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和新課改的進行,中學體育教學方式也面臨著新的變革,老師必須轉變教學模式和教學思維方式,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進,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注重學生的健康和長遠的發展。開展中學體育教學的時候,必須尊重學生的差異,進行健康的教學,提高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什么是差異性教學
由于環境不同,經歷各異,學生在個性的養成上是有一定的差異的,個人心理和思維方式各不相同。所謂的差異性教學,就是老師根據學生之間的不同和個體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學生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心理、生理和社會等方面獨特的特征,具體表現在待人處理時和別人的差別。差異性教學,就是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課堂的授課,創造和學生的個性相符的教學環境,尊重每一個學生,最后達到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的最終目的。
二、差異性教學的主要特征及其重要性
1.差異性教學的基本要求
差異性教學,要求教師始終堅持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必須一切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對學生有個體差異的學習要求和興趣予以尊重,鼓勵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通過教學模式的轉變,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提高學生的成績。
差異性教學,要求老師在課堂營造良好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尊重,愿意平等的和老師進行交流,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使老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和心理的動態。以往的教學,課堂氣氛沉悶,絕大多數學生,一個學期也和老師說不了幾句話,老師自然也不可能了解學生需要什么。差異性的教學方法,要求老師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組織多樣化的教學,讓學生自主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并且參與進去。
差異性教學,要求老師要努力把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結合在一起。由于教學是不斷地變化發展的,學生需要不斷地掌握和學習新的知識,老師也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技能,提高教學的能力,使自己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也促進學生的進步和學習。
2.差異性教學的重要性
每一個學生,在人格和社會地位上都是平等的,都應該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權利,老師需要做的是,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完善學生的人格。
三、在高中體育課堂上,差異性教學方法的運用
1.樹立新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標對于高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求體育課起到緩解學生壓力的作用,還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在體育課上,不但能夠學習到體育的基礎知識,強健體魄,還能夠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進一步促進體育特長的發展。由于學生本身存在著差異性,這就要求體育老師必須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揚長避短,完成高中體育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2.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導,優化教學過程
以差異性教學的理論為指導,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必須留意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的掌握水平,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層次的劃分:第一個層次是體育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第二個層次是體育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第三個層次則是體育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在實際教學的時候可以分小組,每個小組中各個層次的學生兼顧,讓體育能力好的學生帶動體育能力差的學生,幫助其掌握體育學習的技能。
在體育教學內容和目標設定的時候,體育老師可以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特點來設計教學活動,發揮各自的特長,激發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興趣。對于那些學習能力和體育能力都比較強的學生,可以著重培養他們創造性學習和自學的能力,對于那些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老師應把重點放在他們對體育基礎知識的掌握、體育基本能力的培養。
3.進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提高學習積極性
新課標要求體育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應該設計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進行橫向和縱向的評價。橫向的評價,是對同一個學生不同項目的能力進行評價,找出其差異,然后督促學生努力進取;縱向的評價,是評價不同時期的同一個項目的情況,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自己的進步情況。除了這些評價的方法,老師還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自我評價,評價的時候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加強課外的指導,促進特長發展
由于體育教學的時候比較自由,比較容易發現學生的體育特長,對于那些有體育特長又特別喜歡體育的學生,老師應該在自愿的基礎上,結合他們自身的特點,對其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輔導,提高他們的體育能力。
結語
新課標要求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差異性的教學,才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和體育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獐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