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師對學生不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學生也不會是呆板的聽課機器。以學生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課堂也不會是單純的知識販賣。是誰弄丟了孩子成長的幸福?在新課改下,追求高效課堂已經成為時尚的主題。什么叫高效?在最短的時間內,花最少的成本,創造最大的價值,獲取最大的利潤,這就是高效。馬克思說過: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那就是榨取剩余價值。學校里成天增加學生的學習量,加大老師工作量,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和老師工作時間,增加老師的工作強度,給學生、老師和現代教育帶來很多的負面效果。于是出現了師生相結合的導學案。導學案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訓能達標的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突出學生自學能力,注重學法指導的教學策略體系。用導學案實施分層教學,是師生共建語文有效課堂,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從教多年,我覺得語文導學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嚴格把關:
一、確定學習目標是語文課堂教學成功的前提
上課前,老師首先應該明確本節課的目標。目標就是導航器,目標不正確,知識的航船就會偏離學習的軌道,最終導致本節課教學的失敗。一節課的目標不宜過多,最多三至四個。在導學案目標的表述上,要放棄以前的了解、掌握等模糊性和不能夠測評的表述,而將“了解”代之以說出、背誦、辨認、列舉、復述等能夠測評的表述;將“掌握”換成解釋、說明、歸納、推斷、概括、整理等;將“應用”換成設計、辯護、撰寫、檢驗、計劃、推廣等;將“遷移”換成聯系、轉換、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等;將“經歷”換成參與、尋找、交流、分享、訪問、考察等;將“反映”換成遵守、接受、欣賞、關注、拒絕、擯棄等;將“領悟”換成形成、具有、樹立、熱愛、堅持等。學習目標表達要簡明,在編寫時需要每課有學習目標,分課時有重點難點。請老師們高度重視目標,一節課的目標是課堂的靈魂,是這節課所要達到的目的,只有老師自己清楚了,學生清楚了,才知道這節課我們所要做的是什么,整堂課的學習就是為達到這個目標服務。
二、編好預習導學案,是學生學好本節課的關鍵
學習新課前,如果學生沒有很好的預習,老師講課時學生就會如聽天書,大腦里一片茫然,思維游離在漫無目的的天空里。預習導學案編寫的原則一般按“不看不講”的要求編寫,它是課程學習的基礎,以學生自學為主,老師基本上不講,如果要講,講的也是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進行問題情景的創設,設問要求由淺入深,學生用書本上的原話,經過簡單思考就可以解決問題,逐漸深入課程教學內容,可以是填空、選擇、思考題等。題量一般要求3-5道題,題型不能單一。教材上有的內容,不必照搬,只要指明閱讀(第×頁第×行)內容即可,要求學生在8分鐘內能夠完成。預習內容為字詞、文學學識、成語運用、修辭、多音多義字,錯字的辨析、寫作的背景等基礎知識。
三、合作探究,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知識挖掘能力
合作探究環節中,教師設計的內容是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分解成問題。形成問題要針對本課時內容、重點和難點展開,如:概括文章內容,說出文章寫法,理清文章層次,精段閱讀,句子理解,文章寫法及運用,為什么這樣寫,理出層次、線索,說出人物形象,描寫方式,所用手法,寫景的作用,分析語言、人物形象、作者情感、題目、特殊句子及段落的作用等。這部分內容,是我們平常在備課時設計的問題,也是針對學生學習本課要記住、掌握、能夠運用的問題。這部分問題有的需要個人思考、完成,有的要小組討論、展示,老師、學生歸納,總結方法,形成能力。要求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情景化,情景生活化。有目標,有層次,有探究,有趣味。問題情景化,情景生活化,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合作探究可以面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四、當堂達標檢測,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實踐檢驗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檢測到學生對知識的真正掌握程度,老師才能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對癥下藥,進行因材施教。當堂檢測的編寫,從體量上一般要求3-5道題,考慮到課堂能當堂完成,題型不限。可以是填空、選擇、問答、探究題等,最好不要局限于一種題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們以前編寫的達標測評中,主要是針對本節課所學內容,是堂清。專家認為,還必須有剛學的要掌握的內容,比如生字詞,有的課文生字詞很少,可以考慮才學的課文中的生字作一個補充出成一道習題,還要有題目要有查漏補缺的作用。如《陋室銘》的達標檢測編寫為:
1.用原文填空:
寫出本文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
寫陋室優美環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
2.翻譯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通過達標檢測,老師就可以真實的掌握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從而為下節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導學案是學生學習的助學器,有了導學案,學生的課前自學不再茫然,學生有清晰的思路,對語文知識點的形成和其中的重點、難點、目標的把握有很大幫助。借助導學案完成課前語文學習,因此可將導學案中的課前導學提前發放。在上課前將課前導學案收回,批閱學生的預習情況,將學生在預習中暴露出的問題整理出來,便于教師適當調整教案,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有的放矢。同時,使用導學案,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轉化后進生。每節課的課堂達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答題速度,學生還總結出了考試答題技巧,學生面對大型考試不再緊張,能從容合理的安排時間,從而提高成績。讓學生學會的課才是最好的課,導學案應用的最大效益是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了課堂知識,真是寓教于樂的一種好方式。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南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