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不良行為習慣的矯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校可按照啟發自覺、確立規范與立項、示范指導與專項訓練、持久訓練、監督評價、獎懲強化六大可操作性步驟,培養或矯正中學生行為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就是習慣養成,凡是好的態度,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為習慣。”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教授曾提出,初中二年級是兒童少年個性發展,特別是品德發展變化的關鍵期,其成熟期一般出現在初三末到高二初。這一時期,是學生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急劇變化的時期,是童年向成年過渡的時期,也是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與不良行為習慣的矯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氛圍,促進良好品德的形成,為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乃至走入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學校教育在青少年行為習慣的養成或矯正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的目的是教育教學,使命是教書育人。學校教育中最本質的一個方面就是對于學生的培養。學校教育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為了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健康的“人”,一切環節都是為了“育人”服務的。所以,學校應重視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與不良行為習慣的矯正。著名的素質教育專家陳峰,指出習慣培養與矯正的六大秘訣:啟發自覺、確立規范與立項研究、示范指導與專項訓練、持久訓練、監督評價、獎懲強化。我校在實踐中將這一理論具體化、制度化,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一、啟發自覺
中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與矯正的首要轉機就是啟發自覺。我們原有的德育教育過于注重說教的作用,一般表現為上對下的要求,而未能激發出學生的主動要求。習慣的形成與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僅僅依賴于外在力量的束縛,其效果是有限的。
我校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多種方式啟發學生的自覺性。學習法:開設中學生文明禮儀系列講座,習慣培養講座等;榜樣法:教師以身作則,樹立學生榜樣,啟發、激勵學生;記格言警句法;立座右銘法;積極自我暗示法等等。
二、確立規范與立項研究
(一)教育者要確立規范,讓學生行事有章可依。對學生確立規范一定要具體化,操作性強,考評有依據。我校在開學之初,就依據《中學生守則》、《中學生一日常規》等文件并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建湖縣第二中學學生違紀處罰條例》、《班級考核評分細則》,同時專門開辟“公示墻”,每周、每月進行班級考核,獎優懲劣。
(二)確立規范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但對已經出現的不良行為進行矯正則應該側重立項研究。我校政教處牽頭,定期依據考核成績,發現問題進行立項,組織相關部門及教師進行研討,尋求解決方案,同時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實施科學有效的教育。我校已成功實施了對撒謊、拖拉、沉迷網絡游戲等不良習慣的矯正。
三、示范指導與專項訓練
(一)示范指導有三層意義:第一是通過示范指導,教會學生怎么做;第二是教育者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傳;第三是為學生樹立可供學習與效仿的榜樣。
對于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教育者應做到要求明確具體、形式生動而有趣。而對于不良習慣的矯正則要注意指導要因人而異,要追究問題的根源,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使學生自發地產生正確的行為動機。
對于習慣培養來說,身教尤為重要。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師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就猶如絲絲細雨滲透到學生中去,同時有利于在學生中樹立威信。
樹立榜樣是培養和矯正學生習慣的一個重要環節,既可以選取距離學生較遠但社會影響力較大的,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一類的報道;也可以選取班級中、學校中的優秀學生事例,近距離地展示,尋找差距,引導促進學生的提高。
(二)針對學生的不良習慣或缺點、弱項,除了要作相應的指導外,最主要的還是要采用專項訓練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在“立項研究”,找出問題真正原因的基礎上,制訂改正方案,把握要點、難點、細節,實施有效措施,進行專項訓練。
四、持久訓練
在教育實踐中,很多學校在培養學生行為習慣過程中,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救火式的教育,經常是前緊后松,不能保持教育的長效性。我校在開學一個月進行“常規訓練強化月”活動的基礎上,繼續依照所制定的常規管理辦法,由學校政教處組織相關領導、班主任等進行檢查、反饋、矯正。這一實踐過程中,形式多樣、短期與中長期相結合、常規管理與專項訓練相結合等特點,如每日三次衛生等常規檢查、每周進行一項專項檢查,每個月進行一次全校常規考核評比,每學期進行不良行為習慣匯總,并進行立項研究、制定矯正方案。
五、監督評價
監督評價,是依據所確立的規范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評價,促其進一步提高或矯正的手段。我校為保證學生文明習慣培養的有效性,制定了相關的考核表格,如作業習慣考核表、文明禮儀考核表、衛生打掃考核表等。為達培養良好習慣的目的,在實踐中,我們應堅持以下三個原則:1.自我評價與監督評價相結合的原則;2.堅持連續評價,每次評價原則;3.監督考評應與確立規范、獎懲強化相結合的原則。
六、獎懲強化
獎懲強化,是繼監督評價之后,習慣培養與矯正的又一重要步驟。它要求在監督評價的基礎上,運用表揚與批評、肯定與否定、獎勵與處罰等方式來強化良好行為,制止不良行為。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項:1.以法制代人治原則;2.正面強化為主,負面強化為輔;3.及時糾正及時強化原則。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