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學校來講,教育質量永遠是重中之中,學校在質量管理上的投入,往往決定這學校的教育水平。最近幾年,九江市第三中學緊跟國家政策方針,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取得了累累碩果。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九江三中人將堅守質量根本,瞄準“做強初中,做優高中”的目標,在生源出質量、名師出質量、管理出質量、效率出質量上下功夫,求實創新,五策并舉,強力推進質量提升,為將學校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水平的名校而奮斗。
第一策:打造名師團隊,強力推進青年教師的培養,提升服務學生的水平
教師是學校的核心,一所學校的健康長遠發展必然離不開一支名師隊伍。九江三中將打造名師團隊作為戰略目標,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條件與平臺,積極促進教師與外校名師的交流學習,努力打造出一支具有過硬專業素質、認真負責工作態度的教師團隊投身于教學一線。
在抓好首席教師建設的同時,九江三中強力推進青年教師的培養。九江三中35歲以下青年教師115人,青年教師的培養已經成為三中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所在,它決定著三中未來的發展。
對于青年教師來講,需要從兩個方面來努力。一是要樹立貼近現實的目標,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創新,通過一年的努力,要熟悉和掌握相關的規范措施,通過三年的努力,要達到熟練運用,五年之后可以肩負重任,成為骨干,合理規劃自己的人生。二是要腳踏實地,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基礎做起,對一套教材進行深入研究,重視每一節課,每一個學生,細心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
學校嚴格依據相關的青年教師培養方案,對其大力投入,對各種人才進行合理使用。要大力進行明星工程建設,開展各種各樣的賽事,來考察教師的基本功;開展一系列的讀書活動,對讀書內容進行適當規范,鼓勵青年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充分重視閱讀效果,進行必要的考核,充分調動青年教師讀書的積極性。
第二策:優化育人環境,強力推進學段間的聯動,提升發展環境的質量
教育不能出現中斷現象。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目前在中小學教育中,沒有有效的統一的教法和學法,并且還有嚴重的脫節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本校強力推進學段間的聯動,通過漸變式的教育,有效的銜接和過度不同的學段。大力建設985班級,將其設置于初中的初始階段,選用高中教師來教授一些課程,以此來有效實施六年一貫制。實踐表明,采用這種聯動方法,可以保證學生平穩過渡不同的階段,教師還可以有效把握學生的個性,從而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的培養策略。
同時,本校還積極聯系其他的一些學校,采用了多種方式,一來將優質師資資源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共享資源,促進共同發展。另外,通過聯動不同城區學段,聯動了農村學校和縣區活動,逐漸形成一個教育大環境,形成教育的合力,優化育人環境。
第三策:提高管理效率,強力推進各項管理建設,提升學校管理的品質
學校要想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對規章制度等進行規范,嚴格貫徹落實各項管理措施,來促進學校的發展。本校在發展的過程中,始終貫徹和落實三大管理政策,堅持精細化管理、人文性管理以及走動式管理。并且在制度規范的同時,充分發揮精神引領作用,除了進行終端控制之外,還需要大力進行過程管理,同時有效的結合層次管理以及具體管理,合理分工,將各自的職責給明確下來。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強化教學常規管理,進行養成教育,建設備課組。
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充分重視全體學生。保證三中的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本校生活中獲得很大的進步和發展,通過知識的學習,來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大力創新班級管理模式,落實導師制,學生的導師都是自己選擇的,從眾多的任課教師中選取最信任的一位,導師除了要輔導學生的學習,給予心理幫助之外,還需要幫助學生進行人生規劃,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充分重視。絕不放棄那些學習不好的同學,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給予幫助,構建了動態跟蹤監測制度,對其進行重點轉化。為了提高轉化質量,將教師工作評價掛鉤于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這樣就可以獲得更加有效的成果。
第四策:優化課堂教學,強力推進教育四大元素的研究,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九江三中以研究課堂教學為著力點,全力打造高效課堂。什么是好課堂?學生喜歡的課堂是好課堂,學生得到發展的課堂是好課堂。
九江三中將著力引導教師認真研究教育四大元素(學生、教材、教法、大綱),全面實施課堂教學“三三”模式,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享受思維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得課堂成為一個富有激情和智慧碰撞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學習,養成可持續探究創新知識的智能系統和情意系統,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這里得到充分的發展,掌握開啟未來的萬能鑰匙。
學生是學校教育的主體,教學要以研究學生為切入點。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踐行賞識教育,落實啟發式教育。用多種方式評價學生,多一把尺子量學生,多種方法教育學生。研讀教材是教學實施的重要環節,教學要以研究教材為根本點,做到吃透教材,舉一反三。大綱是教學實施的方向,教學要以研究大綱為制高點,做到縱橫捭闔,了然于胸。教學大綱是編寫教材和進行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也是檢查學生學業成績和評估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準則。
第五策:打造文化品牌,強力推進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師生的生命質量
我們要清晰的認識到,教育和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互相聯系,密不可分。學校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對文化進行傳承。我們在對學校的綜合競爭力進行衡量時,并不單單看重它的物質空間或者資本實力,還需要充分重視學校所蘊含的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文化的精髓。要知道,學校綜合競爭力體現在文化方面,需要學生和教師在繼承的基礎上,對其做出創新和發展。
九江三中具有偉大的三中精神,也就是“拼搏進取,不甘落后;團結奉獻,爭創一流;愛校敬業,追求卓越”,在這種精神的引領下,將各項教學工作更好的落實下去,讓每一個三中人都擁有這種精神。同時,大力建設校園文化,讓校園中充滿文化之風,讓師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提升師生的生命質量。
(作者單位:江西九江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