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標。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生命,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課堂教學應該追求的永恒主題。
一、合理的課堂導入為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奠定基礎
靈活多樣的導課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新課程標準下的生物課堂教學的導入可以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生物教學的具體化,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可接受性來確定,采用的方法要恰當、貼切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拓展學生思維靈活性,實現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帶領學生步入學習情境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都知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的成敗直接影響著整節課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采用恰當、合理的課堂導入為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奠定基礎。
二、注重合作與交流,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實效為目的,從而實現培養學生持續學習和能力的增長,為以后終身學習打造牢固的基礎。課堂合作有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教師與文本等多種合作形式。圍繞教學目的進行的文本設計,必須體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對出現的困惑進行多種形式引導與合作,使學生形成的不同見解通過表達、交流與同學分享,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啟發、相互促進、相互補充修正,從而完善知識體系。
三、注意知識之間的銜接,體現知識的整體性
課堂知識的學習,要注意知識的銜接,為了使知識富有趣味性,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首先教師要編寫導學案,學案要體現趣味性、針對性、問題性、系統性。另外,在教學時,不能生搬硬套,照本宣科,避免課堂出現死氣沉沉的局面。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引導沖突,體現問題的探究性,增強課堂的開放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愿望,使課堂活躍、高效。例如,對血糖調節過程的學習,學案內容可按以下程序編寫:①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調節的作用是什么?②參與血糖調節的器官主要有哪些?是如何發揮作用的?③根據以上知識,自主構建血糖調節過程圖。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回答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調節血糖時你關注的關鍵詞是什么,其目的是防止學生死記硬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然后引導學生總結血糖調節有關的主要器官如胰島、肝臟、腎臟等。通過以上知識學習進一步完善血糖調節過程圖,然后展示學生繪圖,討論血糖調節圖的正確與否。借助多媒體動畫展示調節過程,最后為加強對血糖調節的理解,出示練習題鞏固知識。
例題:上圖表示人體血糖以反饋調節方式保持平衡模式圖(虛線表示神經調節)。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下列組織器官名稱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a是糖皮質激素,則b是_____,c是_____。(3)當血糖濃度上升時,試據圖說明通過反饋調節使血糖濃度降低的主要途徑:______。
設計意圖:(1)強化降低血糖的激素僅有胰島素,但升高血糖的激素不僅有胰高血糖素,還有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2)鍛煉學生識圖與生物學原理的聯系。(3)加深對血糖調節方式的理解。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圍是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基礎,是通過等神經-體液調節實現的,血糖調節的中樞在下丘腦,所以A、B依次是下丘腦、腦垂體。
四、加強對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提升解決問題的水平
學生對問題解決的辦法不多,思維往往會出現卡殼現象,在考試時表現得尤為突出。如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就顯得異常重要。那么,采取什么策略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呢?筆者通過實踐與研究發現,僅靠教師講述,學生獲得的知識往往是膚淺的,能力是單一的,目前很多教師仍是采取教師辛苦傳授、學生收效甚微的惡性循環的教學模式,而實際學生能力的提高,則主要來自于自我提示和自我反思,其次來自于相互討論與交流。因此,在教學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我提示和反思的習慣,遇到某種問題時,要思考出現該問題的情境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給自己有所提示;解決問題后,對解決問題的方案要反思,如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解題有沒有理論根據,容易出現哪些錯誤,從中吸取什么教訓,等等。同時,在課堂上要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獲取解決問題成功的體驗,享受快樂學習過程,使學生之間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為培養學生認知能力,提升解題水平,筆者設計了例3。
例4:糖耐量受損(IGT)的人表現為空腹血糖濃度正常、負荷(如飲食)后血糖濃度升高異常。為了探究運動對IGT的干預情況,受試者于餐后進行中等強度持續運動30min,定時采樣測定血糖濃度及胰島素含量(實驗結果如圖4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測:
A.餐后60min時,胰島素分泌下降導致血糖濃度低于對照組。
B.餐后適量運動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島素升高幅度。
C.餐后適度運動使IGT人群胰島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濃度下降。
D.餐后適度運動可以減輕IGT人群胰島B細胞的分泌負擔。
(答案:BCD)
設計意圖:(1)培養學生自我提示和解決問題的評價能力。首先讓學生思考如何確定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應有自我提示,即含有自變量的一組為實驗組。因本實驗是探究運動對IGT的干預情況,所以運動是自變量,則安靜情況下的一組為對照組。然后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提問學生并對所給答案正確與否給出相應的依據。(2)借助學生之間討論和交流,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反思問題解決方法,使學生明確思考問題要有依據,才可提高問題解決的準確率。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體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各環節巧妙、自然地連接起來,使整個課堂教學如風生水起、行云流水。課堂上教師語言簡練、清晰、文雅、形象、生動,可吸引和感染學生,師生陶醉于其中,使師生之間產生共鳴,形成一種心靈溝通、和諧快樂的學習氛圍;學生心情舒暢,廣開言路,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自然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