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在現今社會中,出現一種新興的關于人類智能結構的理論,即多元智能理論,其主張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當從不同的視角出發,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系統的評價,有效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文章將對多元智能理論加以闡述,并且在多元智能理論的引導下,進一步強化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
【關鍵詞】高中數學 學困生 智能評價
前言
學困生現象是各地基礎教育普及中極為常見的一種情況。依據有關數據顯,我國中小學生的人數為2.3億左右,其中就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為數學學困生,而高中數學學困生的人數也很多。因為數學在人類素質培育與科學技術發展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使其在教育當中占據不可忽視的關鍵地位。縱覽全球,各個國家的教育現狀能夠發現,數學學科都處于一個重要位置。所以,如何轉化數學學困生,是當前一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多元智能理論概述
1983年,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首度提出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人都有9種以上的智能,主要包含數學邏輯智能、語言智能、音樂智能、自然觀察智能、視覺空間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意識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以及存在智能等等①。依據多元智能理論,個體智能存在差別,主要是由于智能的組合不一樣,有些人的某種智能比較高,但是其他的智能卻比較低。每個學生的智能都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心理智向與智力水平是不一樣的,但卻會擁有獨具個性的學習風格以及強項智能。
二、多元智能理論引導下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
1.轉變教師的觀念,協助學生樹立多元化的智能觀
多元智能理論指出,人有多個智能,且智能是可以通過努力得到發展與培養的②。這一理論給許多學困生以希望,尤其對在傳統智力理論下缺乏明顯優勢的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教師應該建立人人都可以獲得成功的觀念,并在這個觀念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
應當協助學生樹立多元智能觀,學困生在不斷成長過程中,因為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例如簡單的智力觀等,進而對其自身產生錯誤的認知,形成自卑心理。高中數學學困生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自身數學成績不好,因此覺得自身智力有限,進而全盤否是自己,最終影響到數學知識的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數學教師應當向學困生傳遞多元智能的思想,了解人的智能包含多種,且都在生活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數學源自于現實生活,而生活同樣需要數學邏輯理論的推理③;此外,必須使學困生意識到:人擁有無限的潛能,而人的智能也能夠經過鍛煉與培養獲得一定的提升,進而使學困生對自身有一個全新的評價,樹立多元智能觀,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實行個性化的教學
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一個個體的智能都是不一樣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這種智能差異因素充分考慮進去,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所以,在轉化高中數學學困生時,數學教師應當清楚掌握轉化對象的智能特征,以便將其優勢智能充分展現出來,使學生能夠清楚掌握自身的智能情況,進而對其中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困生王某的數理邏輯智能比較強,屬于優勢智能,教師在與其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其之所以數學成績較差,是因為在高一時數學老師的教學方式比較滯后,上課乏味,導致王某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在確認其智能優勢,強化其自信心之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予一定注意,盡可能采取活潑有趣的方式進行教學。此后,王某獲得了極大的轉變,與以往相比,上課更加的專心,做數學練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相對得到了提升,并且在課堂上還積極的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與看法。
“適性教育”與“因材施教”的原則,都闡述了一個觀點,即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堅持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假使沒有真正掌握學生的特點,個性化的教學僅僅只是空談,收不到實際的效果。
3.提倡多元化的課堂教學評價
依據多元智能理論,高中數學課堂評價,僅僅依賴教師單方面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如果在評價時采取各種方式有機結合的形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數學成績獲得有效的進步。
(1)教師評價。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必須掌握學生的個性、態度及獲取知識時的思維表現,通過評價的方式對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調節,展現課堂教學的實際效率,進而避免出現各類學習弊病。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評價,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方式,應當不斷的改進與發展。
(2)同學互相評價。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過程是一個交流、互動的動態發展過程。在互評過程中,評價者以評價他人來明確要求,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行為,促使自身能夠滿足要求的指標。被評價者在接受他人評價的過程中,不斷對自身進行完善,進而滿足要求的標準。在這個過程中,參與互評的學生自身素質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3)學生自我評價。在多元智能評價中,學生的自我評價是一種極為關鍵的評價方式。教師應該注意個體的需求與所在的處境,關注學生發展的動態過程,對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同時還必須對學生的洞察力、自我反思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以便促使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個性、欲望以及情緒等予以準確的評價,進而在準確的自我評價的前提下,養成自制、自律以及自尊的良好品格。
三、結束語
多元智力理論看上去不是很復雜,然而當其被具體運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卻能夠對數學教育教學帶來極為有效的引導作用。當前,多元智力理論和素質教育理念兩者是彼此相對應的,教師在關注學生整體素質的過程中,還必須對學生優勢智能的發展加以關注,以便讓學生的個性充分展現出來,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取得較大的進步與發展。
【注釋】
① 賈海芳. 淺談多元智能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J]. 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2010,(6):198.
② 張煥光. 以多元智力理論為指導的高中數學教學研究[J]. 考試周刊,2013,(28):79-80.
③ 許亞平.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學習評價的思考[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3,(3):43-44.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浦高級中學文昌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