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化育”式的體育教學,是教學雙邊活動中所產生的與學生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心理體驗。在體育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對學生體育知識、體育技能的傳授和培養,而且更需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知、能、意、行的結合,它與體育專業技能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共同促進的。我們體育教師要充分把握體育教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健康觀以及積極的情感世界。要深入鉆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情感教育因素,形成良好的“涵養化育”情感教育模式。在體育教學中應如何調動學生的情感來提高教學質量呢?筆者認為應該從注意并做得到以下幾方面:
一、要培養積極的體育愛好
教學知識、運動技巧和培養情感是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的三個方面。在體育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在教學和訓練的過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因此,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深入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訂教學目標的同時,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尋找知識與情感的交接點,要講清、講透,讓學生弄懂、弄通。例如,通過講述體育鍛煉對健康的益處,體育明星成長史,奧運會的舉辦等,要讓學生從中體會到體育鍛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和對體育課的情感;通過教師的正確示范和學生的認真練習,培養學生尊重事實的態度和為贏得榮譽而刻苦學習、訓練的決心。
二、“涵養化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社會上的心理學家認為,課堂教學是一種形成師生心理關系的實踐過程。良好的心理關系會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和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項目具有特殊性——例如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等長跑,可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和挫折忍受力,隨著學生的意志力和挫折忍受力的增強,他們對復雜事情的分析會更全面,對挫折的情境會做好預見性思想準備,一旦出現挫折,會冷靜分析,并會在困難的情況下進行情感的自我調節。任何教學活動的安排,都伴隨著一定的情感內涵,融洽的師生關系常伴有積極的心境狀態,學生愿意同教師進行交流,這樣便于教師了解學生,利于提高學習的效率。當學生對教師產生好感時,就會喜歡上你的體育課,愿意接受教師的指導,有利于動作技術的掌握和他們心理和生理素質的提高。
三、課堂教學中“涵養化育”的手段和方法
1.教師的形象具有潛移默化作用
良好的形象是指內在和外在的形象。內在形象,要求老師專業知識淵博、語言優美、氣質好等。“作為一名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具備一桶水。”這句話也就是說教師的學科知識越全面、越豐富,學會上受益就越大;外在形象,要求教師有強健的體魄、精神飽滿、教態自然大方、示范動作到位、準確,工作認真負責、積極向上、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積極享受的學習榜樣;樹立教師的威信,主要是投入正確應用情感,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增加教師的親和力,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2.“體優生”帶頭作用的充分發揮
“體優生”掌握動作快,本身素質教好。對這些學生,教師要注意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讓他們做示范,在分組練習時可讓他們擋任小組長,負責組織小組同學練習。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樹立他們的威信,培養他們的責任感,滿足他們的表現欲,不但能促進“體優”生的學習成績,還能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幫助了教師組織教學工作,從而可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3.學生的表現欲的充分利用
體育成績較好的往往是調皮的學生,讓他們多做示范,擔任分組小組長,負責組織同學們練習,這樣既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又能控制這些學生不遵守紀律,擾亂課堂等行為,同時還能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從而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創立“涵養化育”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改變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
老師不能再像以前強迫性的讓學生學習,讓學生跟著老師做,而且必須按照教師的思路和要求做,必須達到某種效果,如若那樣就太過于呆板了。而應用快樂教學、游戲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去糾正教學內容的技術動作,如:跑步方面的內容可以采用“迎面接力”、“開火車”、“越野探險”;投擲方面的采用“投籃入筐”、“擲沙包”等等游戲情境。同時每個學會上的素質不一樣,不可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所以在評估時應區別對待,只要他們盡力了、是經過努力了的,我認為都應該是合格的。
2.創設問題情境來開啟求知的心扉
把那些不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之類的需要學生解決的矛盾問題,帶到一定的環境中去,激發學生的興趣,燃起對知識的追求熱情。如:進行耐久跑教學時,首先設問距離的長短、心率與強度、心率的快慢的關系,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練習;怎樣擋住防守者的移動路線,讓同伴擺脫防守獲得進攻;又如上籃球的反掩護時,設問應怎樣去掩護,掩護者應站在何處?等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試驗,這樣學生的探究熱情必然會得到不斷的發展和提高。教師再講解糾正時,他們會更認真去聽,收到的效益也越好。
3.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來吸引學生的興趣
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創新的教學環境會使學生耳目一新,興趣倍增。教師的語言富有藝術性會吸引學生的興趣,讓他喜歡上你的課;打破傳統的繞場慢跑兩圈做準備活動,在隊列隊形的創新變化上也會使學生的興趣倍增,而是由教師做領頭羊,帶著學生跑蛇形、圓字形、“Z”字形,或男女同學分開跑,由排頭一個學生領著跑,跑出各式各樣的隊形,這樣學生也高興,同時準備活動也做開了;同樣場地器材的布置也要創新,例如在進行跳遠和跳高的騰空教學時,為讓學生做出騰空動作,可用竹竿系上一個球撐在起跳線的上空,讓學生在向上跳的瞬間去觸摸球,讓學生帶著好奇去練習,從而達到向上騰空的好效果。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受到情的感染、愛的激勵,美的享受,讓他們在興奮中發揚成績,充分發揮情感因素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努力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真正達到教與學,師與生的和諧,最終實現“涵養化育、潤物無聲”的教學境界!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蘆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