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的教學是一種多層次、多功能、綜合運用各種感官的活動,是教與學雙向作用的復雜而又細致的過程。教師應運用多種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和指導學生學習;學生要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圓滿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工作實踐中發現,課堂教學內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將根據自己學習和實踐,談談TOPIC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結合英語教科書設計topic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內容是指教師根據國家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規定,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技能。課堂教學內容規定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范圍和性質,是教師和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
現行的牛津版教材以話題的形式來提供教學內容,在安排的時候考慮了學生的需要、興趣和要求,同時也注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的特點。在每個單元里,它都以某個主題進行展開,例如學校生活、成長的故事、健康、體育、文學、飲食文化、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未來生活等等。但是各個主題展開的廣度和深度不夠。鑒于此,筆者在教科書現有內容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整理并擴充,以topic的形式設計課堂教學內容。主要的topics如下:school life, family and friends, health, sports, entertainment, transport, computers, science and life, jobs, holidays and festivals, nature等等。這些topics都是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學生對這些topics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他們能很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這些topics的學習上,進行自主地學習。
二、合理運用教學方法設計topic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解決教學任務為目的的師生共同活動的方法。教有定則,但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應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創設熱烈而又嚴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既掌握知識,又培養了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在設計topic課堂教學模式的時候,筆者合理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把topic課堂教學活動分成以下幾個模塊:
1.課前的準備
首先,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的人數3~5人),并選出組長,讓組長組織topic的課前準備活動。其次,每次預先給學生一個topic。這個topic一般和教科書單元教學內容是有關的。并圍繞這個topic,設置幾個相關的問題。例如在談論family life的時候,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family members;
(2)a story of a member;
(3)draw a picture of a family tree;
(4)How is a family formed?
(5)types of a family;
(6)How can we get on well with our families?
然后,組長分配任務,讓組員一起參與資料的查詢。可以通過字典、圖書館等查閱。最后,組長把組員所查到的結果進行總結歸納。
2.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活動是整個教學活動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應采用各種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效率。在topic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教學活動:
(1)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努力創設良好地英語學習的環境。比如直接利用實物投影儀,讓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資料投放在上面,給學生以直觀地印象。
(2)以小組為單位,對整理出來的資料進行自由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
(3)以班級為單位,展開對某個topic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大膽地站起來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例如,在談論human body時,先讓學生列出有關人體部位的名稱其次讓學生共同探討“How can we keep ourselves health?”這個問題,學生都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do exercise/have a good diet/have a good rest/good mood等等)。同時讓學生整理一些有關人體部位的習語和諺語。例如,An eye for an eye.(以眼還眼)pull one's leg(開某人的玩笑)Turn a deaf ear to sth.(對…置之不理)等等。
(4)根據不同的topics內容,設計一些相應的教學活動。可以通過以下形式來展開或鞏固所學內容。
①辯論賽。讓學生針對某個論題從正反兩方面來進行辯論,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觀點。在討論transport時,可以給學生提出一個論題“Which transport is better, the car or the bus?”。這樣學生對于交通方式有更深刻的了解。
②演講。讓學生對某個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比如模擬總統競選,讓學生進行競選演說。
③表演。給學生設置一個情境,讓他們進行表演。例如在討論jobs時采用表演的形式,讓兩個學生表演求職的場景,分別扮演應征者和老板,學生就有了現場求職的經驗,給他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④做游戲。在一些topics中,設計一些游戲,讓學生輕松地學英語。例如在討論animals時,讓學生描述他們所喜歡的動物形象,讓全班同學來猜。
⑤學唱歌曲和繪畫。讓學生在音樂和圖畫中得到享受,對所討論的topic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討論music時,教學生唱英文歌曲。
3.課后評價
課后評價是指對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評價,既能促進教師來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幫學生來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并對其有所創新。那如何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后評價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撰寫研究報告或心得體會。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和教學活動的基礎上對某個topic的內容進行整理,并寫出自己在探索過程中的心得體會。例如在討論完food and drinks之后,讓學生寫一篇關于中西美食文化和飲食禮儀方面的研究報告。
(2)動手制作。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一些東西來深刻體會topic教學內容。例如在討論完holiday之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卡片,送給自己的家人或是朋友。在講完Newspapers之后,讓學生自己創辦一份英語報紙。在講完poster后,讓學生創作并呈現海報。
三、以topic教學為載體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如果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就會有很好的教學效果。在對topic進行探討的過程中,學生會很積極和主動地去探索,從而慢慢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現在的社會充滿了競爭,為了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團隊合作精神顯得猶為重要,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進行某個topic的過程中,通過小組活動和整個班級活動,學生體會到了集體智慧的重要性,從而慢慢形成尊重他人、倡導團隊合作的氛圍。
2.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核心。實踐能力有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整個topics教學過程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貫穿始終。學生通過查資料、小組討論、研究報告等等一系列的實踐活動,牢固地掌握教學內容。而且學生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賦予topic教學更多的內容。例如在談論symbols時,學生在了解了各種符號的含義之后,動手為學校設計一個校徽。
3.增強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英語的學習過程是運用語言的過程。topics的學習,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特別是豐富的詞匯量和諺語。同時,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都很踴躍地參與活動。大膽地站起來用英語表述自己的觀點,并和同學能流利地用英語交流。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例如在談論great people時,學生用英語講述名人的故事,同時又從名人的故事中得到啟示,反省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所以在topic教學活動中,學生在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4.增進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Topic教學內容豐富,涉及了家庭與社會的各個方面,例如,工作、環境、動物保護、休閑娛樂、健康與生活等等,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情懷,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憂患意識,為他們將來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整個英語教學活動中,以topic內容為基礎,讓英語課堂充滿魅力。不但能很好地完成英語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還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語言的環境,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讓學生輕松地學英語、自如地用英語,全面提高他們自身的素質。
【參考文獻】
[1] 袁金華 主編.《課堂教學論》,江蘇教育出版社.
(作者單位:江蘇省奔牛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