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對數學的學習和掌握,幼兒本身的建構,他們的數學知識是每個幼兒自己從物體的各種關系中建立起來的,是思維的產物。因而組織和創設一個讓幼兒能在其中盡其所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合適環境非常重要。幼兒園數學區角活動地開展是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一個有益的延伸和補充。它是一種開放式的更符合幼兒數學認知心理發展特點的活動。在這里幼兒可以在隨意、愉快、沒有壓力的氛圍下按自己的意愿自助選擇操作材料、操作方式和伙伴。并能按自己的節奏去操作。它為幼兒創造精神、創造潛力的發揮搭建了一個廣闊的新天地。那么如何運用區角活動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興趣 操作活動 區角活動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c)-0004-01
興趣是人們探索某種事物帶有感情色彩的認識傾向,它是幼兒學習初步數學知識,發展思維的內在因素。那么如何運用區角活動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呢,依據我的教學經驗,有以下幾種方法。
1 數學知識與區角游戲的巧妙結合—— 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天性好動、好玩,生活內容以游戲活動為主。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這一手段,將數學知識和游戲巧妙結合,能極大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學習興趣。
例如,在幼兒理解“加”和“減”的實際意義時,我班幼兒在活動區里玩起了“玩具小超市”的游戲。在游戲中幼兒不僅認識了人民幣,懂得了涉及商品、價格的加減法問題。又如,在大班教學相鄰數時,我讓幼兒在活動區里自由結組玩撲克牌接龍游戲,(如該出牌的人先出5,其他人輪流出牌,接4和6,手中牌出完為勝),游戲中興趣很濃,百玩不厭,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相鄰數知識。這樣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整個活動中都處于興奮狀態,心情愉快,學習興趣有增無減,取得良好效果。
2 數學知識與操作材料的巧妙結合—— 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投放符合幼兒認知特點、年齡特征且操作性強、形象有趣的操作材料來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們在益智區提供了豐富的材料供幼兒進行自由操作探索,為了讓幼兒通體驗發現不同材料有不同使用方法,我們準備了可供幼兒使用各種不同質地的材料進行操作,讓幼兒在玩中發現、分析、思考、理解和嘗試歸納自己以及同伴所運用的各種方法,這樣,使幼兒在與眾多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充分運用自身的各種感官,看看、做做、試試、比比、想想,提升思維能力,理解事物的多樣化,使幼兒在活動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進步、有所提高和發展。幼兒好模仿,他們有時會因為同伴操作材料的新奇有趣,而產生對該材料的操作欲望、這時就需要有一定數量的材料可供幼兒活動使用,以保證幼兒的操作活動順利進行下去。
例如,大班幼兒在學習6的分成時,我先不進行演示,而在益智區投放了幾種不同種類同樣數量的水果塑料模型和盤子,讓幼兒在形象具體的實物中去操作,在幼兒操作和探索的基礎上,教師再和幼兒共同討論,歸納出6的組成全部形式和規律,這樣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了。再如,在進行按一定規律排序時,在益智區給幼兒投放了一些彩色卡片或者色彩鮮明的玩具花片等,讓幼兒擺放在桌上,進行觀察、比較,然后要求排列起來。這樣一來,原本復雜的知識變得簡單生動。而且教師還能夠對不同水平的幼兒做到個別教育與輔導。又如小班孩子按顏色標記進行分類時,我不僅制作各種顏色的形狀卡片,各種顏色的水果卡片,還收集了各種顏色的種子、瓶蓋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孩子們將紅豆豆、紅瓶蓋、紅蘋果、紅色的圓紙片一一放入貼有紅色標記的盒子里,他們反復罷弄,興趣盎然,完全沉浸在玩樂的喜樂中。
3 設置懸念—— 來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說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揭示和解決學習興趣和理解教材的矛盾,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使他們在“迷惑、疑問、好奇”的感覺中,在躍躍欲試的心理狀態下,激起思維發動,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因此,我在教學的過程中精心設計一些“懸念”,在準備好的材料中讓幼兒帶著這些問題來操作,通過實踐觀察,來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讓幼兒有機會解除一個又一個懸念,那么幼兒便會覺得此項活動“其樂無窮。”如,教學“圓圓的輪子跑得快”時,一開始我問幼兒:“車輪是什么形狀的?”孩子們很快回答:“圓形”。我接著追問:“為什么造成圓形的車輪跑得快呢?其他形狀的不行嗎?”孩子們紛紛說:“不行,為什么呢?現在我們去試一試吧!”我在活動區內事先投放了其他形狀的車輪,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等。孩子們饒有興趣的擺弄著,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氣氛熱烈,在自己的驗證下,終于理解了“圓”的概念,知道了圓形的車輪比其它形狀的車輪跑得快。這樣的教學過程,孩子們心情舒暢,興味無窮,這樣的學習過程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4 創設一定的難度,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遇到困難,都是大人及時解決,幼兒很難得到鍛煉,也不會主動克服困難,要是讓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后,就會有種從沒有過的快感,從心底里得到滿足。為此,我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設置一定難度,讓幼兒去活動區找合適的操作材料去拼拼擺擺,這樣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的做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興趣使人獲得成功,而成功有時又能變成興趣成為畢生的喜愛。利用區角活動激發和培養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是讓孩子親近數學,愉快步入數學世界,開發幼兒潛能,提高幼兒整體素質的有效途徑。讓我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認真挖掘,更合理有效的利用區角活動來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作者簡介:劉洪娟(1975,10—),女,籍貫: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毛莊鎮前龐河村,學歷:大專,所在學校: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毛莊鎮中
心幼兒園,職稱: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恰當合理地運用區角活動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創造精神、發揮創造潛力。