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課堂觀察是教師獲得教學反饋的主要途徑,對及時調整課堂管理措施,實施有效的課堂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數學中,教師應積極地運用課堂觀察,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并依此為出發點調整教學策略,使教學活動與學生實際情況相適應,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觀察 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課堂觀察是教師在十分確定的目標下,依據自己的直接感覺和相關輔助措施偶然或有計劃地覺察學生的認知、情感、行為等課堂表現的過程,是獲得教學反饋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高中數學邏輯性較強,知識較為抽象、難懂,枯燥無味。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符合當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習需求。因此高中數學教學中必須做好課堂觀察,通過了解學生具體學習情況制定更為合理科學的教學策略,調控教學進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觀察聽課狀態,集中學生注意力
長期以來,高中數學采用“獨白式”教學模式,該種教學模式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同時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最終使學生失去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尤其是高中時期,已經分文、理科,大多女生的數學基礎不扎實,若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得他們更加沒有學習的動力,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難以提高學習效率。為此,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充分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對話式教學,使學生參與進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進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首先,教師應在課堂中時刻觀察學生的聽課狀態。
二、觀察思維狀態,激發學生主動性
由于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及工具性的學科,很多需要學生進行思考才能夠得出結果,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當前高中數學的主要目標之一。作為教師在課堂中不僅要看學生是否敢于提出問題,積極發表意見,而且還應看學生提出的這些意見是否需具有挑戰性及創新性。這樣一來,就能夠了解哪些學生積極思考,哪些學生沒有積極思考。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創造是教學中的一道風景線,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能夠讓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使學生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
三、觀察參與狀態,提高教學實效性
課堂是否具有高效率,還可看課堂上的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是否有多邊、多樣的信息交流,是否有人際交往的氛圍。若學生在不適當的競爭環境中學習,不僅影響教學效率,同時還影響同學之間的友誼。為此,應觀察學生的參與狀態,是否抱著積極情緒,看學生是否有8適度的愉悅感及緊張感,進而調節學習情緒;有時學生在課堂中突然爆笑,之后又戛然而止;或者學生從激烈的討論中而迅速走人等現象。這些都表明,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出現什么原因,使得表現出此種行為。如學習“橢圓定義”這一節內容時,筆者讓學生課前準備一根細繩,采用透明膠將細繩的兩端連接在一起;然后,圍繞著筆尖進行移動,這樣一來,一個橢圓就形成了。另外,學生可以采用一支筆表示直線,書面或者桌面表示一個平面,通過這種方式,線面、面面的問題也就隨之而解了。而這些工具都是隨手可得,不需要浪費太多時間以及資源。也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前后位4人一組,共同討論以及學習,從而得出橢圓的定義。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是否在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通過此種方式,最終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興趣,也增加了課堂的活力。
結語
課堂觀察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做的,尤其在新的課程理念下,要使課堂內容能夠容易被學生接受,就必須重視課堂觀察。通過課堂上對學生聽課狀態、思維狀態及參與狀態的觀察,了解學生是否認真聽課,是否投入到課堂中,是否進行積極思考,根據觀察結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構建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 齊鳳玲. 高中數學課堂觀察初探[D]. 華中師范大學,2010.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王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