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意義與重要性
創新是事物發展必須經歷的過程,強調在原有的知識、技能、技巧等基礎上有所突破,從而促進對事物的更新與改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創新已經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并且對于人才的綜合技能與創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僅能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個體需求,在潛移默化之中引導學生積極探究與思考,并養成一種新的探索與學習習慣,為將自己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培養學生創新型思維的有效途徑
1.進行心理疏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人的行為來自于動機,只有明確了自己真正的動機,才能激勵自己去實現預先設定好的目標。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而言,應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心理疏導,使他們明白自主學習的動機所在。同時,學習動機的存在直接決定著學習的效率與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體的綜合發展。因此,在構建高中數學教學模式時,應對學生興趣愛好、學習需求等進行詳細分析,以激發起他們的自主學習動機,提升自主學習熱情,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打下堅實的基礎。
2.以問題作為教學出發點,激發學生思考
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過程中,應避免直接引用教學內容,從而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而應將教材中的定理、公式等內容轉化成學生易于探究的問題,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他們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如人教版教材中有這樣一個問題:求證斜棱柱的側面積等于它的直截面的周長與側棱長的乘積。這道題目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并不難,但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可將該題目改成:使用那些方法來計算斜棱柱的側面積?
3.開放題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思維發散
數學開放性題目具有答案不唯一、靈活多變等特點,加強對于該類題目的靈活運用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該類題目的提出能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地探究與思考問題,能有效避免學生機械、模式化地去思考并解答問題。通過對問題的主動探究與思考,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表述能力與評價能力,進而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通過開放題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們的思維變得非常活躍,在解題過程中拓展了自己的思考空間與思考方式,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解題策略。
4.深化教學內容,強化合作學習
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后,同學們便以小組談論的形式投入了對于問題的探究當中,就連平時基礎相對較薄弱的學生也參與到了討論當中,并且給出了以下完整的題解思路:
通過合作學習方式的引入,能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視角、不同深度來看待同一個問題,從而能有效挖掘每一位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鼓勵學生聯想和想象
聯想和想象能夠反映客觀現實,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是高職課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為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去聯想與想象,以活躍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突破傳統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定勢,以學生對于問題的自主分析、自主探究來深化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順利完成高中數學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 游淑梅. 例談高中數學教學創新思維的培養[J]. 大觀周刊,2012,(35):189.
[2] 陶國敏.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創新思維[J]. 科學咨詢:下旬,2012,(6):140.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中學高中數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