、難點、原理等。對于學生每次上黑板演練,都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
五、錘煉教學語言,聚焦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習興趣
馬卡連柯曾說過:“同樣的教育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語言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果。這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與課堂氣氛交替運用有聲語言和體態語言,有張有弛、抑揚頓挫,輔以一定手勢和表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語言饒有風趣,生動形象,感人至深,才能抓住學生心靈,使學生精神振奮。我國宋代教育家朱熹說的好:“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這就說明教師必須加強語言修養,在口語表達上刻苦錘煉,下一番功夫,只有這樣,教學時才能收到預期的良好效果。教師掌握高超的語言藝術,善于使用生動精練、風趣幽默和充滿感情的語言去講述描繪、分析政治現象,揭露政治現象的本質。準確形象地把政治人物精神風貌、內心世界、氣質和個性等表現出來,這樣能很好地去實現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政治興趣的愿望。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